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鐵路到大明

第654章 大結局!

一眾作者亂哄哄地議論著,說什麼的都有。

但劉寬很有耐心,在臺上笑呵呵地聽著眾人的各種議論,直到十餘分鐘後,作者們自發地安靜下來,他才再次發言。

“諸位,我稱這種當代人回到過去時代的小說為‘穿越小說’,即穿越時空之意。”

“既有當代人穿越到一百多年前,乃至數百年前另一個朝代,改變歷史大勢之事。也有小人物靈魂重生到自己幼時或年輕時候,彌補當年遺憾之事。”

“不過這種小人物重生到自己身上,就不能叫穿越小說了,可稱之為‘重生小說’。”

“譬如,某書生雖天賦不錯,但因幼時貪玩,沒能好好學習,後來屢試不第,在科場蹉跎終生。”

“那麼倘若他回到幼時,不僅可以趁著年少腦子好努力學習,還帶回去了之前大半生的記憶,仿若天生知曉某些知識、擁有某些能力,如此便能少年高中···”

這回,劉寬話沒說完,全場作者就興奮了。、

說到底,這些作者也曾是學生,也曾幻想透過科舉入仕,只不過最終都失敗了。

若按劉寬所講,他們能夠重生到幼時或年少時,不說別的,當年的考題肯定記得,豈不是必然能高中?!

於是,待劉寬講完,眾人又嗡嗡地議論開——

“重生到幼時或年少時的自己身上?這想法真是太奇妙了,我怎麼沒想到?不愧是寧國公!”

“我若真能重生到幼時,不僅能高中,還能囑咐我爹注意身體,如此他便不會早早病逝,我也不必早早撐起家庭了,嗚嗚···”一作者想起重生能改變命運的情況,竟忍不住哭泣起來。

“我家是經商的,可十幾年前卻因為一樁買賣虧得破產,從此一蹶不振。要是真能重生,只需重生十幾年前,我便還能是豪富之家的大少爺啊,唉~”

“我年少之時太過貪玩、不知努力,人到中年才知奮進,如今在小說一道上勉強算有點成就,也有了一份家業。可惜父母都已過世,若能重生過去,定早早發奮,不讓父母去世時那般失望···”

很多作者議論著,都感慨起來。

他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失意者——畢竟小說作者在當今還是小道,尤其是他們這種命題創作者,絕大多數都是為了賺錢才入的這行當。

失意者過去人生中的遺憾更多,自然更期盼真有重生這回事了。

但他們知道,這世上絕對是沒有重生的——聽聞那烏斯藏的活佛都是轉世靈童,但也只是聽聞而已,誰也不知真假。

不過,當議論多了,也有些邏輯嚴密的,或者說較真的作者,產生了疑問。

因此在眾人快安靜下來時,便有一位作者舉手發問,“寧國公,敢問倘若真有穿越與重生,那人卻改變了歷史,有沒有可能讓他的祖輩因此不再出現,而他本人也因此不存在。”

“而他若不存在,又如何穿越到另一個時代去改變歷史?這豈不是形成了悖論?”

之前沒人想過這個問題,可聽這個作者一提出來,頓時不少作者便覺得有道理,紛紛點頭贊同。

“是呀,若我重生過去,改變了歷史,讓我因此不存在怎麼辦?”

“這確實容易形成悖論。”

“若邏輯無法自洽,那麼想用這個點子寫小說可就行不通了。”

“···”

劉寬雙手虛壓,示意眾作者安靜下來,這才道:“這個問題很好解答——這時空就好像一條奔流不回的長河,倘若因為某人的穿越而改變了歷史,那麼時空長河就會多出一條岔道,或者說分岔出另一條時空長河。”

“如此一來,兩條時空長河就是互不干擾的——事實上,我猜測真正的時空中,便是由無數分岔的時空長河組成。”

“他們互相平行,互不干擾,故而可稱之為平行時空。”

平行時空?!

因為劉寬這番解說很形象,眾作者也都是有底子的,很容易就理解了。也正因此,他們再次為劉寬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驚歎、佩服。

可以說,有了平行時空這個“設定”,那麼所謂的“時空悖論”問題就不存在了。

待眾人又議論了一會兒,劉寬才道:“希望諸位當中寫王侯將相、歷史演義類小說的作者,後面可以寫幾部‘穿越類’歷史小說。”

“不過我提醒一句,最好是穿越到咱大明朝之前——畢竟咱大明開國不過數十年,若寫以大明為背景,很容易犯忌諱的。”

聽到這話,眾作者都露出了“我懂得”的笑容。

事實上,目前大明市面上的小說、評書、戲曲,只要是關於本朝的,大多是由官府出品,民間即便有,也找不出創作者是誰。

大家都不傻,沒誰去犯朝廷的忌諱。

劉寬又道,“至於‘重生類’小說,則適合寫世情的諸位創作者。不過,背景依舊不適合設為咱大明,可設為宋朝——畢竟大明去宋朝未遠,很多方面的習俗都不曾改變。”

聽到這話,有人笑著道:“咱大明三十多年前確實與宋代各方面習俗相去不遠,可這二三十年變化卻是天翻地覆呀,與宋代可大大不同。”

另一人道,“確實如此,比如說學校,又比如說鐵路、蒸汽機,以及女子可以上學,乃至擔任部分官吏職位,這可都是宋代沒有的事。”

“咱大明如今確實與之前歷朝歷代都大大不同——漢唐雖盛,可也沒有我大明如今這麼廣大的疆域,這麼強盛的國勢···”

更多的作者參與到這話題當中,漸漸竟變成了對如今大明國勢的稱讚,這讓劉寬頗為無語。

歪樓了呀。

不過這些人說的也是事實,歷朝歷代確實沒有跟如今大明背景相似的。

於是,待眾作者議論完,劉寬便道:“既然諸位覺得唐宋不適合作為‘重生小說’的背景,那麼那可以虛構一個類似大明的朝代嘛。”

“這個朝代是假的,裡面的人物、故事自然也都是假的。而這類小說,其實也可以稱作‘歷史架空小說’···”

這一場會議連續開了三天,在這三天當中,劉寬跟奇點出版社的一眾命題創作者討論了很多關於小說創作的新點子。

除了“穿越歷史”、“重生”、“架空歷史”等,還提出了“科幻小說”的概念。

只不過,科幻小說在大明小說行當完全沒有根基,這些命題創作者能否寫出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說,劉寬也拿不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