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論辯,因昨日開放的典籍海量湧入各方腦海,甫一開場便火光四濺,層次更深。
一位金剛院長老持《阿含經》之奧義,慷慨陳詞:“佛說‘自洲自依,法洲法依,莫異洲、異依’!小乘修持,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根除煩惱之本,證得羅漢果位,是解脫大道之基石!”
“無‘我’之證悟,何以‘法’渡他?先渡己方能渡人,此乃步步登高之至理!”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引動周身佛光隱現。
一位精研禮經的大學士毫不示弱,引《禮記》與《論語》駁斥:“‘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齊家,乃濟世根本,此‘己’立而‘人’立,非孤立己身!更有‘子不語怪力亂神’,聖賢之道,重在此生此世,躬行實踐,非究虛妄來世!”
浩然之氣沛然而發。
一時間,大堂之中竟然有劍拔弩張之感。
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武勳,更是將滿身氣血激盪而起。
“阿彌陀佛!”青天洲淨壇上人雙手合十,聲如梵鍾:“大乘小乘,皆是佛陀隨機說法。大乘所謂‘普度’,非離己身,乃破‘我執’後生起的‘同體大悲’!”
“眾生皆具如來藏,猶如淤泥生蓮華。菩薩道行深時,己、他界限何在?此乃‘無我’之更高境界,非不渡己,而是渡己便在渡眾生之中!”
其話語透著一種悲憫與超然的智慧。
不少觀禮之人都是輕輕點頭。
他這話語,也將剛才鼓盪的氣氛壓下。
一位來自玄元觀的白髮老道,稽首一禮,聲音清越:“夫道法自然,清靜無為。仙道講求凝氣煉神,參悟陰陽五行,求的是跳出五行外,遨遊天地間。”
“佛言輪迴解脫,固是大道之一途,然我仙門修今生道果,採天地菁華以續壽命,借陰陽變化以演神通,此乃法天地自然之理,亦是超脫一道。”
“殊途而同歸者,無論釋道,皆在尋求長生自在之樂也。唯儒家……紅塵煙火過濃矣!”
他最後一句帶著仙家特有的清高淡然,卻也點出了本質區別,仙道與佛門在某種程度上更為“親近”。
仙佛超然,獨儒家紅塵煙火濃了?
大堂之中,一位位儒道修行者身軀坐直,面上戰意浮現。
“荒謬。”
“酸道。”
……
各方觀點碰撞,從細微的教義區分、具體修行法門的效果,到終極解脫的境界、對現世與來生的價值判斷,愈演愈烈。
支援小乘佛法者堅持其基礎性、純粹性。
推崇儒道者強調其對現實秩序無與倫比的塑造力。
大乘佛法闡釋者力圖展現其超越與包容。
新加入的仙道,則力圖確立自身在“超凡”序列中獨特的價值地位。
整個廣濟堂宛如一個思想的熔爐,光芒萬丈又險象環生。
高階修行者們引動自身道韻,讓殿中光影斑斕,氣息翻騰。
無論是主位的張遠、季雲堂,新來的琪貴妃、勳貴,還是參與激辯的修行者,甚至外圍的武將如雷鳴、燕北,神情都專注至極。
張遠端坐主位,面色沉靜如水,深邃的目光掃過全場每一位發言者。
他極少插言,只是傾聽、觀察,彷彿在看一幅正在完成的宏大拼圖。
他心中那重建不朽天庭,使國運生生不息的宏偉藍圖,正在這看似紛亂的論辯聲中,藉助各方智慧與碰撞,一點點地清晰著其內在的邏輯支撐與實現的可行性。
仙魔為鋒銳兵甲,護衛朝堂、開疆拓土。
佛門為輪迴執掌,安定亡靈、維繫信仰迴圈。
大秦坐擁三界,人世朝堂、信仰輪迴、仙魔力量。
這場匯聚皇城目光的曠世辯經,註定要持續十日。
張遠收回了悠遠的目光,重新聚焦於殿中一位激憤地論述“輪迴之苦”的妙音寺高僧身上。
這場論辯之火,將會淬鍊出他構思中的那柄重塑乾坤的神劍。
————————————————
紫極殿內,燭影如淵。
十日的廣濟堂論佛硝煙散盡,最終站在御階前的,唯有青陽侯張遠。
元康帝屏退了所有內侍,只留殿前行走、內務府掌事餘愧貞垂手侍立在殿柱的陰影裡,記錄君前奏對。
殿內靜得能聽見燭火搖曳的細微聲響。
張遠的聲音沉穩而清晰,在空曠的殿宇中迴盪,每一個字都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無聲的巨浪:
“陛下,梁洲佛門非敵,乃我大秦未來神道基石一角。”
“論佛十日,非為駁倒僧侶,而是釐定秩序——儒道根基,佛安輪迴,仙魔為刃。”
“以此三界分立之序,方可承託大秦重聚三十六洲,重建不滅天庭之偉業!”
“天庭?”元康帝的聲音低沉,聽不出情緒,唯有一雙深邃的眸子凝在張遠臉上。
“是。”張遠微微頷首,身軀挺拔如松,目光銳利如劍,直刺大殿的核心,“陛下乃人皇至尊,當御三界,而非困守一洲人間。”
他的話語展開一幅足以令天地失色的宏偉畫卷:
“仙魔,非我族類,其力可用!收服如玄穹妖尊之流魔主,轉化東海大妖為兵。以其鋒銳為朝堂兵戈,拓三十六洲疆土,震懾無涯海異族,踏平域外天魔!”
“此為天庭武庫與壁壘,巡狩諸天,蕩盡不服!”
“佛門,輪迴之秘,唯佛法可掌!借梁洲無盡佛元,立輪迴殿。敕封佛門大德執掌生死簿、過忘川,以輪迴秩序接引兆億生民真靈。消解怨戾,使神魂有歸,國運生生不息!”
“佛光普照之地,即是生民信仰安息之地,亦是大秦萬世基石!”
“儒道,教化根本,在統御人間!以儒家禮法定人倫綱常,行善政安民。此乃天庭矗立之基石,為仙魔兵戈提供源源血勇,為佛門輪迴輸送有序生魂。”
“三界運轉,皆以此基為軸!”
張遠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震得整個紫極殿嗡嗡作響:
“此三界歸序,人皇御天。大秦非僅雍天之主,當為三十六洲共主,執掌三界輪迴!”
“重立上古天庭道統,非是空談,乃集大秦國運、仙魔鋒刃、佛光輪迴、儒道人倫為一體!”
“天庭成時,陛下即是昊天上帝,坐觀萬界沉浮,人族氣運由大秦定鼎!”
空氣凝固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