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燾的聲音不大,但透過高僧的法力傳至各處,讓附近的所有人都能聽見。
元燾不緊不慢道:“這些財寶將以諸佛菩薩之名換作錢糧,用來建造善堂,資助魏國地方的窮苦老弱……”
聽到元燾這麼解釋,魏帝自然無法指責什麼了。
現在將這麼一座寶山展示給在場上百萬人觀看,其實也是在明確一個態度。
那就是連伽藍寺都被拆建成了這般模樣,規整其它佛門寺廟是勢在必行,這乃是諸佛菩薩的意願,哪個佛門中人敢出面反對?
連佛祖真意都居於簡樸的佛殿,哪個佛門僧人敢比佛祖的檔次還高,還要住在豪華輝煌的寺廟裡修行?
真有高僧想倚仗身份繼續享受奢華富貴,只怕會鬧得個萬人唾棄的地步,以至身敗名裂。
別說佛門宗派那些高僧始料未及,連魏國朝廷百官也沒想到伽藍寺的轉變這麼大。
眾人得知寶山的來由,不少善信內心震動,一個個變得越發虔誠,感概這真是傳說的佛祖下凡了,普渡眾生來了。
魏帝看著寶山,眼神微微變幻。
他抬手合十一禮,悠悠道:“諸佛菩薩慈悲至善,我等當以為榜樣……”
魏帝轉頭側目,看向百官中的一位。
“戶部楊尚書,等之後回去你帶人擬定一份奏疏,取國庫之銀賑濟百姓,適當減免各地方的賦稅……”
“我等以後生活作風,當注重勤儉節約,莫要奢侈浪費……”
聽得魏帝的話語,一眾百官連忙應和。
還有人在那裡開口文縐縐的吹捧佛祖和魏帝一番。
什麼先聖與仁君齊出,大魏當興為天下之主云云。
有些話,連魏帝都聽得有點受不了。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華服的微胖中年人從人群中衝出來。
他神情激動道:“小人乃太原郡楊萬三,頗有家資,而今見諸佛菩薩捨棄金身渡眾生,小人願出百萬兩銀,以濟世民。”
眾人聞言齊齊側目,看向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楊萬三。
有達官顯貴目露異色,他們可是知曉這個楊萬三。
這位可是號稱太原鉅富的大富豪,想不到對方一下子捐獻出百萬兩銀子,聽著實在嚇人。
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個楊萬三可不是如此大方的人物,不然如何積累出海量的財物成為一方鉅富?
什麼時候,這位太原鉅富這麼捨得錢財了,就因為諸佛菩薩?
他們殊不知,就在前一天,元重帶著一隊將士和一些證據,去找到來無遮大會觀禮的楊萬三,很耐心地跟對方講了些道理,然後就有了現在這一幕……
在命和錢之間,這位太原鉅富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別看楊萬三一副激動又慷慨的模樣,其實內心都快要滴血了。
元燾上前兩步,悠悠開口道:“為富而仁,可謂之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會將你貢獻記於功德簿上,之後立功德碑,刻汝之名於其上,當有善果福澤你的後人。”
楊萬三連連道謝,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
他可不敢求有什麼善果,只求按照先前答應的那般功罪相抵,能平安無事就是不幸中的萬幸。
而後,元燾目光看向附近的那些達官顯貴,眼神飽含深意。
有些腦子靈光的人迅速反應過來,為富而仁是善,若為富不仁呢?
這位太子殿下,明顯是找由頭讓他們也出點血啊!
再然後,就見得元重笑呵呵拿來一本冊子,攤開送到一位高官眼前。
一些來自平城的大人物莫名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
元重提筆寫下高官的名字,然後又空了點白,再寫了“萬兩銀”三字,旋即把筆遞與高官。
那官兒見狀眼睛都瞪圓了,哪有這麼讓人強行捐款的?直接還萬兩銀起步,這種操作他屬實生平僅見了。
元重見對方發楞,輕聲道:“李大人快些吧,莫要誤了良辰。”
魏帝見得此幕,欲言又止。
不過他終究還是什麼也沒說,轉目注視前方,自當什麼也沒看見。
畢竟諸佛菩薩都捐了金身,讓你們這些人出點錢咋了?
如今大庭廣眾之下,百萬人盯著呢,誰有臉拒絕嗎?
於是乎,某位李大人抖著手寫了一個數。
元重滿臉笑意,又去向另一個人。
一眾百官貴人看著元重,好似見到了拿生死簿的閻王一般,讓人心中驚悚。
早知如此,那就該稱病不來。
他們甚至懷疑這是被魏帝和佛門合夥做局了。
他們只是來陪魏帝禮佛,結果門檻費這麼高……
高?對於劫富濟貧而言,劫多少都不算高。
不遠處,雲逍看得嘖嘖稱奇,心想陸正他們的辦法還真是相當有效,這種操作都做得出來,簡直讓他長見識了。
片刻之後,元重心滿意足地拿著名冊退到一邊。
當然,這還沒有完,等禮佛之後,他還會去找另外的有錢人物。
元燾悠悠道:“諸君所捐之錢財,皆會用之於民、興農業、修道路、建水利……此利國利民,亦能福澤後世子孫……”
元燾一番說辭,卻也難讓某些人再有來時的笑臉。
不過元燾也不在意這些,他說的這些話,又不是隻說給一小部分人聽的。
元燾又示意了一下,那一座寶山轉眼被高人搬走。
之後,元燾又請魏帝先行,去往伽藍寺主殿禮佛。
在百萬人的矚目之下,一行人來到佛殿之中。
如今的寺廟主殿與幾天前完全不同,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諸佛菩薩像立在那裡,不再輝煌高大,也沒有什麼珠光寶氣。
一尊尊古佛菩薩皆慈眉善目,神態親和視人。
這麼一看,魏帝感覺這樣的佛殿確實更能讓人接受一些。
他連忙上前,以往常的禮儀拜佛上香,以示虔誠敬意。
據說當年大魏開國皇帝便是夢見了佛祖,才扶持立興佛教……
至於那位皇帝到底是夢到了真佛,還是出於某種政治原因,實在不好論說。
不過如今……魏帝眼中閃爍光芒,他能感受得到,眼前的佛祖像中確實真存有一絲佛意。
但見殿中的佛祖石像閃爍光彩,一道朦朧的身影浮現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