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這些,在李昭這個後世人眼中,還是很小的範圍。
要知道。這才只是大漢的北方一片啊。
而要知道,在東漢靈帝時期(大約是公元168年至189年),世界上仍有多個文明與國家並存。
除了東漢帝國,正在走向末年、覆滅。
與東漢帝國毗鄰的中亞地區便有貴霜帝國。
這是由月氏人建立的強大帝國。在東漢末年,貴霜帝國已經達到了其領土的極盛期,人口甚至超過了1300萬。
這個時期的貴霜帝國的內部問題和外部壓力(如西亞的薩珊王朝崛起)的增加,貴霜帝國也開始走向衰落。
再向西一點。
是安息帝國(帕提亞帝國),這是個位於西亞地區的古老帝國,與大漢有著長期的交往。在東漢末年,安息帝國也是處於衰落之中,後來被新興的薩珊王朝所取代。
穿過中亞、西亞,便是歐洲,盤踞著強大的羅馬帝國。儘管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不再是其鼎盛時期的龐大帝國,但它仍然是歐洲地區最強大的政權之一。
以其龐大的領土、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聞名於世。
正是李昭來自後世,他才不是如靈帝、朝堂公卿這些人一般目光狹隘,僅僅把目光侷限於大漢周邊。
儘管李昭還沒有能力把觸手觸到大漢之外的中亞、西亞、歐洲。
但是,李昭思慮,他有沒有可能用這些強大帝國的存在,給自己造勢呢?那就是。
自導自演。
他李昭要不要搞出來一張簡易的歐亞世界地圖呈給劉宏,那會怎麼樣?自然。
東漢末年是一個政治腐敗、社會動盪的時期,內部矛盾重重,民不聊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劉宏的統治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軍事力量是否足夠強大,物資是否充足,以及是否能夠克服地理和氣候等自然障礙等。這些都是制約開疆擴土的重要因素。
因此,劉宏可能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意願去支援開疆擴土的問題。
但是。
若是不去考慮現實中的實力以及各種限制因素的影響。
他劉宏作為一個大漢帝國皇帝,並受漢武帝劉徹等先人一定開疆擴土的影響,會不會可能天生就擁有一定的擴張慾望和領土意識呢?
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國,開疆擴土往往被視為帝王功績的一部分。
因此,劉宏也未必不可能不受到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
如果靈帝劉宏真的擁有一份當時的世界地圖,這份地圖可能會激發他對遠方國家的興趣和想象。地圖上展示的廣闊地域和豐富多樣的文明可能會激發他的征服欲和好奇心,並考慮將它們納入大漢的版圖。
而李昭恰恰想要的便是劉宏對未來大漢帝國龐大的疆域有一份“瞎想”!劉宏若是心中想要開疆擴土,那首先需要的是什麼?無疑,便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領!
而李昭有沒有可能,就成為這個劉宏想要的驍勇善戰將領?他李昭自己自導自演,畫出來世界地圖,親自交給劉宏,讓劉宏對開疆擴土產生一定的心理預期,首先需要一員大將。
而他出演這員驍勇大將!
那麼,他李昭會不會更得劉宏的重用與寵信?那麼,就算是他大破了中部鮮卑,乃至大破了整個鮮卑一族,把草原囊括在大漢版圖內,成為大漢後花園,大漢一時風光無兩,獲得前無古人的功績,劉宏還會感覺他功高蓋主,要對他棄之不顧嗎?
劉宏有沒有可能,在他李昭表現出忠心耿耿一面,也沒有那種囂張氣焰,而更加重用他,瞎想指望他李昭,為大漢開拓更加寬廣的疆域?
這是,李昭對規避功高蓋主,除了藏拙,廣積糧緩稱王,以及養寇自重措施外的,另外一種規避方法與想法,自導自演。
當然,藏拙是必要的,他會去做,養寇自重李昭也會去做,這自導自演要不要做?李昭現在不確定自己若是真的獻上這麼一份簡易的亞歐世界地圖,會對大漢會有什麼影響。
因此,李昭現在也只不過是想一想。
但是,功高蓋主這件事,還是不容忽視。
畢竟,他李昭若是真滅了中部鮮卑,以及再打幾個勝仗,在劉宏與公卿眼中就功高蓋主了,那後面還真就不好玩了。
小小的中部鮮卑,李昭並不感覺多麼厲害。畢竟他有李存孝勇武,又有李光弼、李嗣業以及兩千年後各種知識與先知先覺加持,就算是滅了中部鮮卑,也不再話下,往大了說一點,就算是讓李光弼、李嗣業去滅了整個鮮卑都有可能啊。
但是,東漢時期的人不一樣啊。
中部鮮卑、整個鮮卑,那在劉宏以及朝堂公卿眼中便是強大的存在了。
他李昭若是給對方滅了,不就是功高蓋主嗎?所以,李昭也想著,若是把簡易的歐亞世界地圖拿出來,讓劉宏以及公卿看看,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加深一下了解,明白,小小鮮卑並不是世界的全部,鮮卑並不大,若是有實力,哪怕是貴霜帝國,都可以兼併一下。
這個時候,他李昭這一身蓋世勇武,不正是用武之地?儘管東漢國力支撐不起對外開拓,李昭暫時也沒有打算。但是,他李昭需要的是劉宏這份心理預期,不對他提防與下手!
當天夜晚,李昭便有些睡不著了。
他在想著,若是真的勝了這場大戰後,要不要就搞出來一張簡易的歐亞世界地圖出來交上去,對大漢的影響大不大?對他的好處又大不大?(大章,求持續追讀)(看兄弟們都反對上交世界地圖,擱置了,主角就先走養寇自重的路線。確實,交了地圖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