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咚~!”
“咚~!”
文廟三響鐘鳴撕裂雲霄,整個江陰縣街頭巷尾的青石板都在微微震顫。
茶樓酒肆的琉璃瓦簌簌作響,護城河面炸起水花,驚得巡城衛兵腰間的雁翎刀齊齊出鞘。
“文廟三響,必有文章'出縣'!”
“今日縣試!莫非,是縣試出了聖裁童生?”
不知是誰,在街角驚呼了一聲。
要知道,這可是江陰十年才誕生一篇“出縣”詩詞,而且以前幾乎都是秀才、舉人所寫。
蒙生在縣試之中,寫出一篇“出縣”文章,這在江陰縣史聞所未聞,還是頭一遭。
隨著文廟三響鐘聲盪開,悠悠聲傳數百里。
縣城內才氣噴湧,縣內的才氣濃度至少暴漲一倍。
不過,才氣噴湧的異象只會出現文廟鐘響之日,次日將回歸平靜。
城內,鐘聲波及之處,異象爆發。
一共二十七座坊市的坊門石匾,石匾龜縫處有“地澤”才氣溢位。
河邊百年枯柳抽出一串鵝黃嫩芽,青磚縫裡鑽出成片青翠文心草,芳草萋萋。
“噗嗤~!”
只見縣衙的滴水簷下,瓦當間湧出數只當扈鳥,通體雪白的文禽拖著赤色尾翎,赤喙銜著詩緯殘頁,“嘰嘰喳喳”的掠過街巷。
各座書坊的《聲律啟蒙》、《千字文》拓本,無風自動“嘩啦啦~”作響。
南街筆墨書肆,藏在厚塵書櫃深處,堆積如山的蒙學拓本中,一隻低階的“紙精”伸出一頁手,貪婪的汲取著空氣中驟然爆炸的才氣。
“我的書書成精了~!”
老掌櫃震驚的踉蹌著扶住門框。
“看!果然是學院考場,有異色霞光!
定然是出了一位聖裁童生!”
茶樓上,許多茶客吃驚的望著縣學院方向,騰起一蓬耀眼的五色霞光。
南城。
城樓上空,
一道由文廟鐘鳴,激盪起橫貫天穹的才氣漣漪,在江陰天空中迴盪數百里。
這股才氣波如同水波來回震盪,撞擊在江陰青灰色的古城牆上,浪濤拍岸,水吟聲震得石頭箭垛間陳年的灰垢簌簌剝落。
城門譙樓的子夜更鼓,更是發出悶響。
守將王奉臉色一變,卻見,腳下的青磚縫隙,噴湧出百年沉澱的才氣,“將軍,看旌旗!”
親兵驚呼。
守將王奉震驚的看到,城頭一支支旗杆突然隨才氣波而動,在鐘聲餘波氣浪,旗杆彎成滿月弓形。
當文廟第三聲鐘鳴炸響的剎那,所有旗槍“錚”地調轉方向,寒鐵槍頭割裂暮色,齊指縣學方向。
“文廟三響,竟然引動了天地間的才氣潮汐?”
王奉驚歎。
譙樓下的戍卒們早已亂作一團。
“兄弟們,關閉城門!咱們江陰縣學院出了一位聖裁童生,才氣暴漲!今晚歇假,咱們都去縣學院,湊湊熱鬧!”
王奉吼道。
“走~!”
成群持槍披甲的守城士卒們頓時歡呼。
東門。
朱雀橋下,
幽靜的青石橋洞,一尊鎮壓江陰河三百年的石雕軨軨獸,聞得鐘鳴,吐出數十年沉澱的才氣。
橋墩裂痕裡爬滿厥木惟喬古藤,頃刻間暴長,每片藤葉都在汲取天地才氣精華,吞吐著日月精華,試圖早日修煉成古藤精。
西市。鐵匠鋪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