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文聖

第85章 穀雨分會,文寶【稷神香】!

趙秉燭閉目良久,蒼白的面容在燭光下更顯憔悴。

待他緩緩睜眼時,眼底翻湧著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目光久久凝在東城樓堂中那道青衫身影上。

“像實在太像了.!”

他的手無意識地摩挲著手中茶盞,

恍惚間,他看到茶湯漣漪裡,倒映出二十年前的煙雨江南——梅子黃時的渡口,烏篷船頭立著個單衣如雪的少年。

初出茅廬的江晏,自江陰縣來江州府城赴考,一葉輕舟便轟動了整個江州府。

記憶中的府學院,總是那麼熱鬧。

府學院內,他趙秉燭和太守薛崇虎、監察御史江晏、院君周山長等人,乃是同窗。

江晏一襲白衣,執卷立於堂下,總是三言兩語便辯得滿堂學子啞口無言。

薛崇虎常橫劍攔路與人比試,虎目中的戰意能讓對手膽顫,卻總在江晏含笑的注視裡頹然還鞘,苦笑認輸。

而周山長當年那個總是捧著書卷,木訥靦腆的青年,尚且在府學院籍籍無名。

後來,

江晏赴京趕考,一舉登科,金榜題名,入鎮妖司為監察御史,鋒芒畢露,炙手可熱。

薛崇虎亦同榜高中,如今執掌江州府,虎踞一方,威勢赫赫。

而當年那個沉默寡言的周山長,雖初次落第,卻蟄伏三年,再赴帝城,厚積薄發終成金科進士,如今已是江州府院君,執掌文教,權柄漸重。

唯有他趙秉燭,止步舉人,屢試不第,半生蹉跎。

那些年少時的意氣風發,終究化作心底一根尖刺,每每觸及,便是心中隱隱作痛,越發意難平。

他曾以為,隨著江晏在塞北道失蹤,江家就此敗落,那段輝煌的過往終會如煙雲散去,無人再提。

可今日,其子江行舟的出現,卻像一柄寒光凜冽的劍,狠狠劈開他塵封多年的舊傷!

這哪裡是什麼寒門學子?分明是二十年前那個,壓得整個江州府學院喘不過氣的夢魘,再度歸來!“當年,我們江州府學院這一輩.多少人被江晏壓得喘不過氣,抬不起頭.”

趙秉燭面色鐵青,死死盯著江行舟的側臉,那眉宇間的神韻,竟與記憶中那個白衣勝雪的少年漸漸重迭。

他猛地抬頭,眼底翻湧著幾分當年敗給江晏時的不甘。

卻見堂下那始終沉默的青衫少年,此刻微微抬眸,朝他看來。

眸光清亮如雪,清亮得刺目。

恰似當年那個,

讓整個江州府學院都黯然失色的,白衣少年郎。

“江行舟的文章,遠超同輩。

這悟道修行,也是深不可測。

他比當年的江晏.更可怕。

假以時日,

必成大患斷不能留!”

再睜眼時,趙秉燭神色已恢復如常,唯有袖中攥緊的掌心一道猩紅。

東城樓上,春風拂檻。

周院君負手而立,望著眼前青衫磊落的少年,眼中掠過一絲恍惚,隨即撫掌笑道。

“後生可畏啊!比你父親當年風采,更勝一籌!“

話音方落,周院君轉身面向樓臺眾賓客,廣袖迎風一展:“今日穀雨文會,可以開始了,共設十場文章比試——!”

“對聯爭鋒!”

“飛花鬥令!”

“箭矢射壺!”

“七步成詩!”

“穀雨詩!”

“穀雨詞!”

“穀雨文章!”

“以上名目,皆有彩頭凡是奪得其中魁首,便可登上樓臺列席,並且獲得一件獎品!”

周院君每報一個名目,在東城樓下的眾童生們眼中便亮起一分光彩。

名目越多,他們的機會也越多。

周院君含笑環視在場的諸位進士:“要不,我們這些前輩,為眾後輩們,添一些文會的彩頭?”

他袖中輕拂,自錦囊中取出一物。

只見掌中託著一塊琥珀色的香膏,甫一現世,竟有淡淡谷香縈繞樓臺。

幾位童生案首面面相覷,顯是不識此物。

“呵呵,院君好大的手筆!此乃【稷神香】,採五穀穗花之精,經三蒸三曬煉製而成。修士若聞此香,可滋養神魂,令文思泉湧!”

太守薛崇虎朗聲大笑。

江行舟不由目光一亮。

此文寶是一件好東西,數量極為稀有。

因為要採集五種五穀的穗花,受時節限制,製作流程非常繁瑣,極少人願意去製作此物。

他心中掛念此物,已經好長一段時間。

可惜,在江陰縣、江州府的坊市,都買不著這稀罕物,也不知何處才有。

沒成想,周院君手裡有一塊【稷神香】。

“周兄既出此重寶,本官豈能小氣?”

太守薛崇虎自懷中取出一方紫檀木匣,掀開,但見一塊青碧如玉的茶餅靜靜臥於其中,表面金毫隱現。

“此乃御賜‘雨前龍芽',專供舉人飲用的才氣茶。

莫說童生、秀才,便是舉人耗盡才氣,只需含上一片,片刻間便能恢復如初!”

裴驚嶷老夫子聞言,笑著從袖中抽出一支青玉狼毫,道:“既如此,老夫這支蘊養數載的‘文心筆',今日便贈予今日的魁首罷。”

那青玉狼毫懸於空中,竟自行吞吐著淡淡才氣,顯非凡品。

翰林學士用過的狼毫筆,哪怕原本是一件尋常之物,沾染了學士經年的才氣,那也成了一件小極品。

“老夫偶然得了一份前朝真本,今日便獻出來,權當穀雨文會的彩頭罷!!”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進士捋須而笑,從袖中取出一卷泛黃的書冊。書頁展開的剎那,竟有淡淡文氣如煙霞般流轉,引得滿座驚歎。

一時間,東城樓上氣氛愈發熱烈。

各府家主、進士舉人們紛紛慷慨解囊,贊助這場文會。

這已經是穀雨文會的慣例。

有出一方舉人硯臺。

有出進士手札真本殘頁。

有出一塊極品墨條,墨香竟凝而不散.。

在東城樓臺下二千名童生早已看得心潮澎湃,這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文房至寶,此刻都成了穀雨文會比試的彩頭。

隨便哪一件,都足以讓他們的文道修行更上一層樓,指不定就成了他們改變命運,考中秀才的文寶。

禮官手持玉簡,立於城樓高臺,聲如清磬道:“今日穀雨文會,設十場小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