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手槍80米精度射擊。步槍150米精度射擊。
兩百米運動速射。
狙擊步槍500米精度射擊。
車載機槍精度射擊。
三公里輕裝衝刺團隊。
五公里輕裝越野團隊。
十公里輕裝越野團隊。
四百米障礙個人。
十公里負重越野個人。
裝甲車山地障礙。
武器的分解和結合。
戰場救護。
手榴彈投擲。
宣佈完十四個專案的排序,比武負責人宣佈給各連隊二十分鐘,下去安排選手穿戴裝具裝備。
二十分鐘後。
各連參加手槍80米精度射擊的選手,重新回到大操場這裡集合,由專人帶到靶場進行比武。
其餘人員不允許進入靶場,可以去指定的連隊觀賽區觀賽。
負責人說的是準備裝備和器械,可各連隊匆忙回到營地之後,第一時間進行的都不是準備工作。
而是把人全都聚集到帳篷裡,緊急開會討論賽事安排。
比賽專案順序之前一直沒有公開,剛才的動員大會上才是第一次宣佈,大家才知道比武是什麼順序。
各連隊本以為為了給選手調整,軍體、射擊和綜合這三大共同比武科目,肯定會錯開進行。
畢竟各連隊情況都一樣,在只能十人比武隊限制下。
連隊裡面射擊好的選手,會盡量參加所有射擊專案,跑步方面擅長的選手,會盡可能參加所有跑步專案。
三大科目錯開比武的話,可以讓選手有足夠時間休息。
結果現在正式宣佈比武順序之後,大家才發現射擊、軍體和綜合,竟然是一個個緊挨著下來的。
這就很要命了。
等同於是晴空霹靂,人都給震暈了。
射擊和綜合都還沒大問題,連續比武體能損耗都不是很大,只是會損耗精力,讓人比較疲勞,後面專案成績會略微下降。
可中間的軍體專案就要大命了。
那五個專案緊挨著下來,要是某選手全部參加,那哪怕他是體能超人怪獸,也絕對是不可能撐得住。
而軍體作為核心的比武科目,佔據了十四個專案中的五個。
誰也不想放棄這塊大肉。
哪怕能多搶一個,都要拼盡全力。
怎麼調整軍體五項的選手,成為了極為關鍵的大事。
專案選手名單已經報了上去,比賽規則只有一個臨時更換選手的名額,極為寶貴不能輕易使用。
必須用在某名選手可能受傷,只能缺席的情況下補充。
那要想在既定的比賽規則下,儘可能把軍體五項拿到更好的成績,就只剩下唯一的路可以走。
那就是做戰術性的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