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我對芙寧娜殿下的虔誠非常感動,那她到底打算怎樣光復羅馬?”
當教皇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夏露心裡就知道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了。
因為,如果教皇沒心動的話,那就根本不會問這些細節問題。
而在這種重大問題上,她絕對不能說錯一句話,因為這關係到她事業的成敗,甚至未來史書上的形象。
於是,夏露拿出了有生以來最認真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接下來的對話當中。
“芙寧娜殿下雖然有為主獻身的滿腔熱情,但是她也知道,光靠帕爾馬公國的實力,肯定是不足以蕩平異端的,所以,她決心向父皇借兵,讓法國派出遠征軍,儘快蕩平逆賊!”
教皇眼中的光彩這下越發濃烈了。
他知道,眼下的困局已經瀕臨絕境,除了“法國出兵”之外,其他什麼都可以被視作忽悠。
而芙寧娜,也許是此刻整個義大利當中,最有資格從法國“搖人”的人。
有鑑於此,對教皇來說,和芙寧娜殿下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選擇,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但即使如此,作為教皇,他也不可能輕率地做出決定,因為現在這種情勢下,他如果再犯大錯的話,那教廷真的就要萬劫不復了。
“她的把握大嗎?”教皇脫口而出。
很快,他又發現自己這麼說好像顯得不信任芙寧娜,於是就立刻為自己找補,“我的意思是,我聽說法國之前好像也陷入了動亂,可能已經自顧不暇,法蘭西皇帝陛下,真的會在這個時候因為女兒的召喚而出兵嗎?”
對於教皇的顧慮,夏露早就已經在預料當中了,所以她馬上也說出了自己已經準備好的說辭。
“首先,對於法國國內的局勢請您放心,在我離開法國的時候,巴黎的動亂已經被平定了,事實上,我自己就是參與平亂的一員,並且因此榮幸地得到了陛下的嘉獎。至於您後面的顧慮,固然,皇帝陛下不可能因為女兒一句話就出兵,他就算再寵溺女兒,也不會拿國事當做兒戲,但是,您也要看到,在法國,除了亂民之外,一直都還有許多忠誠的天主教徒,他們本就已經對亂民恨得咬牙切齒了,如今看到羅馬落難,又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他們的呼聲,即使陛下也不可能無視,而在這種情勢下,芙寧娜殿下的求援,勢必也將成為一枚決定性的砝碼。”
夏露的說辭,說得教皇暗暗點頭。
沒錯,在經歷了動搖國本的動亂之後,波拿巴皇朝不可能再容忍共和派和革命黨分子了,那麼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它勢必會更加右傾,依靠右翼勢力(也就是貴族、教權主義者和君主派)的支援,而在這種情況下,天主教徒們的能量勢必會進一步加強。
反過來說,為了滿足這些天主教徒的情緒,皇帝也有動機來出兵匡扶教廷。
因為波旁王家正統派的關係,波拿巴皇室和教權主義者們的關係一直不太好,兩邊既利用又互相提防,而一旦皇帝站出來匡扶教廷,那就意味著兩邊的藩籬也就此打破。
政治歸根結底就是要講究情緒價值的,哪怕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匡扶教廷”是作秀,但是隻要皇帝這麼做了,他就會得到很大一部分國民的歡呼,而他也一下子就可以得到和當年聖路易那樣的威望。
他完全有動機這麼幹!
一想到這裡,教皇的心裡就已經如同波濤洶湧了。
芙寧娜既重要又不重要,但她可以帶一個好頭,如果法國國內的輿論看到長公主殿下都在堅決要求出兵的話,那些人一定會蜂擁而上大肆鼓譟,進一步推動民意的。
不過,教皇終究是教皇,在教廷內幾十年“宮鬥”的勝出者,即使在這個已經動搖的時候,他在表面上卻還是做出了一副鎮定平靜的樣子。
“我已經感受到了公主殿下的虔誠了,她真是令人敬佩!上帝保佑了她,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註定偉大的邦君。那麼,公主殿下還想要得到什麼呢?”
既然到了討價還價的階段,那麼也就意味著,教皇真的已經心動了,他只是想要試探下芙寧娜這邊的出價而已。
而夏露名義上是芙寧娜的使者,但其實完全可以替芙寧娜做出決定。
她也一點也客氣,開始說出自己的條件。
“首先,如果羅馬光復,那教廷就要為公主殿下舉行一場規格盛大的入城式,以表彰她的貢獻;其次,公主殿下希望在未來能夠得到一個專門的稱號,以及相應的禮儀待遇,讓她未來可以在和義大利諸邦君當中獲得更優先的地位;最後,萊蒂齊亞太后的遺產,對公主殿下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她希望那些東西都轉交給她。”
在和拿破崙鬧翻之後,萊蒂齊亞跟著兒子呂西安來到了羅馬,然後一直長居於此,她把自己畢生積累的積蓄和財產都帶到了這裡,然後買下了一座梵蒂岡附近的大型建築作為自己的養老地,這座建築後來也就被人叫做“波拿巴宮”。
在萊蒂齊亞去世之後,這些財產就都由呂西安繼承了,呂西安雖然是拿破崙的兄弟,但是他和拿破崙早就鬧翻了,因此教廷也對他印象不錯,在1814年他被庇護七世封為卡尼諾親王,1824年他被利奧十二世封為穆西格納諾親王。
1840年,呂西安皇叔去世之後,這筆財產、以及卡尼諾親王等頭銜,就被他的後人給繼承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芙寧娜的要求,實際上就是要把羅馬城內波拿巴家族的資產都無償轉移給自己。
其實對生而富貴的芙寧娜來說,什麼宮殿珠寶對她來說真的只是身外之物而已,她真的不太在乎,夏露特意將它列入到交易條件當中,其實也是為了讓對方放心。
這就像是兩個心懷鬼胎的黑幫團伙做交易一樣,如果自己這邊“高風亮節”什麼都不要的話,反而會讓對面疑心。
越是身處“光明”之地的人,越就不相信光明,經歷過過教廷內部勾心鬥角和貪汙腐敗的教皇,怎麼可能相信有人真的就那麼高風亮節呢?
當然,曾祖母遺留下來的東西,對芙寧娜來說也很有紀念意義就是了。
而且,從“法理”上來說,這也沒有什麼問題。
因為,呂西安的後人們,現在站在了革命黨的一邊,對法國嫡脈來說屬於是“逆賊”了——當年的呂西安對哥哥一身“反骨”,而他的後人似乎也繼承了這種秉性。
而這一次,拿破崙的後人可就沒那麼客氣了,畢竟,當年是親兄弟,現在只是堂兄弟而已,血緣越來越遠,親情自然也就越來越淡薄。
無論是教廷,還是芙寧娜本人,都可以沒收這些財產,完全理直氣壯。
果然,對於夏露提出的條件,教皇連一點為難的神色都沒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