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牟,光祿勳下轄文官,無顯赫家世,但軍事能力不錯。蔡和,出自荊州蔡家,蔡家與朝中張溫關係不錯。
周田,出自廬江周氏,叔父周異洛陽令,周家位至三公。
……
李昭把十三個人名單盡收眼底,卻也是不由輕吸一口氣。
這十三個人名單,他上面的人,認識的並不多。但是,他知道後來黃巾起義爆發之後劉宏組建的西園八校尉,現在這份名單上便有三個人啊。
而且這份名單上,剩餘其他人,怎麼看,都像有前途。
可以想象,趁著這次宮內宿衛、侍從之際,把這些還未發跡的人才調入麾下,以後,他們李家會在軍中多麼有威望。
袁氏一門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李家暫時還沒有發展起來,但,門生故吏遍佈軍中,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無疑顯得難能可貴了。
李昭看向李智的目光,頓時就變了。
李智可不知道什麼西園八校尉。
但是,就憑藉在何進手下,憑藉這次對宮中宿衛、侍從改革,便能夠發現了壯大李家聲望的機會。
好!李昭只感覺自己把李智送到何進身邊,對李家絕對是有利的事情。
“這份名單兄長收下了,很不錯。”
李昭鄭重其事的把這份簡牘收下。
然後,李昭才看向李智,微微沉吟,問道:“智弟,你感覺我們當如何快速壯大李家?”
這還是李昭第一次問李智如何壯大、發展李家。
李智聞言,還顯得青澀的臉即露出了笑容。
他對這個事情,已有提前思考了。
李智對李昭拱手道:
“家主,其實,這個事情,你已經一直在做了。”
“哦,你詳細說說。”李昭聞言,倒是並不意外,他自然一直在做壯大家族的事情,只不過,他更像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
李智也不遲疑,道:
“若要把我們沒落的隴西李氏家族重新崛起至世家巔峰,首先便是要重塑家族根基,重振軍功傳統。我隴西李氏自秦將李信至漢將李廣,均以軍功立家。在如今外族連年侵襲大漢邊疆中,我李氏當效仿祖先李信、李廣“以武興家”的傳統,透過參與邊疆防禦或朝廷平叛積累戰功。”
“而這個,不論是家主,還是李辰兄長、李猛兄長都在做,並且已經打響了名聲!”
李昭聞言,自是點頭,隴西李氏祖上便是武將輩出,自然要先繼承先輩傳統。
“但是,其實僅僅“以武興家”,透過參與邊疆防禦或朝廷平叛積累戰功,這還不夠。要知道,一個真正的頂級世家,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是有極強影響力的,如袁氏、楊氏,他們勢力盤根錯節,這才是真正的大世家,大漢頂級家族。”
“世家大族多以經學傳家。李氏需在保留尚武的同時,當培養子弟研習《五經》,透過太學入仕或參與舉孝廉,躋身文官體系,增加李氏在朝廷的實力。當然家主還需要注意到陛下對士人的敵意。”
“除此之外,還可以聯姻地方豪強,在大漢豪族聯姻是鞏固地位的重要手段。我李氏,出身隴西,其實應該先與涼州世族豪強結交,不過,涼州不平穩多年,我李氏可擴大聯姻範圍,如幷州王家、皆是適合選擇。”
“自然也可以效仿袁氏“四世三公”的方式,透過舉薦門生、提攜子弟形成李氏的影響力,而這次十三人名單便是此。”
“很多家主其實已經在做了。”
李智笑著對李昭拱手說道。
李昭聽著李智的話,倒是對如何壯大李氏更有理論思想了,並不在像之前一般東一榔頭,西一榔頭那麼沒有方向感。對如何壯大李氏李昭倒是更有信心與方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