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眼底閃過猶豫,張太妃尚可週旋,鎮北王當真是一座大山,縱使陛下都得謹慎以待。
遲疑一瞬,決然揮手。
“拖下去斬了,膽敢貪墨京營軍餉,想必王爺知曉了,也定會大義滅親!”
張慎思伏誅後,餘下諸將噤若寒蟬。
這太監連鎮北王、張太妃的侄子都敢殺,莫說與張家有牽連的武將,連忠於陛下、朝廷的武將都不禁膽寒。
閹宦,果然如史書上所載,心狠手辣兇狠歹毒。
李平安按捺心中不安,若還是當初那個小太監或微末小官,或許還有跳船改換門庭的餘地。
如今身兼慈寧宮總管、御馬監提督、京營副都統三職,自個兒就是山頭,已成一方勢力,即便爬去慈慶宮磕頭表忠心,張太妃也不敢接納。
唯有順著陛下心意,與太妃鬥、與張家鬥、與鎮北王鬥!
“幹爺爺時常感嘆,一入宦海,身不由己,卻不知他臨終之時,究竟有幾分出於忠心、自願……”
李平安收斂思緒,俯視餘下武將,繼續點名。
“驍武衛偏將孟辰……”
“都統大人饒命!”
孟辰不待說完,直接從人群竄出,跪地求饒:“下官一時糊塗,貪墨了軍餉,願將全部家財獻給大人。”
李平安面露心動:“有多少銀兩?”
孟辰連忙回答:“下官喜歡宅院田畝,現銀只有千餘兩,若是大人喜歡金銀,這就遣人典當,少說有二三萬兩!”
李平安驟然變色,指著眾多武將罵道。
“瞧瞧!不用咱家審問,貪官就自己就跳出來了。咱家蒙陛下隆恩,豈能與爾等同流合汙,拖下去斬了!”
孟辰還要辯解,已經有太監封住他啞穴,扯著嗓子嗚嗚嗚叫不出聲。
轉眼間。
校場上又多了具無頭屍骸,軍卒見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死在眼前,不在乎罪名真假,自發高呼萬歲。
半年欠餉的怨氣,此刻盡數傾瀉在“貪官”頭上。
陛下果然聖明,欠餉全賴貪官汙吏!李平安見氣氛醞釀得宜,不再浪費時間,接連報出十餘個姓名,全是“張”系武將。
“殺!”
一聲令下,寒光閃過,人頭滾落,血腥氣瀰漫。
李平安冷眼掃過餘下百餘武官,其中仍有不少張家黨羽,此時個個嚇得站不穩。
“繼續殺!”
又是十幾顆頭顱落地,任憑你奮起反抗還是跪地求饒,結果都是一樣。
前後三十顆人頭壘成京觀,多數都死不瞑目。
李平安將名單收入袖口,北六衛仍然有十幾個張家武將,但是差事不能一回辦完,人也不能一回殺光。
留些根兒,方便日後來回、反覆清洗,才能徹底掌控京營。
李平安下令道:“將督糧官押上來。”
幾個老太監押解十來個官員上前,全都五花大綁,嘴裡堵著不知從哪裡扯下的破布。
李平安殺意森然:“京營這般多貪官汙吏,爾等皆有失職之罪!”
督糧官嘴裡說不出話,只能用力磕頭求饒,其中兩個膽子小的看見人頭京觀,雙眼一翻暈了過去。
李平安暗自鄙夷,陛下的大舅子沒見過世面,也忒不禁恐嚇。
“今兒殺累了,咱家給你們個戴罪立功的機會,眾將聽令,發餉!”
“遵命。”
餘下武將如蒙大赦,再不敢恃功倨傲,齊齊躬身領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