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湖上頗有名號,堂堂一方劍俠,見個縣令都要排隊求見。為何?只因為咱是白身,人家是官身!”蕭英經歷過許多憋屈,尤其早些年門派初建,連個衙役都敢來天劍門收稅。說什麼崑山是朝廷所有,圈地私佔涉嫌謀逆,來回花了不少銀子才打通關係。
蕭英能一劍殺了衙役,也能衝入縣衙殺了縣令,然後就只能帶著全家老小亡命天涯了。
“元秋你要記住,考公,才是絕世武功,官道,才是天下正道!”
蕭英唯恐兒子耍性子,耽誤了大好時機,循循教導。
“遠的不說,菩提寺是衢州正道魁首,寺中幾位高僧全都擔著不同品級僧官,主持圓通更是正四品都綱,統領衢州大小寺院。”
圓通禪師在衢州名聲赫赫,蕭元秋很是崇敬。
“父親,孩兒明白了,定好生立功,早日升任武官。”
“待你升任參將,再使銀子轉入衢州地方,哪怕平級調動都是千總、守備,到時候縣令見你得行禮。”
蕭英能從無到有建立天劍門,眼界自然不同尋常。
“你將門中弟子編入軍中,吃著朝廷的糧餉,養著咱自個兒家的兵。如此一來,天劍門就能走出法泉縣,成為衢州名門大派!”
……
永寧元年。
除夕。
李平安伺候周太后入睡,罕見的沒在床邊守夜,悄無聲息的離開慈寧宮,來到御馬監衙署。
如今御馬監不似先前冷清淒涼,由於掌握著京營錢糧大權,一躍成為僅次於司禮監、印綬監的熱鬧地界。
今晚燈火通明,處處張燈結綵。
李平安踏入衙署大門,早就等候的小喻子尖聲唱喏。
“乾爹駕到——”
院內十餘名老少太監齊刷刷跪倒,額頭抵地高呼。
“孩兒恭賀乾爹新歲,祝乾爹鶴壽松齡,福體安康!”
御馬監其他大大小小的太監,在左右兩邊恭恭敬敬跪著,待乾兒子們拜完年,方才有資格磕頭賀喜。
“恭賀提督大人新歲,祝提督大人恩蔭長沐,聖眷永隆!”
“好好好。”
李平安滿意頷首,目光掃過院中太監,回想起當年自個兒磕頭賀喜,最期盼的就是得大人賞賜。
“今兒咱家高興,每人賞銀百兩,五十兩拿去吃酒耍錢,五十兩寄回家裡贍養爹孃!”
“拜謝大人恩賜。”
有官職或年歲大的太監還好,百兩銀子不多不少,對於方才入宮幾年的小太監來說,稱得上大數目。
尤其他們入宮尚短,尚且懷念家人,聽到李平安關心爹孃的話,很難不感激涕零。
李平安吩咐道:“這銀子咱家出一半,另一半讓衡昌商號直接送去家裡,切記莫要少了一分一毫。”
“乾爹您放心,孩兒定辦得妥當。”
小喻子知曉乾爹在拉攏人心,今年御馬監上下賺的盆滿缽滿,誰敢伸手拿這贍養銀子,定然落不得好。
進入值房。
當中多了張兩三丈長的條桌,上面擺著百餘種御膳,還有數壇御酒。
李平安早就吃慣了山珍海味,御膳御酒都入不得眼,唯獨見到酒席中放著幾個白麵饃饃,頓時露出滿意笑容。
“小喻子,有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