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軍統總部如往常那般繁忙,走廊裡工作人員快步如飛,將一份份絕密情報送到各處室長官手中。
何逸君走到左重辦公室外抬手敲了敲門,聽見裡面傳來一聲“進”後,她推門而入將一張電報放到辦公桌上。
“副座,古副局長從羅馬傳回的甲等密電。”
正在處理公文的左重心裡一緊,甲等密電的編譯非常複雜,只有遇到重要情報或者重大情況時才會使用,難道老古他們碰到麻煩了?
他拿起密電,電文上只寫了一句話:德國研製神秘武器,或與【蒸汽機計劃】有關。
左重眉頭慢慢鬆開,原來是那件東西,怪不得古琦如此緊張,不過辦公室不方便說這事,他叫上何逸君來到了總部樓頂。
天台上,左重望著山城街景開口問道:“【煤塊】們的進展如何?”
何逸君小聲回道:“一號已經混入了甲地點,二號、三號也順利進入了乙、丙地點,其它地點的滲透還需要時間和時機。”
她說完看看左右,腳步輕移來到左重耳邊,快速介紹了一遍幾處任務地點的位置和職能。
“甲地點在新墨西哥州,負責【蒸汽機】的設計、建造和測試。”
“乙地點在田納西州,負責生產【蒸汽機】的必要材料。”
“丙地點在紐約州,負責整個計劃的行政統籌、財務管理、協調各地科研生產。”
隨著何逸君的講述,左重腦海裡閃過了幾個地名,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橡樹嶺工廠群、曼哈頓工程區總部。
他長長鬆了口氣,終於到這一天了,為了獲得那件東西的情報,軍統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整整提前了九年進行準備。
早在民國二十三年,左重便派遣得力人員前往美國招募、策反鼴鼠,行動代號【蒸汽機】。
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左重覺得那件東西跟蒸汽機一樣,是可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偉大發明。
為了保密,被策反的鼴鼠統稱為【煤塊】,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每一個都在數學,物理、化學、冶金方面有所建樹。
確定【蒸汽機】進入了關鍵階段,左重詢問何逸君:“【煤塊】們的表現怎麼樣?會不會反水?”
“機率很小,美國的弟兄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何逸君搖搖頭,說出了firc美國站的具體措施。
“當年挑選鼴鼠時,我們特意挑選了家境困難的普通人,他們每次收取活動經費、遞交情報都有照片為證,一旦反水,必然要接受叛國罪的指控。”
“另外,這些人都納了投名狀,手上全沾過美國執法人員以及財閥的血,家人也在咱們的監視中。”
左重心中滿意,威逼利誘加上家人的牽絆,鼴鼠反水的可能性確實不大,不過光是上述手段還不夠,防備手段必須加強。
於是他又叮囑了兩句:“告訴美國站,讓他們暫時切斷與【煤塊】的聯絡,我們要的是他們腦袋裡的知識,不需要他們冒險竊取情報,這跟以往的任務不同。”
科學刺探和情報刺探的區別非常大,後者的目標是政治動向,軍事部署,所獲取的資訊具有很強的時效性。
而前者要的是技術資料,圖紙、公式和技術流程,通常不考慮時效,這是項長期工作。
目前,世界各大強國都在進行科學刺探,紅俄人最為積極,對方利用信仰優勢拉攏了大量歐美科學家。
比起軍統的【煤塊】,這些科學家更純粹,當鼴鼠完全是為了理想,不收任何酬勞。
據左重所知,美國人不久前也組建了一個叫阿爾索斯的組織,目的便是刺探敵國,特別是德國的科學情報。
【蒸汽機】計劃所涉及的那件東西的誕生,正是美國人刺探各國科學情報後做出的決定,不然美國人不會花費數十億美元去研究一件看似不可能的武器。
這時,何逸君問了左重一個問題:“副座,可以一次性殺掉數十萬人的炸彈真的存在嗎?”
她有這個疑問很正常,別說是民國,世界絕大多數強國對【它】的研究都處於理論階段,沒人意識到【它】的威力。
左重聞言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她:“美國人在甲乙地點做了哪些保密手段?”
何逸君愣了一下,旋即給出了回答,甲地點所有居住區和工廠沒有名字,只有數字代號,往來郵件都要受到嚴格審查。
裡面的科學家會接受最高階別的監視,旅行受到限制,打電話要使用密碼和假名等等。
乙地點的安全部門甚至將當地七人以上的聚會視為行跡可疑,本地居民哪怕多問一句,兩小時內就會被fbi特工按到地毯上。
講到這,何逸君也明白過來了,如果那個炸彈不存在,美國人不會這麼緊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