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教堂兩裡外的日軍第十三步兵聯隊營地裡,篝火餘燼泛著暗紅微光。
來自熊本計程車兵們橫七豎八地躺在帳篷裡,沾滿泥漿的軍靴還保持著行軍的姿勢。
有的日軍士兵抱著三八式步槍蜷縮成一團,乾裂的嘴唇不時抽搐,彷彿夢裡還在咀嚼家鄉的飯糰。
就連值夜的哨兵拄著槍托打盹,鋼盔歪斜著壓住半張臉。
不是哨兵偷懶,而是白天的戰鬥實在太累了。
就在熊本士團計程車兵們正在沉睡之際,突然被天空中傳來的呼嘯聲給驚醒了。
十多六毒氣彈劃破天空,伴隨著嗚咽的呼嘯聲,狠狠的砸在地上轟然爆炸,發出沉悶的爆炸聲,隨後一團團半透明的物色氣體噴湧而出。
凝膠狀的無色氣體從彈殼裂縫中噴湧,裹挾著發酵蘋果甜膩氣味的氣體開始四處飄散。
冬天的夜風又加速了毒氣的擴散,很快這種近乎無色的氣體開始快速飄散,所過之處就連躲在各個角落裡的昆蟲乃至小動物們也紛紛遭了殃,紛紛翻起了白肚。
最先發現不對勁的是那些哨兵們,當他們看到突如其來的炮彈爆炸後飛濺出來的並非是致命的彈片和衝擊波,而是某種氣體後,剛開始還有些發怔,但隨後便立即聯想到了今天他們乾的事,臉色當場就變了。
“是毒氣!”一名哨兵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嘶聲竭力的吼了起來:“不好……是毒氣……支那人發射特種彈啦!”
直到這時,睡夢中的日軍士兵這才被喧譁聲所驚醒,只是他們醒得太遲了。
由於長期以來的對華戰爭的順利,以及中國工業基礎的薄弱,使得日軍無論是高層將領還是基層士兵都沒想過,有一天中國軍隊會對他們發動化學戰。
這也使得當毒氣彈來襲時,所有日軍基本上全都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最重要的是,蘇耀陽這次發射的毒氣彈並非是什麼芥子氣亦或是光氣、催淚性毒氣、嘔吐性毒氣化學武器,而是在這個時空裡,應該是明年才會發明出來的神經毒性武器。
它的正式名稱為甲氟膦酸異丙酯,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它的另一個名字在後世卻是大名鼎鼎,它就是沙林毒氣。
沙林毒氣的攻擊機制是透過呼吸道或面板及眼結膜侵入人體,阻斷特定酶的活性,進而損害神經系統。
受害者會出現瞳孔縮小、呼吸困難、支氣管收縮和劇烈抽搐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幾分鐘時間就能令人窒息死亡。
措不及防日軍瞬間大亂,無數人驚慌失措的尋找著防毒面罩,但一時間又哪裡能找得著。
夜風裹挾著甜膩的蘋果香味氣體鑽入戰壕。
在吸入了這種氣體後短短數十秒時間,這些來自熊本計程車兵們便感到喉嚨彷彿被火焰焚燒一般,且又瘙癢難耐,不少人開始用指甲在喉嚨胡亂抓摳,一邊抓喉管裡還發出破風箱般的嘶鳴。
營地裡到處都是中毒的日軍士兵慌亂的身影,他們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倒在地上拼命抓著喉嚨,更有甚者絕望之下胡亂開槍。
當然,更多的人則是忙著尋找防毒面罩。
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中國軍隊根本沒有和日軍進行化學戰的條件,所以日軍從上至下都沒有人會認為中國軍隊有能力對日軍發起化學攻擊。
以至於日軍高層和基層對防化訓練根本不重視,不少日軍士兵甚至連防毒面罩都懶得攜帶,這也導致在遭受毒氣攻擊時顯得異常混亂。
無數第六師團計程車兵們在毒霧中痛苦掙扎,慘嚎聲此起彼伏。
就連月光也被烏雲吞噬,整片大地突然被黑暗所籠罩,彷彿就連月亮也不忍心看著這悲慘的一幕。
炮擊幾分鐘後,混亂很快就平靜下來,一支全體帶著防毒面罩,身穿防護服的隊伍開始悄悄的出現在日軍的防線外。
“嗶嗶……”
數分鐘後,防線外響起刺耳的進攻哨聲,尖銳的哨聲瞬間撕破被炮聲籠罩的戰場,清晰地傳到每個人的耳。
“嘩啦嘩啦……”隨著哨聲響起,五六百名穿戴全套防化服裝的一營官兵在軍官們的帶領下朝著日軍陣地衝了過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