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們仔細思索,小喻子所說或有些離經叛道,卻是為閹人入族譜、埋祖墳指明瞭路子。
小喻子與宗族分家後,他哥哥、弟弟所生的侄兒,全都仰仗這個太監叔伯吃飯。
開著不會賠錢的商號,來往的都是有權有勢的官吏。
在啃糙面饃饃與榮華富貴之間選擇,但凡不是迂腐蠢貨,讓閹人入族譜那根本不叫事兒!費公公面露豔羨,遺憾道:“可惜啊,咱家這一支早沒了兄弟後人。”
幾個老太監感同身受的搖頭嘆息,他們入宮時親兄弟已經死了,與族中侄兒關係有些遠。
原本歡聲笑語的宴席,一時間有些沉悶。
咱家權勢鼎盛又如何,百年之後,連個上香燒紙的後輩都沒有。
李平安寬慰道:“也不是沒有法子。”
費公公連忙請教道:“還請乾爹指點孩兒,咱家族譜裡您排第一個。”
眾乾兒紛紛起鬨,要將安公公寫為族譜老祖。
“小費子在京城弄套宅子,買些方才出生的嬰兒,再買十幾房小妾。”
李平安說道:“平日裡養在外邊,得空出宮瞧幾眼,享受天倫之樂!”
費公公眼睛一亮,只覺得這法子玄妙。
鵬公公頗為心動,又有些擔憂:“畢竟不是自家種兒,歲數大了難說孝順。”
“所以多養幾個,誰孝順就把銀子傳給誰!”
夏公公話音一轉,冷聲道:“何況自家種兒就穩妥麼?咱家當年幫著邢公公下葬,威逼利誘進了祖墳,給了邢家一大筆銀子,保證日後香火旺盛。結果第二年咱家去燒紙,墳早讓他族人刨了,曝屍荒野,骨頭都沒尋到幾根!”
眾太監頓時沉默不語,怕的就是族人生前恭敬,死後刨墳掘墓。
費公公問道:“夏公公,你如何處置的邢家人?”
夏公公回道:“咱家那時候還在司禮監,與京衙說了聲,抄了刑家商號全都滾回去種田!”
眾太監紛紛叫好,幾個年歲不久的老太監互相約定照看墳冢。
費公公、鵬公公等人商量著,該買多少孩兒,如何將他們教養的孝順。
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許久,發現用宮裡教太監的法子,定能教出“忠心耿耿”的兒子。
“有趣、有趣。”
李平安看著麾下太監們雙目放光,眉飛色舞的模樣比撈銀子還要興奮,琢磨著自己是不是也考慮傳宗接代。
大哥家有兩個侄兒,或許可以過繼一個。
“咱家不需要孝順兒子,不過有了後人、牽掛,更能讓陛下用著放心!”
……
翌日。
興慶宮。
李平安又參加一場夜宴,不似昨天坐在主位,而是躬身侍候在陛下左側。
大雍以右為尊,站對面的海公公面露得色。
任憑你武道厲害、功勳卓著,不過是另一個冷公公而已,陛下仍然寵信咱家!李平安懶得理會這廝,望著左右列座的文武百官。
“不過兩年功夫,幹爺爺夜宴圖上的百官,已經換了半數面孔,連兵部也是如此!”
偷摸瞥了眼面容溫和的永寧帝,對比殺伐果斷的先皇,竟有種不相上下之感。
百官將陛下捧成仁德聖君,連養老、貶謫的官員都深表認同。
永寧帝笑著舉杯道:“多虧母舅督促,今年江南糧稅大豐,辛苦受累了。”
“全憑陛下仁德,微臣不敢居功自傲。”
崔閣老連忙叩首:“陛下聖名響徹江南,士紳名流無不讚頌,個個都搶著交糧稅。”
其他文官忙不迭誇讚,各種馬屁聽的李平安面色微紅,不禁暗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