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司州,平城。
傍晚時分,懷陽王王府張燈結綵。
府邸外的街道上車水馬龍,一輛輛豪華的馬車緊挨停靠。
一位位穿著華服、打扮富貴的人,被侍從們領著進入府邸。
這些來王府的賓客,無一不是身份尊貴之人。
其中大部分人乃是平城的達官顯貴、富賈豪商、佛寺高僧……
他們都是收到了懷陽王元重的請柬,前來王府做客。
至於元重因何原由邀請他們,一個個尚不清楚情況。
不過懷陽王設宴,哪有不去的道理?
平時有的人想入這個門,即便遞上了拜帖,還得回去等候通知,都不一定能有機會見到元重。
王府的後花園,早已大擺宴席。
元重坐於主位,接受著前來賓客的問候。
在元重旁邊的一處席位,胡晴正安靜坐在那裡,靜靜觀察來往的賓客。
待至吉時,元重便讓人開席。
有歌姬舞女翩然顯身,為宴會助興。
絲竹管絃之聲悠悠,餘音繞樑,不絕於耳。
整座王府頓時熱鬧非凡,賓客們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一片。
時不時有人上前跟元重敬酒,不吝讚美之詞。
元重心情很不錯,一臉和善地應對賓客們。
等酒至正酣,元重慢慢悠悠從席上站了起來。
他抬手揮了揮袖,宴會之中歌舞聲頓時一靜。
原本還在暢談的一些賓客也很快覺察情況,一個個止聲,恢復了安靜。
他們都清楚今天又不是逢年過節,這位王爺突然邀請這麼多人過來,肯定不是簡簡單單吃一頓飯,這是有什麼事情。
“咳咳……”
元重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
“諸君能在百忙之中抽空過來參加本王的宴會,本王很是喜悅……”
元重頓了頓,又看向眾人,“歲歲年年花相似,不過本王覺著吧,今年比之往年,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諸位覺得呢?”
眾人心中古怪,不知道元重在打什麼啞迷。
元重看著天上夜色,抬手感慨道:“這剛入冬,本王就覺著天氣比往年冷了些吶!”
有人不禁道:“好像是有點……不過這天道輪迴、季節交替難測……王爺可是看出了什麼?”
元重笑眯眯道:“有大師算出來今年冬季有災,恐有大雪災禍,到時候不知要凍死、餓死多少百姓。”
“本王居於平城,為司州官,怎能看治下百姓受災遭難。”
元重手攆佛珠,雙手合十一禮。
“阿彌陀佛,佛祖教誨我等當普度眾生,解救世人擺脫厄難,方能證道正果……”
“如今雪季將至,本王欲出資購十萬石糧,以賑濟地方百姓,行善積德……”
在場的一眾賓客聞言,一個個神色微動,心思各異。
他們就知道懷陽王的這頓飯不是那麼好吃的。
只怕接下來的話,便是讓他們這些人也出錢糧賑災了。
這災情有沒有還得另論呢……
至於懷陽王要行善積德什麼的,他們可不怎麼信。
這位王爺以往是個什麼德行,他們多少都瞭解一些。
還說什麼證道正果,在場某些寺廟高僧都沒那個能耐呢,你一個王爺什麼時候有那樣的天資慧根?
元重表情平靜,也不管這些人怎麼揣測,又不緊不慢說道。
“諸位生為魏人,居於司州,也該為百姓發些善心才是……”
旁邊,王府的一位管事,一手拿筆,一手拿著一本精緻的冊子,徑直來到最近的一位賓客席位邊。
冊子攤開,諸位賓客之名早已寫好。
那位賓客眼神有點不自然,好傢伙,懷陽王這跟明搶有什麼區別……
來的時候,他們這些客人都帶了禮。
有人送的禮相當豐厚,萬萬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出。
賓客抬手比劃了一下,未等他說些什麼。
管事嘴和手都動得飛快,朗聲道:“三萬石!平城王家王育,捐糧三萬石!”
王育整個人一下子懵住,剛張口想要說出去的詞,愣是被這道喊聲給壓住。
三萬石糧!放在尋常年歲也要花萬兩銀錢採購得到了。
若是遇到大災年,這三萬石糧的價格更能翻個好幾倍。
他明明想說的是三千石糧食。
三千石糧食他可以從家族裡勻出來,還不用去買……
然而由不得王育開口解釋什麼,王府管事已經拿著冊子去到下一個賓客跟前。
王育整個人愣在那裡,一時呆若木雞,感覺心都在滴血。
“我出五千石豆……”
“我家中無多餘糧,便出兩百匹粗布吧……”
有了王某人的前車之鑑,另外的賓客不敢伸手亂比劃,一個個開口說出要捐獻的物資。
很快,管事來到一名老僧面前。
老和尚乃是平城某座大寺的方丈。
見到管事拿著冊子舉在面前,老和尚神色微動。
平日裡都是其他人給寺廟捐贈香火供奉錢,有時候還能收到懷陽王的錢款。
怎麼這會兒懷陽王改了性子,收錢都收到他的頭上了。
面對眾人的目光,老僧雙手合十,悠悠開口道:“我寺供奉著諸佛菩薩,寺內僧人平時吃穿用度亦消耗不輕,實無多少錢糧。我寺便出個一千兩銀吧!”
元重聞言臉上笑意不減,心中卻是泛起冷笑。
就出一千兩?打發叫花子呢!
平城裡的那些寺廟,哪一座不是堆著金山銀山?
真當他是普通人那般好糊弄?
供奉諸佛菩薩要花很多錢糧麼,人家能收得到?
吃穿用度花費不少?怎麼,一個個把靈丹妙藥當飯吃?
元重捻動手中佛珠,根本不相信這番鬼話。
許是寺廟高僧開了這麼一個頭。
其他賓客也開始訴苦賣慘起來。
“某今年做生意虧了不少,出個五百兩吧……”
“家中逢遭變故,已經花費巨大,實在湊不出多少銀子,就捐個兩千石麥糧……”
……
坐在那裡的胡晴面無表情看著這些人表演。
有的人身上穿的那一身行頭扒下來,怕是都不止這點錢財了,一個個還真會演。
不多時,所有賓客都或多或少捐了些錢物,沒有漏掉一人。
眾人見元重這陣仗,還以為是急缺錢用呢。
府中管事拿著冊子,屁顛屁顛走到元重身邊站定。
接著,元重笑呵呵道:“諸位能伸得援手,乃是司州百姓之福。”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災情,以後也能更好澤福百姓,本王欲在州內各城建造大乘佛寺,規劃賑災的錢財用度,也希望大家配合一下……”
聽得此言,眾人面面相覷。
大乘佛寺?什麼大乘佛寺?怎麼懷陽王還要自己建造寺廟,這是玩真的?
頓時間,有的寺廟高僧心中不解,還有些不樂意了。
合著你在我們這裡要了錢財,還想著另立佛寺?這算怎麼回事?為他人做袈裟?
見得眾人異樣的表情,元重一本正經,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本王如今已皈依大乘佛教,往後只修大乘佛法,出力建廟,是以彰顯本王向佛之心。”
此言一出,場中賓客皆是驚異不解。
他們都清楚懷陽王喜好佛法,平時總邀請各地佛門高僧談經論道,也沒聽說元重最看重佛門何派。
現在元重選擇皈依什麼大乘佛教,此事非同小可了。
傳出去在整個平城都能帶來不小的影響。
有僧人不禁開口道:“大乘佛教?不知王爺皈依的哪個佛門,貧僧怎麼不曾聽聞?”
魏國佛門派別眾多,但這大乘之名,實在寂寂無名,沒有誰聽聞。
他們只道是什麼小門小派,並不出名。
元重神色鄭重,“大乘佛教,乃是佛祖正統,佛祖真法……”
眾賓客聞言都有些繃不住臉,心道王爺你如果想巧立名目斂財的話,路子多了去了,沒有必要這麼胡扯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