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蘇耀陽和陳旅長那不留情面的話語,楊愛源先是一怒,隨後露出一絲無奈之色。
他原本以為,憑藉閻錫山的名頭和晉綏軍的地位,即便有些不合時宜,也能順利地接手太原這座戰略要地。
沒想到,這個蘇耀陽和陳旅長居然如此不給面子,直接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硬碰硬的時候,必須放低姿態,打感情牌。
“白老弟、蘇團長、陳旅長,我知道這事晉綏軍是佔了你們的便宜,但你們也要體諒一下閻長官的苦處啊。”
楊愛源的聲音放緩了許多,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此刻顯得有些疲憊,眼角的皺紋也彷彿深了幾分。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似乎想借此機會平復一下內心的波瀾。
“自從民國二十八年,太原陷落之後,閻長官率領晉綏軍殘部退守克難坡。”
他緩緩地講述著,語氣中帶著對往昔的追憶和對閻錫山艱辛處境的感嘆,“三年來雖然勵精圖治,但終歸是獨木難支啊。”
楊愛源的目光掃過在座的各位,依舊在訴苦
“前些日子閻長官看到你們打得如此漂亮,欣慰之餘也動了念頭,希望能出兵和你們一道光復太原。”
他將“漂亮”二字說得頗為真誠,彷彿真的對山西民團的戰績感到由衷的讚歎。
說到這裡,楊愛源的身體再次向前傾了傾,聲音也隨之壓低了幾分,帶著一種商量的口吻。
“而且閻長官也說了,不讓你們白幫忙,你們有什麼條件儘管提,只要能辦到的閻長官絕不推辭。”
楊愛源在說出那句“只要能辦到的閻長官絕不推辭”時,語氣是斬釘截鐵的,帶著軍人特有的果斷。
然而,在座的都是什麼人?
白崇禧可是桂系首腦之一,素來以智謀和手腕著稱,又怎麼會被這種略顯天真的言語所哄騙。
陳旅長更是性情直爽,對這種表面功夫嗤之以鼻。
至於蘇耀陽,就更不用說了,這種畫大餅的方式,在二十一世紀資訊爆炸的時代,年輕人早就聽膩了,他蘇耀陽又怎麼可能會上當受騙。
他微微一笑,身體依舊舒服地靠在椅背上,眼神平靜地與楊愛源對視。那份從容,彷彿他此刻並非坐在一個決定山西未來歸屬的談判桌前,而是在享受午後的閒暇時光。
“既然如此,那我只提一個要求。”
蘇耀陽一邊說一邊用略帶戲謔的目光掃過楊愛源,嘴角那抹若有若無的笑容,讓人捉摸不透。
“那就是光復太原後,我不要太原城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他頓了頓,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一絲漫不經心的隨意,“閻長官只需支付給我兩百萬大洋即可,而且必須提前支付一半才行。”
此話一出,會議室內的空氣瞬間凝固。
“兩百萬?!”
楊愛源幾乎是猛地從座位上彈了起來,那份之前刻意營造的苦澀和無奈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的驚愕,他的眼睛瞪得滾圓,彷彿聽到了什麼天方夜譚。
就連粗獷的嗓音因為震驚而變得有些尖銳。
“你當閻長官家裡有金山啊?”
他怒視著著蘇耀陽,聲音有些顫抖,右手手在空中揮舞,試圖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可思議,“你知道兩百萬大洋需要幾輛卡車來拉嗎?”
蘇耀陽的笑容沒有絲毫的變化,他甚至連身體的姿勢都沒有調整,依舊懶散地靠著椅背。他淡淡地瞥了一眼情緒激動的楊愛源,語氣中帶著不加掩飾的漠然。
“我不知道。”
他輕描淡寫地回應了楊愛源關於“幾輛卡車”的問題,彷彿那根本不是他需要關心的事情。
“我只知道我們值這個價。”
蘇耀陽的聲音不大,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自信和底氣。
他抬起手指,輕輕敲了敲桌子,盯著楊愛源的臉龐說道:“楊長官可能不知道吧,我們光是這幾天打出去的炮彈和飛機投下的炸彈,就差不多值這個價了。”
這句話如同當頭棒喝,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楊愛源的耳膜上,讓他無法反駁。
楊愛源的身體僵住了,他想反駁,想大聲斥責對方的貪婪和無理,但話到嘴邊,卻又被生生地堵了回去。
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要是換了別人這麼說,他楊愛源二話不說就是兩個響亮的嘴巴子抽上去,非得把對方的牙都打碎不可。
可這話是從蘇耀陽嘴裡說出來的,卻讓人無法反駁。
畢竟這些年蘇耀陽那的“土財主”名聲,不僅傳遍了山西,甚至連重慶的報紙都報道了。
要知道,就在去年年底,這廝就以成本價賣給了重慶方面五十架p-40戰斧式戰機,中央空軍就是憑藉著這些戰機
組成了空中防線,並擊傷擊落了數十架日機。
據說,這位年輕人平日裡往日本人頭上扔炸彈就跟玩兒似的,每一次空襲,都是真金白銀地往下砸啊。
想到這裡,楊愛源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幾下,心頭湧起一股無力感。
陳旅長接著道:“我們八路軍要的也不多,我們就要太原兵工廠裡的機器裝置和工人師傅就可以了。”
“不行……絕對不行!”
楊愛源猛地一拍桌子,發出“啪”的一聲脆響,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跟著跳了跳。
他霍然起身,那魁梧的身軀瞬間壓迫感十足,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死死地盯著陳旅長,彷彿要把他生吞活剝一般。
如果說剛才蘇耀陽提出的兩百萬大洋,只是戳中了楊愛源的肺管子,讓他感到一陣陣的刺痛和憋悶,那麼陳旅長此刻的這個條件,就像是在割他的肉了。
他那剛剛才平復了一些的情緒,瞬間又如同被點燃的炸藥桶一般,轟然炸裂開來。
太原兵工廠,那是何等重要的存在啊!
它不僅僅是一座工廠,更是整個晉綏軍的命脈,是山西工業的瑰寶,也是閻錫山數十年心血的結晶!
在抗戰爆發之前,這座被稱作太原修械所或西北製造廠的軍工生產基地,其規模和生產能力在整個華北地區都堪稱首屈一指。
它的鼎盛時期,下轄足足十八個分廠,擁有超過一萬五千名熟練的工人,堪稱華北地區最大的兵工聯合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