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四年十二月十五。
辛屈回朝之後第三天,旨意下達,命辛蓴入住春和宮。
並賜婚。
而公子夫人身份,就很特殊了。
因此這一次賜婚的正妃,並不是親族或者親眷手下,而是一個子姓女人。
是唐公窋的小女兒。
聽到這個賜婚的方案,不管是上層還是下層,反正在京城內,都吵翻天了。
“這公子夫人,豈能這麼兒戲?”
“難道我國中就沒有好娘子了?怎麼就給了唐窋的女兒?”
“哎呀!陛下胡塗了啊!”
不少人都抱怨著,而始作俑者也在面對妻女的不解。
“好端端的,為什麼選擇唐窋的女兒?”帶著質問,巫小葉十分無奈,“你就算選國內普通貴族的女兒,我們也沒意見。
但這個子姓……”
辛屈面對質問,神情不變,平靜的看著手中的刀劍片刻,又細細擦拭保養起來說:“他的婚事,是個風向標,下一代的中原之君,不僅得是他,更是他的兒子。
我打的旗號,不是造反滅商。”
辛屈說出了他籌措了許多年的方向:“我是膺天命而臨天下。殷商有殷商的天命,而我的燕國,有燕國自己的天命。
所以打的不是造反的取而代之,而是統一戰爭,我要做的事,是統一。
他,蓴兒要做的事情,是一統。
而他的下一代,要朝著大一統的方向努力。
若是順遂,三代人,一百年,或許真的能見證大一統的誕生。”
“可你,終究朝貢殷商過。”
“嗯,沒錯,所以諸侯在華夏體系內,會成為天子權力的挑戰者。”辛屈看向巫小葉,“我就是要加深這個印象。諸侯要用,也要想辦法限制。
但要是華夏之主無能,那麼該換人就要換人。
陰謀詭計就算了。真刀真槍幹一把,能者上庸者下。
在接下來三百年內,只要能保持這個姿態,華夏大一統,就有實現的可能。
央地博弈,會成為未來三百年的主流。
這是不可能避免的。”
辛屈合上劍,將之放在桌上,然後站起來看著不遠處的亭臺說:“讓蓴兒納唐公窋的女兒為正妻,本身就是在給子姓們一個面子。
不管他們接不接,只要接下來戰爭往下走,就由不得他們。
我勝,這就是給他們的階梯;我敗,這就是給咱們的階梯。
所有後路都弄好了。
到時候了。”
巫小葉呆呆看著辛屈,許久不曾見他這般乾綱獨斷了。
但,這也確實最是辛屈的性格。
“罷了,你看著安排吧。”巫小葉最終還是沒有跟辛屈吵起來。
因為她也不知道要怎麼吵。
這一場選妃,本身就是對南方的善意與訊號。
燕國與其他南方國家不同,燕國是要求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度的。
選了子姓正妻,意味著燕國第三代,必然需要一批子姓親眷的幫助。
那麼這就是一條退路。
辛屈也是沉思了很久,最終才做出了這個決斷。
畢竟他給自己的定位是統一,而辛蓴要做的是一統,他的孩子必須朝著大一統進發。
三個概念是層層遞進的。
統一武力就能達成。
一統需要文武發力,同時還要維繫秩序。
大一統就是疆域與文化融會貫通才行。
因此自己這個孫子,在血統上必須彌合各個族系,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擠掉排斥感。
人嘛,親親相隱。
都是這麼過來的。
辛屈見巫小葉不再與他爭論,便忙著自己的事情。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