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仙主

第747章 破我之論

明珠水榭、落英山這一層次的門派其實已與三十三劍門沒有太遠的差距,若只論同輩英才,崆峒這樣的在冊劍門甚至還有所不如。

但三十三劍究竟是三十三劍,崆峒即便衰弱,仍有一位【十七峰首】姬卓吾傲立鳧榜,明珠、落英再過十年,也未必能有一位鳧榜前二十之人。

於是這類劍派之後,三十三劍門的弟子開始上場了。

大唐三十三劍御者道啟會,由雲琅牽頭、仙人臺組織而立成,商議、擇取大唐境內最具代表性的三十三家劍門組成聯合,從此各家爭鋒的劍道江湖上開始出現了一條金檻玉線,並在此後三十年裡越發凝為一種共識。

江湖上無數劍者,無論自己劍練得怎麼樣,總是想要見一見三十三劍門弟子的出劍;再自信的劍客,若不曾與道啟會之內的劍者比鬥過,心裡也總會有一顆不安穩的疙瘩。

於外圍的小劍派們來說,能赴此宴最珍貴的機會就是與那些江湖上傳揚的姓名們共坐一堂,見一見劍道江湖真正高處的模樣,而這些姓名往往都在三十三劍門之中。

池面上仍然立著的正是上一場的勝者,西南白鹿宮的鄰派‘無足鱗門’真傳,【赤虺】巴恩,其人剛剛三十招擊敗了近日頗有聲名的南月山邊未及,兩人鬥劍精妙而美,贏得了園中許多喝彩。

他已經可以選擇下場了,但顯然並不想放過這個機會,依然提劍作為勝者立在擂臺上,作為迎接三十三劍門下場之人。

許多道期待的目光也落在他身上——大家既想看到三十三劍門高妙至極的出劍,也想看到和自己一樣不在道啟會中的劍者反而能勝過道啟會,這兩樣事情都會激起讚歎與興奮。

位次輪在八十九,神京修劍院,下場之人乃是白猿洞張朝。

這位低調樸實的劍生肩傷未愈,抱拳一禮後提劍下場,一直談笑旁觀的修劍院劍生們這時第一次在這宴會上發出一些小小的呼喊。

張朝有些不好意思地向自家眾人回了幾禮,經過裴液時他投來目光,裴液笑著抬手握了握他的手腕。

張朝走上池子,他出身三十三劍的最後三小家,派中只有一位大宗師坐鎮,至今在修劍院中修業半年,向巴恩正身抱劍一禮:“白猿洞《猿公劍》傳人張朝,請巴真傳賜教。”

巴恩回禮,張朝當先出劍。

巴恩微微闔目,平舉手中之劍。

正是無足鱗門秘傳之《舌息》,能以特殊之感知窺破對手劍式虛實,捕縫捉隙,敏快如蛇,剛剛邊未及正是敗於這種劍術之下。

張朝一劍筆直而來,直摘咽喉,既準且快。巴恩一動不動,只劍尖將要臨咽時,整個人猛地張眸,手中靜舉之劍如化一道白月,叮然切向張朝劍勢最弱一處。

這弱點找得極精極準,正斬在張朝劍側,其長劍一震便已脫手。這一式更勝剛才,剛剛還為邊未及惋惜的許多人此時才覺其輸得絲毫不冤。

巴恩心中極喜,他未料這一劍有此建功,也隱約感知到對方握劍之臂似有傷勢,不過這時候一切想法都只在腦中,手中已極快去撞這飛在空中的長劍,同時一道蜿蜒的劍路已在他腦中,在別開這長劍的同時,這一劍將停在張朝的咽前。

但一隻手比他劍更快地握住了它。

張朝竟然轉身,將背後朝向了他,以此換得左手握住劍柄。

而後如同背後生眼,一道驚豔靈妙的劍光亮起在場上,他腰肢輕揉,手臂回還,長臂配合柔韌的身姿塑成了一個奇古而美的姿勢,彷彿老猿取果,一劍直直停在巴恩咽前三寸。

而完全避開了巴恩的劍路。

張朝收劍垂地,抱拳一禮:“承讓。”

巴恩頓了兩息,收劍還禮,微怔道:“謝張真傳指教。”

園子中微微靜了一下,而後響起大片的喝彩與驚異。

有言是,只看弱劍相抗,瞧不出太弱;只看強劍相抗,也瞧不出太強。

唯有兩者並列一處時,這驚人的差距才一下凸顯出來。

三十三劍門,尤其神京修劍院的道啟會劍者,如此清晰地完全立在了另一個層次。那片三十餘人的低調劍服這時獲得了許多投去的目光,比起耳熟能詳的三十三劍門來,神京修劍院不是一個在江湖上總能聽到的名號,人們瞧著劍生們的面孔,猜測著他們的門派與姓名,以及這位張朝在其中究竟排名如何。

於是很快人們就知曉了。

越往後,人只變得越來越強。這時候也沒有次序一說了,三十三劍門互相熟知,都是在招呼談笑中下場,不乏有彼此拖拽的朋友。

張朝確實只是修劍院普普通通的一位。

他在接下來又分別勝了點蒼、金烏的一位劍者,正當眾人以為其勢頭正盛時,修劍院那邊自己走出來一位,乃是淨明宗聞禮,兩人相鬥二十餘合,最終依然由道士得勝。

這些三十三劍門前列天才的劍術已足夠精彩而驚人了,樓閣裡同好會的姑娘們不斷驚呼拍手,有的還湊在崔照夜旁邊憂心忡忡地問“裴液少俠真的能打過這個人嗎”之類的問題,而等到寧樹紅、王守巳這一層次劍者上場時,景色簡直是陡然一變。

水平彷彿就一下從起伏的土丘猛地拉到了崇山峻嶺。

翠山絕頂一樹紅;東南三十派論劍會九連魁首。

即便在修劍院中,這兩位也是今年的一流天才,再不懂劍的人,也能看出其中層次的更迭,前面用一整場來博弈的某個精妙之處,在如今這兩人手裡只是隨手的拆招,一次劍動中就含有兩三層設計。

各處喝彩陡然就翻了幾番,劍者們與平日擂臺下激動助威的觀眾們自然不同,但正是手裡酒杯握在半空,目不轉睛地看著時,忽然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驚歎之音調才最富感染。

二人在池上互為對手,彼此之間也已十分熟悉,一番比試之後王守巳劍差一招,笑嘆一聲認輸,引得東南劍派唉聲嘆氣,西南劍派大聲喝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