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果然英雄出少年,隴西李氏有李統領在,怕是要不了多久便會再次名震大漢。如此牽扯鮮卑人,又有大敗對方希望,本將軍為漢軍主帥自然全力配合,如此謀劃本將軍沒有意見!”
朱儁目光復雜看著李昭,很快便給出了自己態度。
贊同!
這一刻,在形勢所迫下,朱儁也把天子與公卿要求的不要與鮮卑人硬碰硬放在心中了。
形勢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這一步了,他不能完全按照天子與公卿要求來了。
這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的意思是,將領在外領兵作戰,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不執行君主的某些命令。
它強調了將領在戰場上的自主決策權,因為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將領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而不是機械地執行君主的命令。
一旁張修也是忙笑道:
“李統領妙計,或許真的可以以少勝多,大敗數萬鮮卑騎兵,本將軍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試試,這或許是青史留名的一戰啊,老夫自然不能錯過!”
誰都知道,與鮮卑騎兵一戰根本不可避免,那麼,不若拼上一拼,他們甚至還有機會見證歷史!
要知道,大漢對鮮卑這個新晉草原霸主的戰爭,還真沒有出現過較大的戰績。
“好,既然如此,既然各位都配合,那且等明天,我們與鮮卑人對決!”李昭見眾人意見一致,皆是支援自己也是感覺到了驚喜,笑著說道。
眾人接下來又仔細商談了一下這次謀劃的細節。
夜深了,樹林中眾將士皆去休息了。
倒是李峰很是亢奮,激動的有些睡不著,在李昭身邊絮絮叨叨著。
“家主,你真厲害,竟然想著把數萬異族騎兵打敗,你比我們先祖李廣還厲害。你就好像古代的項羽、白起。不僅運籌帷幄,還可以單騎衝陣,不過,若是家主真能以十八歲大破中部鮮卑大營,並擊敗數萬鮮卑騎兵,那真能與前人比較。只是,這樣好像也不太好,項羽、白起好像都有些風頭太盛,容易功高蓋主…………”
李峰激動,有些混亂的話說了很多,卻讓李昭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風頭太盛,容易功高蓋主?這個事情,之前離他很遙遠,因為之前他就是個普通人。
但是,隨著他獲得超級家族系統,他變得強大了。似乎這兩個詞,便與他遲早,或許很快就會有關係了。
這一點,李昭絲毫不懷疑!李峰這個堂兄無心的話,卻還真提醒到了李昭,他還真是要提早注意這方面影響!在後世時,李昭就對項羽、白起都很感興趣,尤其對殺神白起研究過。
白起之死,其實並不像他這堂兄李峰說的僅是功高蓋主原因。
堂兄說的並不準確。
白起之死,雖然有功高蓋主的成分,但更主要的原因,卻是他多次違抗君命,以及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表現。
當時,白起在長平之戰中重創趙國,令六國畏懼。白起的軍事能力以及顯赫的戰功,使他在秦國的地位無人能及,無疑,一定程度上會引起了秦昭襄王的猜忌和不安。
另外,便是長平之戰後,白起違抗君命,秦昭襄王欲乘勝攻打邯鄲,白起卻以種種理由拒絕領兵出兵。
這是為人臣之大忌。
還有就是白起的政治智慧太差,最終引起殺身之禍。
但是,不論怎麼說,白起之死,還是有一定功高震主的成分。
他李昭當前需要注意的是,便是功高震主。
那麼,為人臣者,又該如何儘量避免功高蓋主?
難道就因為怕功高蓋主,便要藏拙一身本事,猥瑣發育?
李昭皺眉,其實這並不他想做的,為什麼?因為按照歷史的程序,大漢會在七八年後,天下就會大亂,諸侯並起,大漢會真正進入亂世。
他李昭沒有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底蘊,可以憑藉積累幾代家族聲望,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天下大亂時,搖身一變成為聯軍盟主,然後一番簡單操作,成就北方霸主。
他李昭欲想壯大家族,在天下大亂之前無疑還是儘快積蓄實力,打造屬於李家勢力的好!那麼,便不能太藏拙了。
所以,藏拙,這一點,便被李昭給排除。那麼,除了藏拙,還有什麼辦法?養寇自重?
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只要你有極高的價值,非你不可,那誰都不可能因為你的功勞很盛而去拿掉你,不用你!養寇自重,可行!還有嗎?李昭其實還想到了一個自導自演的策略。
何為自導自演?
其實這方天地很大。
在很多大漢人眼中,一箇中部鮮卑便是厲害的存在,就是不可小覷的地區霸權。但在李昭這個後世來的人眼中,並不是那麼回事。
這方天地很大,北方的異族,以新晉的草原霸主鮮卑為主,中部鮮卑,也不過是鮮卑一族的一部分而已。
鮮卑這個聯盟,除了中部鮮卑,還包括李昭未曾蒙面的西部鮮卑、東部鮮卑以及鮮卑王庭區域三大部分勢力。但是,眼光再放大一些,除大漢之外的勢力除了鮮卑一族呢。北方還有佔據河套平原的南匈奴一族,還有主要與漢人雜居於幽州的烏桓一族,往大漢西北,涼州,還有羌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