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季驚秋證道祖時,曾自斬智慧光,自斬先天神通,將其贈予世人,贈予幽海。
今時今日,早已在皇天九洲紮根發芽的億萬萬盞心燈,響應世尊之請而點亮。
以一燈燃諸燈,終至萬燈皆明之景,在此刻映入眾聖眼簾。
剎那間——
宛如億萬萬潔白如雪的婆羅花次第綻放。
花開幽海!
每一盞亮起的心燈中,似乎都跳動著一縷不朽的神性。
燈焰吞吐間,灼灼心光跨越長夜與虛無,照徹無疆幽海。
這光是如此耀眼,煌煌無量,又像是一陣堂皇、柔和的春風吹拂群山天地,又如曦日出水,遍佈流轉著蓬勃昂揚的生機。
這便是幽界眾生,以及諸聖眼中的“幽海”。
一如昔日曾名傳界海,令無數生靈嚮往而難得一訪的聖地!
“空冥前輩,你方才說‘聖地幽海’,這是何意?”
“這難道是當年的幽海本貌?!可幽海不早已被苦海汙濁了嗎?”
“嗯?!我家祖師留下的資料中分明記載了,這昔日的諸世淨土,界海聖地,乃是被幽主的敵人想方設法所汙濁的!”
“那麼幽主的敵人是誰?”有人質問,“別忘了,當年圍殺幽府的勢力中,也有你們元蜃門!”
“我觀祖師手札,明明是被歸真地的生靈出手汙濁,導致幽主最後不得不放棄幽海——”
一時間,諸聖間的低語討論聲不絕。
“幽海重現過去之景,難道也是那位的手筆?”
有人突然問到了關鍵處。
諸聖陷入了沉默,偏偏是此刻,偏偏是那位現世的當下,只有這個解釋了。
此時此刻,諸聖中的大多數存在,哪裡還有心思去求證這位的身份,心中都已然預設,心思都沉入了這片幽海。
哪怕是他們,也是託這位的福,此生首次得見聖地形態的最初幽海!
相傳昔日幽主就是在此地得道!
……
季驚秋垂眸望去。
在世人眼中,幽海彷彿洗滌去了諸般雜質,過去的渾濁惡海變得澄澈、空明。
似秋泓,如明鏡,無有任何雜質。
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照映出自己的真如本性。
唯獨在季驚秋眼中,這片無邊無際的空明澈然之海,稱得上是多姿多彩,乃至是光怪陸離。
這裡倒映著眾生心田,無窮無盡的心靈投影交織沉浮在幽海中,諸多異象在這片海面下或是盤踞一方,或是各自徜徉。
灼灼心光恣意張揚,光華皎皎,猶勝群星。
而在最深處,季驚秋還看到了……
貪、嗔、痴、慢、疑五毒。
劫、見、煩惱、眾生、命五濁。
有的如怒海狂濤,漆黑惡雲翻湧,戾氣凝結,如惡獸般咆哮撕扯;
有的則如迷離幻霧,七情交織成斑斕霞光,是聚是散,沉浮不定;
有的則如靜水深潭,寂滅無波,卻暗藏萬千執念,如重重鎖鏈纏繞,沉淪難醒;
有的則如熔岩火獄,熾熱暴烈如赤紅蛟龍……
五毒與五濁宛如十條孽龍,矯矯如龍騰,鱗甲猙獰森然,攪動深處的濁浪。
這才是幽海的本真面貌嗎?
這片海就像一面鏡子,倒映出眾生心念。
季驚秋忽然想起了七帥昔年曾經的爭執。
七帥中,有人認為隨著心靈海洋的出現,人心必然向下,屆時無需外力,聯邦自身就會覆滅自身。
而現在來看,或許該反過來,隨著人心的向下,幽海也將隨之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復清明。
季驚秋又想起,自己曾在聯邦西部見識過所謂的心靈之災——大規模的混亂,負面的心靈走向,將引起心靈海洋的回應。
哪怕是毫無修行的普通人,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掀起的心靈災害也足以讓天人也為之隕落!
而這僅僅是聯邦西部這一隅之地。
如果是一座界域呢?
思及此,季驚秋輕輕吐氣。
那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湧動的是世人的五毒與五濁。
五毒惡業,五濁惡世。
原來這就是眾神墓地的由來。
幽海一直在回應的,從來都是在至強者面前毫無抵抗力的無助眾生。
而那殺死眾神的,是眾神犯下的罪業。
突然間。
逐漸接近幽海最深處真相的季驚秋,聽到了一聲鳳鳴聲,充滿邪異怨毒,傳自海底深處。
他循聲望去,那是一頭心火所化的鳳凰,環繞三千心焰,羽翼掠過之處,惡浪化作蓮臺,五毒五濁相隨,正盤踞幽海深處,冷冷望著季驚秋。
季驚秋同樣回以冰冷目光,時至今日,他終於接近了幽海最深處的“真相”。
忽而,季驚秋抬頭眺望遠處,葬海中再次傳來了“蠢蠢欲動”。
或者說帶著萬鈞怒火,對某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
可此刻的季驚秋,卻全無懼意,甚至是萬分期待這位的降臨。
聖王就站在他的身後。
大羅天外,是各家諸聖。
“他暫時不敢出來。”聖王立於季驚秋身後,傳音道,“大宇宙天意已經徹底覺醒,在盯著葬海,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冒著被我與大宇宙天意聯手針對的風險走出葬海。”
季驚秋陷入思索。
為何葬海中的這位,對他合道幽海、喚醒幽海一事,如此抗拒,乃至是憤怒?
僅是因為自己的出現,可能打破幽界內的平衡,讓赫師那邊的爭鬥出現不可控的因素?
他覺得這位絕無這般“高義”。
季驚秋的目光落在了幽海最深處的那頭三千心火鳳凰身上,目光冰冷。
是否如他猜測的這般,尋個機會驗證一番就是,但當下不是絕佳的時機。
“暫且先不管他。”季驚秋開口,“繼續按照我們的計劃行事,先前往冥土,幽海之清只是暫時,在眾生心燈照亮幽海的期間,我相當於合道部分幽海,或許對冥土一行有所幫助。”
此番請世人燃燈,所取得的成果同樣完全超出了季驚秋的預料。
他能感應到,這也是幽海一直在“期望”的事。
只可惜,幽海之清暫且無法長久,世人心燈終有黯淡時。
簡單來說——燈不夠多。
“好。”
聖王果斷應道。
冥土的問題一旦解決,加上在外的虛帝,他們這邊就是四位神主,已經足夠撐起大羅天,屆時攻守皆可易主。
“我來開道!”
聖王抬手,大羅天轟然一震!
天神光照徹寰宇,竟是引動大羅天,在前方開出一條道路。
大羅三十六重天中,第三十五重,僅次於聖王之下的天地,在此刻雲集了冥墟一脈的諸天神魔,叩首膜拜,開啟了通往冥土的通道。
一條巨大無比的蛇首映入眼簾,那是冥墟一脈的九幽冥蛇。
那龐大無邊的蛇身,成為了現世與冥土的橋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