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第93章 偷師

姚老頭看向烏雲,慢悠悠問道:“行官門徑已經教了,我也沒什麼東西能再教他。一邊是太醫館的糟老頭和這滿屋藥材的苦腥氣,一邊是當朝戶部尚書的偌大陳氏,你覺得他會怎麼選?”烏雲沒有回答。

……

……

窯廠裡,靖王揹著雙手,靜如山巒般默默注視著面前那座正在成型的倒焰窯。

馮大伴在他身側,溫聲細語提醒:“王爺,今日便是秋闈入簾之日。按照慣例,洛城府衙中午要在迎仙樓宴請內外簾官,您該動身去赴宴了,如此重要的日子,沒您坐鎮恐讓官員們內心不安。”

按照習俗,秋闈開考前要先舉辦‘入簾上馬宴’。

宴後,秋闈考官分為內簾官與外簾官,內簾官負責閱卷批卷,外簾官負責監管考場,彼此互不相見。

入簾上馬宴,一般是當地最有威望之人來主持。

靖王平靜道:“今日便不去上馬宴了,還是這裡的事情更重要一些。”

馮大伴疑惑道:“王爺,您一大早聽了世子幾句話,便立刻遣人去匠作監喚來最得力的軍匠,如今又缺席入簾宴……不過是一口燒瓷器的窯而已,往日也沒見您對瓷器如此上心過。若喜歡窯,微臣這就遣人去景德鎮挑選,何必自己燒製?”

靖王遙遙指著那座正在建成的窯,笑著問道:“瓷器?瓷器可沒法讓我上趕著跑到這裡來。”

馮大伴更疑惑了:“王爺難道是為了小陳大夫所說,能替代糯米砂漿之物?”

“是,也不是,”靖王緩緩說道:“如今朝廷每年官鐵產量捉襟見肘,分給邊軍多了,民間便連鐵鍋都要價格飛漲。可如果給各州配額多了,邊軍便要吃苦。從邊鎮回來的將領,哪個不抱怨軍器短缺?”

他繼續說道:“馮大伴,你可知這倒焰窯若能將溫度再提升兩成,意味著什麼?”

馮大伴拱手垂眸:“微臣不過一宦官,只知道如何伺候好、保護好王爺,別的不需要知道,知道太多心就亂了。”

靖王笑了笑:“馮大伴還是如此謹慎。”

馮大伴也笑了:“請王爺開悟,王爺為何對這燒窯如此上心?”

靖王緩緩解釋道:“若這倒焰窯能將溫度再提升兩成,便意味著鐵礦石能直接化為鐵水,屆時我寧朝邊軍再也不用拿著一些殘破的軍器修修補補,甚至可以憧憬一下重騎兵的風采。”

馮大伴露出恍然模樣:“此為國策,與之相比,洛城秋闈確實算不得什麼了。可王爺處事向來穩妥,何以將如此重注壓在一個少年郎身上?萬一他只是誇下海口怎麼辦?”

靖王笑道:“你信卦象嗎?”

“嗯?”馮大伴沒聽懂,靖王卻不再解釋。

靖王岔開話題,開口調侃道:“陳跡這小子聰明歸聰明,但還是涉世未深。他一心只想做出那替代糯米砂漿之物,卻沒想過這改窯的技術才是真正的珍珠。”

馮大伴疑惑:“王爺要將這改窯技術買下來?”

靖王哈哈一笑:“買?先給這涉世未深的少年郎上一課。”

窯廠門口,陳跡正趕著牛車從外面回來,車上拉著高高摞起的青磚,梁貓兒與世子在後面推著車子。

一名漢子迎面走來:“小陳大夫,我有疑問,可否為我答疑解惑?”

陳跡喚了佘登科車來牽牛,自己則拍了拍手掌上的灰塵,笑著說道:“可以,咱們去燒窯那邊說,你想問什麼?”

卻見陳跡在窯前站定,隨手指著各處為漢子講解。

“小陳大夫,主煙道為何要埋在燒窯的正下方,難道不該是在後面豎起煙囪嗎?”

“要在正下方埋吸火孔,才能讓焰流在窯內形成倒卷。”

“小陳大夫,為何噴火孔的大小,必須是爐柵的兩成?”

“因為再大就會將爐柵燒壞了。”

陳跡與一名漢子並排站在窯前,兩人身後,一名漢子默默從懷裡掏出一個小本子,用一根炭筆將陳跡的解釋記下。

待到陳跡解答完,他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將本子塞回懷裡,繼續幹活。

白鯉默默注視著陳跡挺直的瘦削背影,只覺得對方此時不像是一位醫館學徒。

別管灰頭土臉髮絲散亂的樣子有多狼狽,對方只消拍去身上灰塵,便像是一位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生,溫和又從容。

這個溫和的少年,與那一夜斷刀的殺手,彷彿是割裂開來的兩個人,如白天與黑夜般自然交替。

但她忽然發現那軍匠的小動作,抬腳便朝陳跡走去告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