之後便開啟早就摺好頁的家譜,把‘張九貴’這個名字,填了進去。作完一切,小祭定定看著張貴,眼珠一錯不錯。
兩人面面相覷片刻,張貴明白了過來。
急忙從衣袖摸出兩塊銀錠,塞給了小祭,“多謝大人幫忙。
天寒地凍的請您喝杯水酒,暖暖身子。”
這是他準備請張九江喝酒的私房錢,統共五錠十五兩。
小夥伴一直自願自發的幫襯張貴,雖說只要交情深去路邊攤跟大酒樓都是一樣,偶爾也得敞亮一回不是。
但沒想到這酒錢的一部分,現在卻成了小費。
更沒想到的是,那小祭拿了銀子,在手裡墊了墊,眉頭竟皺了起來。
哼哼唧唧不屑的輕聲道:“小門小戶,好不寒酸。”
古語有云,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自古以來就算皇帝吩咐辦的事,也總要給經手人些好處。
小祭能夠把張貴新增家譜後,再討要好處已經是難得的了。
說句怪話又能如何。
可張貴如今已經起勢,當上了草臺皇帝,脾氣也是見長。
沒慣那小祭,劈手把給的兩錠銀子又搶了回來,
“給你利是還挑肥揀瘦,大年節的擠兌人。
當是小爺願意入家譜嗎。
有本事、有犢子,就再把我的名字從家譜裡塗了去。
有這難耐嗎你。”
小祭被張貴堵得差點背過氣去,嘴唇都哆嗦了起來。
可族中家老安排的事情,他一個小小馬騮又哪能更改。
只能指著張貴,“你你你…”個不停。
張貴則看不見般,顛了顛手裡的銀子,故作得意的重新收進袖通,轉身揚長而去,
總共用時不到一刻,入家譜之事完事大吉。
接著張貴、張九江、張七通三人祠堂外重新聚結。
去族中專為公務的馬廄,要了輛雙轅雙馬的快車,直奔龍門泊。
龍門泊乃是明宋海貿有名的繁華之地,四陽郡城第一私港。
背後大佬自然通天,乃是明宋的當朝天子。
主持港頭的,則是他最信任的家奴太監們。
因為拔貢銀子只有三成歸入戶部。
剩餘七成歸內庫所有,屬於皇家的私房錢。
所以隨著世事演變,不少郡府收繳拔貢銀子的事,被太監拿到了手裡。
畢竟這種賣爵鬻官拿錢買功名的事,再美化也不體面。
文官集團再黨同伐異貪婪腐敗,跟無欲則剛,下面什麼都沒有的太監比起來,臉皮還是要的。
也就沒法去爭。
龍門泊跟平陽張家有郡道相通,但一東一西相隔甚遠。
正午時分張貴才終於看到了,港城高大的門樓。
太監做事沒那麼規整又急功近利,表達直白。
因此這裡雖然聚集了商家數千,人口幾萬,卻連一尺的城樓都沒有。
直接取了個‘喜迎天下客,要賺八方財’的彩頭。
唯一的擋頭城門樓上,高懸巨匾,上書三個金晃晃的大字,‘燒尾門’。
則象徵著只要你肯來此地,做買賣、拔貢功名甚至幫閒,都會有美好的前途,如獲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