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融拿著那截裝著全本胎藏經的竹筒,走出呂蔭麟的洞府時,目中依舊閃動著深邃的沉思光芒。
呂蔭麟所講的,對段融來說,等於是開啟了新世界的一扇門。
他直到此時,才終於理解,為何洞冥境會被稱為轉凡成聖的關口。
實在是,過了這座山頭,世界完全不一樣了。
洞冥之後,世間武學,皆為塵土。
而洞冥境的修行方式,也讓段融感覺新奇。和洞冥境之前的以武學為本的修行不同,它的修行乃是格物、媒介、參悟、破參這四步,故而其修行方式被稱為四步修證。
而且呂蔭麟頗為深入的講解,也讓他對於這四步修行,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雖然很多地方,還需要他親自探究才能明白,但呂蔭麟舉了頗多的例項,講解的堪稱深入淺出。
太一門裡,段融算是跟著呂蔭麟修行的第五個人了,段融不知前面的那四人,呂蔭麟是否也都是這般詳細地給他們剖析過。但呂蔭麟能如此深入地給他講解,讓段融很是感激。
這種修行方式,他通讀道藏,卻隻言片語都未見到,可見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
呂蔭麟若是講得粗糙簡略,他就理解得淺薄,呂蔭麟講得詳盡,他就能理解得深入。他甚至有幾分懷疑,楚秋山一直沒找到自己的媒介,甚至有可能跟呂蔭麟給他講解的粗糙有關。
段融緩步走出了枯木林,午後的陽光,在山谷口外的林木間,投射出班駁的光影,他的目色微微一動,將手中的那截竹筒袖了,在谷口旁邊的一方大石上坐了下來。
他欲在此僻靜處,再思慮一番,呂蔭麟方才的那些講法。
此時,他畢竟剛聽不久,言猶在耳,甚至呂蔭麟方才的語氣、表情都印在他腦海裡,若是給一些雜事一打岔,這些細節也許就會消散。
所以,他要趁著現在,好好思量體悟一番。方才在洞府內,呂蔭麟講解的資訊量很大,而且一大塊接著一大塊,倉促之間,有一些他並未消化透徹。
段融從四步修證開始,從頭又想了一遍。
先是遊歷天下、紅塵歷心,透過格物來找尋自己的修行的媒介。
感應發生時,如何確定那就是媒介,以及如何參悟媒介,最後是破參的例項。
呂蔭麟可謂步步詳盡地給他拆解了一遍。
段融坐在那方大石上,想完了一遍,最後創派祖師藍若水的那篇《物不遷論》的碑文,再次躥入了他的腦海。
拓印那碑文的獸皮,呂蔭麟並未給段融,他囑咐過段融不要沉溺在這篇碑文裡,但段融神魂強悍,早已經過目不忘,此時那碑文如流水一般,在他的腦海裡,汩汩而過。
“江河競注而不流……”段融喃喃自語道,目色中冷芒閃動。
就在這時,也許是在那方長滿青苔的大石上,坐得久了,他陡然就湧起一陣尿意。
那尿意湧起的瞬間,段融的目色就是一動,創派祖師可就是在小便時破參的。
他隨即起身,站到一旁,解開了褲子。只見一線清亮的細水,滋向那大石旁的青苔地上。
段融一邊滋著,一邊目色怔怔地看著自己滋出的那一線清水,口中還唸唸有詞道:“江河競注而不流……”
尿完的瞬間,忽然他打了個哆嗦,頓時似有所悟一般……
方才那一線清亮細水的畫面,如同印在他腦海中一般。段融捏著鳥,站在微風裡,一時如魔怔了似得,一動不動。
他心頭滾了一個問題。剛才他滋尿的那數息間,他滋出的那一線清亮細水,到底是動了還是沒動。
若說沒動,他一泡尿已經滋完了。
若說動了,那一線清亮細水,在那數息間,卻一直是那般形態,如同凝固定格一般。
“江河競注而不流……”
那瞬間,段融覺得他悟了。
河流雖然一直奔流,日夜不捨,但江河年年奔湧,卻一直在那。
江河,到底是動了,還是沒動?
物不遷之理……
這時一陣大風起,吹得段融的鳥一陣發冷,他才陡然醒悟過來,提了褲子。
繫好褲腰帶,看著那遠處那被他滋的一片溼漉漉的苔蘚地,段融不由地輕搖了搖頭,自語道:“老祖說得對,不能在這篇《物不遷論》裡沉溺。這是祖師的破參之處,但絕不是我的。”
因為段融方才那一番領悟,他自以為好似是明白了,但他洞冥內的法則之力,卻毫無反應,沒有絲毫的深化。
假如他真的破參,法則之力一定會有深化的跡象。
天下間,絕不會有兩個人,在同一個場景裡破參。因為破參是一種深層次的微妙體驗,絕不是你想明白了什麼。
段融隨即將那篇《物不遷論》拋之腦後,緩步走向了不遠處的那座山頭。
走上了山頭,穿過了密林,很快他就看到了溪邊的那座茅屋,而午後的陽光下,褚無傷就坐在茅屋前,編制著竹篾籮筐。
段融眼眸跳了一下,緩步走了過去,在不遠處就停了下來。這次他沒有出聲去打斷褚無傷,若是往日,他早已經開口了,因為在往日,他只會覺得坐在陽光下編制竹篾籮筐,實在是件悠閒的打發時光的事。
但現在,他已經知道褚無傷是在修行。
編制竹篾籮筐乃是他確定了的媒介。
段融從谷口走過來,就想仔細看一看,褚無傷到底是如何編著竹篾籮筐的,還有就是他是如何走路的?更確切的說,是他是如何參悟媒介的?
因為老祖呂蔭麟已經是成就者了,他已經成就了元嬰境,他可以講得很清楚、很深入,但褚無傷卻是真的在修行,他在進行的就是那四步修證的參悟的那一步。
段融很想親眼看看,參悟媒介,到底是如何進行的。
他站在那裡,沒說話,是怕打擾了褚無傷。褚無傷編了一會兒,卻是兀自抬起頭來,看著段融,冷言道:“何事?”
段融道:“褚先生,我想在你這呆兩天。不知可方便否?”
“在我這呆兩天?”褚無傷目色一怔,問道:“為何?”
段融道:“我知道褚先生你編制竹篾籮筐和走路,都是在修行。在下是想就近感受一下,褚先生你是如何參悟媒介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