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文聖

第86章 還是賦一首出縣《射壺》,最省事!

周院君與薛太守攜江行舟、沈織雲等六名童生案首,在穀雨文會輾轉數處,終至【箭矢射壺】分會場。

“諸位當把握此機。”

薛太守負手而立,語帶深意。

江行舟的表現已經超常發揮,在文道上穩穩碾壓他們一府五縣其餘五位童生案首。

若此番,他們若是再無好的表現,在周山長院君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府試可就難了!

屆時,周院君只能“秉公”判卷,是第幾等便是第幾等。

想要格外“另眼相待,網開一面”,判卷時候拔闕一等,那就是不可能了。

說不定,被判為[酌情秀才],大丟本縣文士的臉面,也是有可能的。

“諾!”

“太守大人垂訓,學生自當竭力!”

六位案首齊聲應和,列陣於一排青銅壺前。

沈織雲目視前方,指尖輕撫箭羽,忽而說了一句道:“江兄,我乃暨陽箭矢射壺之冠,今日怕是要承讓了。”

語畢,唇角微揚,眉宇間帶著一抹驕色。

他才不信。

江行舟什麼都精通,詩詞文章寫的好,精研聖賢典籍連這聚會、宴席之戲也能信手拈來?江州六案首各有所長,而這射壺之戲,素來是世家子弟宴飲助興之物,用於消遣。

其間常設賭局,一場下來動輒百兩紋銀,是寒門士子一年之費!是故,寒門學子自然避之不及。

他早聞江行舟在薛府時終日閉門苦讀,幾不曾沾染此等射壺遊戲。

這可不是看書籍能學來的!因為這需仔細計算,自己的算籌,冒最低的風險下,獲得最大機率可以贏對方。

這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

這般生手,如何能窺得其中門道,玩的明白?“呵,沈兄此言差矣!!”

林海洲朗聲一笑,袍袖輕振:“此射壺之戲,我也常玩樂,未必遜色於你!”

府城案首趙子祿、崑山案首杜清音,等人聞言,皆面露從容。

有江行舟這寒門子弟墊底。

他們幾位再怎麼,也不會是表現最差的一位。

江行舟聞言,笑而不語。

【箭矢射壺】,這是源自周代,文人之間聚會宴席的一項古老禮儀競技遊戲。

《禮記》載:[投壺者,所以養志遊神,除懶惰也。]極為高雅!

規則也十分簡單。

一個青銅壺,細頸大腹,有壺口、壺耳。

使用的是無鏃木箭,通常用柘木或棘木製成,尾部飾羽毛。

射口為“中”,得一算。

射耳為“耳”,得二算。

若箭矢偏斜反彈,又神奇的再入壺內,為“驍”,得三算。

每人每次投四矢,按順序投擲。

先得十算,為勝。

敗者罰酒,勝者獲“勝籌”——玉佩、詩箋等雅物。

若是俗氣一點,那就直接是銀兩。

但是想要輕鬆投中,可不簡單。

因為青銅壺,有一道文術封口,需要在箭矢上附加對應的文術,才能破壺口而入。

尋常是【雲雨風雪】之類,都是最簡單的封口,難的是遇上生僻字訣,縱是高手也要躊躇良久。

計算好自己的算籌之後,才會投出箭矢。

周山長院君負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掃過六位童生案首,嘴角噙著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爾等既是一府六縣童生案首,又是射壺高手,實力頂尖。

既是如此!

本院君,給你們上一點強度!上十尊射壺!”

說罷,周院君吩咐教諭,把一尊普通的青銅壺,換成十尊青銅壺。

只見教諭們抬著十尊青銅壺魚貫而入,十尊青銅壺按北斗方位排列,壺口分別貼有封印。

“字訣壺三尊!”

周院君指尖輕點,最前三尊壺身亮起金色篆文,分別是「風」、「雅」、「頌」三字,“需以字訣文術破之,一壺得一算!”

“成語壺三尊!”

隨著他話音,中間三尊壺身浮現出「行雲流水」、「畫龍點睛」、「字字珠璣」的墨色字跡,“需以成語文術破之,一壺得三算!”

“詩詞壺三尊!”

後三尊壺身上,《詩經》、《楚辭》、《樂府》的名句如游龍般盤旋,“需施展對應文術,一壺得五算!”

最中央的至尊壺突然大放光明,壺身上浮現一首未成的賦詩,只有詩名。

周院君聲音陡然提高了少許,道:“若能賦一首[出縣]以上的《射壺》詩一首,破此至尊壺,得十算!”

剎那間,場中頓時鴉雀無聲。

這十星射壺的威壓,將眾童生硬生生鎮住,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文氣威壓。

沈織雲、林海洲、趙子祿、杜清音、周文遠等幾位童生案首,面色如土。

差點,當場雙腿一軟,就想要跪了。

“進士玩射壺遊戲,都玩的這麼高階嗎?”

三尊字訣壺,字訣文術,直接上《風雅頌》?這哪是射壺,分明是考校《詩經》的真傳!

三尊詩詞壺,詩詞文術,更是離譜——要施展釋放《詩經》、《楚辭》、《樂府》記載的詩詞文術?

這哪是童生能駕馭的文術?他們平日讀書,能讀懂典籍奧義就不錯了,哪還能以文術催動?最要命的,至尊壺,當場寫一首出縣以上的《射壺》?“這賦詩還是算了吧!”

趙子祿喉頭滾動,額頭冷汗涔涔。

他還沒聽過,江州府,甚至江南道,有誰寫過出縣級的《射壺》詩詞![出縣]之作,那可是能驚動一縣文運的詩詞。

他們這群童生,平日裡連[聞鄉、叩鎮]都費勁,更遑論出縣?能寫出縣詩詞的人,寫什麼不好?非得浪費自己的腹中才華,寫一篇用處不大,聚宴才用得上的出縣級《射壺》?“我會風、雅,可尚未修成[頌]字訣文術!”

沈織雲手中的摺扇“啪“地落地,直接驚呆了。

他掌握了五千多個字訣,會[風、雅]字訣文術,但其中並不包括頌字。

“該死,[字字珠璣]這道成語文術,怎麼才能將它釋放出來?”

林海洲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他心裡發苦,這哪是射壺遊戲,簡直是刁難!

“這我最多,能得三算五算是極限了!根本贏不了!”

趙子祿更是面色慘白如紙。

他飛快的計算,自己能獲得的【算】。

眾位案首面面相覷,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絕望。

算來算去,極限也就是五算、八算!“嘶——”

周圍數百名圍觀童生齊齊倒吸一口涼氣,有人甚至下意識後退半步。

“這射壺難度堪比考秀才了吧?”一個瘦高童生聲音發顫。

“何止!”旁邊圓臉童生嚥了口唾沫,“院試考的是死記硬背,這可是要當場施展文術!

我看怕是比考秀才還難三分!”

六位案首站在場中,只覺得數百道童生的目光如芒在背。

負責本場的一位教諭,朝眾人一禮,高聲道:“[《投壺辭》:矢惟其直,壺惟其正,君子之爭,發必中禮。

六位投壺者!非字不足以破壺,非成語不足以貫耳,非詩詞不足以鳴天——

諸生,請射壺!”

沈織雲硬著頭皮,開始投手中的四支木箭。“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