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氏城。
秦觴斜靠在榻上,面無表情的聽著下邊的報告。
“燕公率軍抵達了延安,並且在本地大量的召集部族,豳氏已經做好了準備朝覲的準備。
而召氏為了不被燕國攻打,加派了人馬幫助周非在岐山完善防線。
如今的周非實力,再進一步。”
聽著下邊人的報告,秦觴沒有太多的表情。
或者說,他已經不意外了。
雖然燕國這些年沒有怎麼給他安排任務,但實際上,燕國的幾個將軍府,已經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來了。
平西將軍姚羽,已經完成對河西走廊的全面控制,接著往西,需要路過一座巨大的戈壁荒漠,本地人口沒多少,投入發展收益不高,於是姚羽將主要的精力,往金城(蘭州)、狄道這兩個地方投射。
這就導致了秦觴在西邊的藩部,已經全部投入了燕國懷抱。
而安西將軍樹黑肩,因為回了國中修養,他人不在,副將與其他幾個將軍府的勢力一起合作,對固原、蕭關、慶陽三地的發展進行加速。
這就導致了安西將軍府對他北部的藩部侵蝕也十分利害。
然後就是南邊。
他好不容易發現了陰平道,結果一探頭,當地全是有崇氏的人。
而有崇氏跟燕國的鎮南將軍府合作甚篤,換而言之,他三個可以開拓的方向,全被燕國堵死了。
然後最近,平南將軍府句龍江藍,正式入主銅川,可以說燕國基本上完成了對關中的前哨建設。
辛屈來延安,在秦觴看來,就是來準備看瓜熟蒂落的。
“你們怎麼看?”秦觴目光落在場的其他幾個貴族與心腹。
貴族們平靜,心腹們則是面面相覷。
他們其實也摸不準秦觴的想法。
“我們躲進隴南一切就不是問題。”忽的,有一個貴族出言,秦觴看向他,滄桑老邁,跟不上時代的老頭罷了。
秦觴微微頷首,面無表情看向其他人。
終於,又有人說:“接受燕公的指揮。我認為,燕公在與殷商開戰之前,會把一切隱患解決掉。
而我們與姬姓,就是現在東面戰場需要警惕的隱患。”
秦觴還是微微頷首,然後看向心腹們。
他們就簡單多了:“王所向,我等所向。”
“好。”秦觴坐正,“那就隨我去覲見吧。”
眾人:“……”
感情您老已經決定好跪了,還提前來試探我們做什麼?
一些老貴族微微皺眉。
但他們沒有反對的意思。
若是早幾年,他們在隴南被秦觴打了一頓,肯定會認為秦觴很強,燕國他們也沒接觸過是,也就這樣吧。
但這幾年下來,平西、安西、平南、鎮南四個將軍府半包圍了整個關隴之地,對著他們連番伺候。
真正有勇氣鼓譟的人,已經淪為歷史的塵埃了。
畢竟這四個將軍府,已經成了燕國內部最大的奴隸供應商。
畢竟關隴也是旱作農業發展的核心區,這裡的人口、部族,太多了,隨便挑撥離間一下,本地就能給你打生打死。
為了用最短時間獲得統合地方的能力,很多部落都跟燕國的將軍府有合作,將奴隸賣為青銅或者武器,尤其是平南將軍府,他們佔領了銅川后,來自殷商的冶煉技術在本地得到普及,平南將軍府能從東勝一路南下,還不斷保持整體的膨脹,就全靠金錢攻勢。
沒有錢,他們連糧食都買不起。
畢竟這片區域,還未開始發展,沒有兩週八百年對本地的發展,關中現在還不是王霸根基。
辛屈之所以對本地極度重視,則是因為他受到了太多後世的影響。
下意識將關隴當做王霸根基之所。
再加上他不想看到第三家在他跟殷商決鬥之時膨大,在背後撿漏了,寧願親自下場,一點點將中原邊地隱患解決掉,這才有了現在的一系列問題。
因此他們其實也很好奇,燕國究竟有多強。
“那就回去準備吧。”秦觴擺了擺手,打發人離開。
很快,屋內就剩下他一個人。
他靠在榻上,望著房梁。
老實說,他的祖先,從山東到西域,一路遷徙,前後長達兩三百年,才一路來到了大宛盆地。
結果到了他這一輩,前後只用了十年,他就走完了祖先遷徙的一半路程。
想來隨著他參與燕國對殷商的決戰,他必然不可能繼續留在天水了。
以他對辛屈的瞭解,大機率會將他西遷進入西邊,甚至回到山東。
感覺,二十年內,他將回到祖先龍興之地。
奇妙啊!
至於反抗辛屈的心思,或許當初被一路安排來到天水時,他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隨著燕國的將軍府蓬勃發展,他就明白他沒有機會了。
別看他的國家整體實力在增長。
但秦觴很清楚,在同等時間內,燕國的膨大,才是真正聳人聽聞。
就這個月,為了迎接辛屈的到來,很多商盟成員,經過他的地盤,送去了兩三千的奴隸。
這還只是簡單的禮送,而不是朝貢或者買賣。
關隴之地的人口總數,如今能剩下十五六萬,那都是謝天謝地了。
要知道,他來的時候,稍微測算了一下,關隴之間,總人口得有近四十萬呢!
然後這十年,本地農耕技術發展,家家戶戶都生育七八個孩子的情況下,總人口還在不斷地下墜。
直接少了一半多。
這背後,多少血淚?
況且,天水這邊太難發展了。
秦觴將手搭在額間,並很快滑下遮住雙眼,嘆息了一聲。
他在天水這邊,雖然不缺水源與土地,可是開發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並且因為山勢破碎,明面上看他好像完成了整個秦國的統合。
但其實他門清兒,下邊更多還是聽調不聽宣。
真正願意跟他混的,真不多,更多還是跟著他一起來打姬周發財的。
想要他們跟著自己對付另一個財大氣粗的財神爺,除非這個財神爺會對他們統治地方產生威脅。
可辛屈現在對於關隴這邊的態度也很明確。
他暫時只要平原地帶,靠近山的地方,則是採用封君的形式來解決本地問題。
請客、斬首、手下當狗。
辛屈不會傻呵呵的帶著人就衝進來,將軍隊全部陷進來,商貿與募兵,才是讓山裡人給中原王朝打工的絕佳方案。
若是真的抵抗燕國的,那就是不是商盟成員,既然不是商盟成員,怎麼殺都不過分。
反正不會受到燕國的保護。
秦觴呼吸均勻了一些。
放下了一些執念後,他的心氣也就順了很多。
畢竟他真的打不過燕國。
……
又十日。
秦觴帶著能來的貴族與使團,走蕭關北上寧夏,然後快馬過寧塞入延安。
已經有鴻臚寺官員在迎接他們。
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山下正在夯築的城池,以及數千勞力。
這些勞力都是從附近幾個郡徵募來的。
再加上燕國的各色工匠配合,十幾日的時間,總面積達3平方公里的延安城輪廓,已經出現了。
按照燕國的設計,延安城採用外城+內城、單獨兵城的大小套結構。
兵城位於西南,靠近延河上游,內城位於東北,走出去能直接往榆林方向去。
而外城就是將兩個城套在一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