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宋

第1125章 要人

齊建武五年,宋宣和七年元月初,天氣寒涼,一月無雪,銀裝逐漸在城內褪去。

自童貫北伐,已經過去近半年時間,宣和六年冬,黃河南北的兵馬、青壯頻繁調動,所耗巨靡,快馬、令騎在幾個月中沿路傳遞前線與後方的訊息、命令。

攻析津府失敗之事傳回時,童貫幾乎是本能的將訊息壓下來,同時傳訊前方將士扼守住各地城池。

等到范陽失陷,這位北伐的主帥方才慌神,連忙調遣兵馬北上,然而此時如何來得及,河北一地的兵馬不是已經北上涿州,就是正隨著河北、京東安撫使在剿匪。

同樣是戰事緊迫,齊軍逼迫至大宋在南京道南面的軍州,童貫卻甚是清楚,河北、山東的匪人旦夕可至京畿,現如今在官家心中是排在北伐前面的。

“徵調河北各地十六至五十歲之間的壯丁,讓他們快些集結在雄州至霸州一線。”童貫揉著下頷短髭,皺著眉頭思忖片刻:“現在只能期望劉延慶在平州能幫助張覺立住腳跟。”

身側董耘快速的記錄著命令,童貫轉頭看他:“書信給郭藥師,易州不可失,讓他無論如何給本太傅守住了。”

同樣是為前方戰事焦頭爛額的第四天,快馬還在賓士的途中,河北壯丁在衙役、官差的強徵下走向軍營,有些身強體壯、通武藝、膽氣壯的漢子打翻了人跑去山中躲藏。

逐漸河北各地出現多個山頭,而太行山山脈中藏匿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童貫捏著額頭一身常服坐在堂中處理審批著彙集過來的軍務,一封封不好,或是更差的訊息擺放在他的案頭,讓自詡身強體健的太監太陽穴突突直跳,腦海隱隱有重錘擂動的感覺。

除此之外,調集軍隊也非是一紙軍令這般簡單,光是提供的輜重、民夫就是另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數字,而這些事情他也在頭疼如何向汴梁城中的那位道君皇帝解釋。

光是一句:背盟,為齊所敗。怕是就能要了他的老命。

不若……

還是向幾位妃嬪、皇后獻些孝敬?童貫神色陰沉不定的看著桌上的筆墨紙硯,猶豫著要不要現在寫上幾封信件。

他這邊尚未將思緒理清楚,外面王安中、董耘快步走了過來,敲開房門走入行禮,童貫放下扶額的手,看著一個官兒一個自家幕僚眼神狐疑。

“你二人今日怎地聯袂而來?”有太監端來安神的藥粥,童貫喝了一口發問。

“太傅……”董耘在座位上有些猶豫,叫了一聲又閉嘴,看一眼王安中。

“……張覺回來了。”王安中沉默一瞬開口。

“嗯,讓他過……”童貫嚥下喝入口的粥,陡然一怔,拿著碗的手重重往桌上一放。

砰——

雄壯的身影呼的站起,童貫雙眼一瞪,面上猙獰:“你說誰回來了?!”

“張……張覺?”王安中見他神情駭人,瞬間有些不自信的重複一聲。

“他回來做甚?”口中說著疑問的話,童貫心中卻有些發慌,隱隱有種不妙的預感。

王安中看了董耘一眼,後者輕聲開口:“太傅,張覺兵敗而回,他說劉延慶在平州不作為,是以導致兵敗,平州怕是……”

“讓他滾進來!”童貫紅著眼指著門外大吼:“我要親自聽他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人連忙去前方,不多一會兒,一張風吹日曬的臉出現在童貫的眼前,身上的皮裘有些豁口,露出裡面已經發黑的衣袍。

“下官平州宣撫使張覺見過太傅。”

“不用多禮了!”童貫袍袖一揮,面色陰沉難看:“快些說,平州發生了什麼?”

張覺目不斜視,吸一口氣:“太傅,劉延慶此人非是良將,我等定下對策,以犄角之勢應對齊軍來攻,結果直至我戰敗,都未見到劉延慶派出的一兵一卒。”

接著眼眶一紅,以手遮面:“可憐楊可世將軍兄弟為國盡忠,力戰致死,完顏蟬蠢一蠻夷之輩也是血戰致死,只我這文弱之人被護送逃出……”

哽咽出聲:“著實有愧啊——”

童貫一步一挪的走回位置,一屁股坐下,臉上的肌肉抖了抖,伸手拿起藥粥狠狠往地上一摔,乓啷——

米粥濺出,熱氣從狼藉處升起。

“劉延慶,灑家要拔了你的皮!”

張覺從指縫往童貫臉上看了看,接著大禮跪倒:“下官作戰失利,還請太傅責罰,不然心不自安!”

臉頰的肌肉抖動幾下,王安中、董耘一同看向他。

“起來。”童貫臉上肌肉扯動半天,還是冷著一張臉:“此事責任在劉延慶那混賬東西,張宣撫苦戰不敵,灑家罰你做什麼。”

向外揮揮手:“看你這副模樣,想來吃力不少苦,且去歇著吧,來日回朝功過自有定奪。”

“多謝太傅。”張覺心中鬆了一口氣,有這句話就夠了,憑藉他的身份,就算是沒了軍權,那汴梁城的官家也不會慢待他,自己未來的榮華富貴當是有了保障。

屋中三人看著他退去,王安中方才緊皺著眉頭望向沉默不語的童貫:“太傅,如今形勢不利,我等已經不能掩飾住失利的訊息,當快些稟報朝廷才是。”

童貫拿眼斜他一下:“此事灑家自有計較。”

王安中聞言也不再說,只是拱拱手口稱告退而出。

“東家……”

“你來。”童貫對著剩下的幕僚招手:“我說你寫,速備禮物送去汴梁。”

“是……”

……

平州之戰結束,駐紮各地的軍隊接到傳來的軍令,水師三將領軍駐紮在此,留魯智深部駐守義豐,其餘各軍向著西邊涿州之地移動。

同時,呂布派出令騎,一面令前方將領繼續之前的戰事攻城拔寨,一面令析津府派出使者前往宋朝申飭其背盟,同時討要張覺、劉延慶兩人。

快馬在北地的原野上飛馳,楊樸穿著一身華麗的皮裘,帶著三百鐵騎一路踏響大地前往霸州。

一路寒風如刀,楊樸這個禮部當家卻是滿面的紅光,此行出使宋國乃是問罪,是強國對弱國的聞訊,與尋常的出使不同,乃是足以記入族譜之事。

待老夫百年後,此次出使,定要刻在墓誌銘上。

楊樸有些出神地望著前方的城池,隱約的輪廓裡,能看著城頭飄揚的旗幟。

“加快速度,今日老夫要見著宋人官員!”

不久之後,這一隊兵馬快速的跑去城中。

……

此時,廳堂中的聲音還在持續。

“……伏惟娘娘,鳳藻回春,瓊枝照夜,前日進奉之螺鈿蓬萊屏風,乃南溟貝女採月華所成,萬望莞納陋物,勿嫌微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