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李家大擺宴席,為徐晃、典韋二人接風,同時也算為甄家與李家的深度繫結而慶祝。
李昭也召回了在何府為幕僚的李智,以示重視。
徐晃、典韋二人一時間受寵若驚,充分感受到了李昭的重視,忠誠度漲了不少。
而甄逸同樣感受到了李昭的重視與熱情,多喝了幾樽,並與李昭商議了紙張、青花瓷、高度酒的售賣事情。
李家書房內。
李昭與李智坐立,瞭解著李智在何府的體驗,與最近做的事情。
“兄長,智現在與光祿勳最近主要忙的事情是宮中宿衛、侍從考核與重組。”
“智以為,兄長或是可以從中挑選一些有潛力之人,或許對家族的助益頗大。”
十五歲,還顯得有些年輕的李智突然放下了酒樽,說出一句讓李昭疑惑的話來。
“從宿衛、侍從中挑選一些有潛力之人?這是何意?”
李昭眉頭微挑,對李智直接反問道。
李昭並沒有因為李智才年齡十五歲,便去輕視李智。
因為李昭清楚的知道,李智現在的能力可以比肩於明朝開國功臣,頂級謀臣李善長的。
可以說,現在的李智智謀,是李家最傑出之人。
現在,李智突然說這話來,顯然是在當何進幕僚中嗅到了什麼,或是發現了什麼,能夠助力李家的事情了?
李智微微沉吟,便說道:
“智在整理宮中宿衛、侍從名冊資訊時發現一些人武力要麼不錯,要麼統率能力不錯,要麼就是出身家世不錯,還有與陛下身邊的宦官有些交情的。”
“智想,就算是這些人,現在身份還不高。但是,他們有武力,有統率,有家世,有與陛下身邊近臣有交情,那麼,這些人以後怕是都會有不錯的仕途!”
“宮中宿衛、侍從,是天子近衛,哪怕升遷,也是外調為將。”
“而這些人,就是率先提拔升遷的那一批人。”
“若是趁著這次重組的機會,兄長能把這些人集中到麾下,對他們培養一番,打好關係。”
“未來,兄長說不準也可以在軍中門生故吏遍佈了。”
李智把自己想法告訴李昭。
李昭聽著李智的話,眼眸頓時就亮了起來。
李昭立即就意識到了李智這個想法的絕妙之處。
李智觀察的這些人,或是有能力,或是有背景,或是有宮中關係,以後有可能是軍中將領。那麼,李家若是提前拉攏、投資、交好,可不就容易擴大李家在軍中的影響力?
“智弟,你真是提醒兄長了,此事必須要重視,待明日兄長親自去找光祿勳說此事!”
李昭忍不住拍手叫好,對李智讚賞道。
“對了,可有名單?”李昭又對李智問道。
“回兄長,名單,智早就準備好了!”李智笑著,從懷中拿出一策竹簡。
李昭拿了過來,向竹簡看去,只見十餘個名字映入眼簾。
不僅有名字,在名字後面還有李智標註的身份背景,家世,或是能力:
王峰,幷州王家,家族核心子弟。
趙融,涼州漢陽郡豪族,統帥、武力不錯。
馮芳,宦官曹節女婿,曹節雖死,但仍有關係。
司馬節,出自河內司馬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