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紅色掌櫃

第93章 兩成

“樓下這麼多人我怎麼出去?”張嘯林想到樓下的盛況笑了,“要不然我找人把他們轟走?這個忙我還是可以幫顧處長實現的。”

“千萬別,影響了一出好戲,回頭凌秘書長要不高興的,我們走吧。”

下樓鑽進張嘯林車的後座,車開出去的時候還被抗議的人攔了,不過等張嘯林的司機拉下車窗一瞪眼,罵兩句,青幫大佬,誰敢造次?

顧硯聲順利回家睡覺。

他走了,抗議還在持續。

見市政府的職員到下班點都沒一個人出來,抗議的人群馬上意識到了裡面的人要當縮頭烏龜,罵的更兇,情緒更加激動。

記者紛紛拍照,聯合外國人一起慫恿他們奮戰到底,看誰熬不過誰。

第二天上午,全上海的報紙報道了這幅奇景。

日本人推行軍票,市民們前往政府門口抗議,結果市政府居然無一人出來應聲,連下班的人居然都沒有了。

而且據可靠訊息彙報,做出這個決議的人是副市長蘇熙文,而蘇熙文自己居然還跑了。

更大的抗議潮爆發,蘇熙文淪為街頭笑柄,榮獲蘇烏龜稱號。

出現在市政府的蘇熙文面沉的能夠滴水,上班就直奔凌憲文辦公室展開罵戰。

顧硯聲不聞窗外事,一心招待找來的陸博文。

“有收穫。”陸博文拿出記錄的本子,說道:“我昨天找了找市內的麵粉廠和棉紗廠,確實有準備轉手的。

我挑了挑,說幾家還行的你聽聽,比較比較。”

“不聽不聽,做生意我又不懂,比較我怎麼能比出好壞,你覺得行就行。”顧硯聲哪懂這年代的麵粉廠,既然組織上覺得陸博文有經商的能力,那他信任就行了。

真要賠了,那就再說。

這麼說陸博文還不高興,“顧硯聲同志,不懂可以學,這麼多錢買工廠,不得聽一聽啊?我們是一個小組,對於大資金的使用不能獨斷專行。”

“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絕對相信你陸博文同志的經商眼光。”顧硯聲微笑:“同時接受你的批評,但我拒絕改正。”

陸博文氣笑,翻白眼:“行吧,反正我和何芸一起看的,這些目標她也過眼過了,那我就直接說錢。”

“行,錢還是要說的,可別超支。”

“首先是麵粉廠,現在一家中型的麵粉廠,帶裝置,大概是15萬大洋。

主要是裝置貴,一臺德國產的磨粉機就要1萬五千大洋,英制鍋爐大概8000大洋。

每百斤的小麥大概出80斤左右的麵粉,剩下的就是麩皮。

如果正常運轉,一間這樣的麵粉廠一個月可以生產400噸左右的麵粉,麩皮就是100噸。

我調查過近期麵粉的價格,一袋標準22公斤的麵粉售價在4塊5左右浮動,這一個月做出來的麵粉就能賣8萬多大洋。

麩皮30一噸,還能賣個3000。

扣掉小麥的成本,50一噸,扣掉煤炭人工運輸這些運營成本一萬,我們月入就能達到將近5萬大洋。

當然,現實沒那麼理想。

因為是戰時,來自江蘇安徽的小麥運輸沒那麼通暢,日本人還實行配額制,貨源也拿不到那麼多。

像我看的這幾家工廠,最多的一個老闆拿貨在300噸,剩下的基本就是能進夠200噸麵粉的貨。

一個月基本就出9000袋麵粉,50噸麩皮。

然後現在還有規矩,出產的麵粉要被日軍強徵百分之30的產能,三塊大洋一袋,所有廠都是這個數,我們能盈利的就是那七成的6300袋。

日本人那邊純賠本,這收入就下來了,所有收入加一起也就3萬8左右。

250噸小麥的成本一萬兩千五,再扣掉運營成本一萬,我們能收入利潤大概在一萬五。”

“十五萬的廠,利潤一萬五,十個月回本,這生意可以做。”

別人拿不到的配額,不代表顧硯聲拿不到,產能拉滿,那就能賺的更多。

“資料準確麼?”

“八九不離十,我考察了很多家,有些我還看過他們的進出賬,現在這些老闆急於脫手,好說話的很。”

“那就行,那就開面粉廠,棉紗廠就不要看了,十五萬一家,可以買兩家。”

顧硯聲現在身上的錢,就是傅肖庵收買他的十萬美元,換成大洋差不多四十萬,也就夠兩家。

剩下如果要開的更多,得等棉紗處理掉再說,至於炒股盈利的額外十萬,那不能花,永遠得留現金。

顧硯聲思索著說道:“我開這麵粉廠倒不是一定要馬上賺多少錢,主要是我在考慮運輸渠道的事情。

上次我知道他們那種艱難的運輸方式,心都涼了,他們是無可奈何,但我們既然有這個能力,我就在想,能不能我們自己開闢一條運輸線路。

一點點來,先往上海的周邊擴散,然後慢慢的延伸向延安。

剛才我聽你說上海面粉的主要進貨口在江蘇和安徽,這個地點太合適了。

這可是新四軍的主要活動範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