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不小心造成了炸膛傷人的慘烈結果……
歷史上,直接利用火炮的實心彈造成城牆大規模結構性坍塌,瞬間開啟突破口的戰例,在早期黑火藥時代其實很少。實心彈對土木工事的直接物理摧毀力,需要時間積累和密集轟擊。
但無疑的是,火炮在野戰中的價值極其顯著——
它可以對敵方精心佈置,嚴陣以待的密集陣型,造成毀滅性的,無法防禦的破壞。
這一點,在河東之戰中就被證明了,當曹軍精銳試圖列陣迎擊驃騎騎兵時,就被突如其來的炮火覆蓋打得七零八落,為騎兵衝鋒創造了絕佳條件。
而在土壘攻防這種特殊的靜態作戰中,火炮這種遠超弓箭射程的武器,能在對方弓弩的有效還擊距離之外,相對安全地進行遠端打擊。
因此,必要的揚長避短,是接下來驃騎軍如何將火炮兵種混入戰鬥力,進行有機整合提升的一個關鍵性的議題。
這也是為什麼斐潛會讓龐統張遼前來議事,而且龐統還特意表現得比較『愚鈍』的原因,因為在如何於陣前混雜各兵種使用上,張遼才是指揮核心。
如果什麼事情都是斐潛龐統操辦思考,張遼只是被動的執行,那麼火炮就不可能在今後的戰鬥當中走得更遠……
火炮可以壓制敵方城頭火力,使其不敢輕易露頭,也可以干擾敵方調動和增援,甚至可以進行較為精確的狙擊,摧毀特定的箭樓或指揮點。
它為步卒的機動、展開、挖掘工事提供了寶貴的掩護。
但是這些都需要張遼去總結,並且以前線指揮官的身份,將這些經驗傳授給中下層的軍校士官……
因為它所帶來的軍事變革,其影響是雙向的。
戰場上的攻守雙方,都會在血與火的教訓中,被迫去適應、去學習、去反制。
在斐潛這一方,為了發揮火炮的威力,他已經開始將炮兵獨立出來,作為一個新的、重要的技術兵種。
其地位正在不斷提升,未來隨著火炮技術的演進……
火炮會因為戰場的需求而產生改變,或是往輕便發展?
還是走向射程更遠的路線?
亦或是單純的追求威力更大,更殘暴的破壞力?
這些不僅對於金屬冶煉要求更高,也要求專業炮兵技術人員掌握更多的知識,包括但不限於懂得測距、瞄準、裝藥等,還會要求複雜的後勤保障體系……
甚至還會倒逼步兵操典的進化,針對於步卒去開設專門的炮兵訓練課程等等。
還有騎兵要如何配合火炮?
不僅是後方補充進來的新戰馬,對於火炮巨大轟鳴的適應能力,也包括哪些騎兵,要如何注意自己的跑位,不至於擋住了炮線等等……
除了在正面戰場上的兵卒人馬相互協同,就連後方也是需要根據火器戰術的變化,進行調整。
比如鑄造一門合格的重炮需要耗費巨量的優質鐵料、木炭和工匠工時……
運輸這些動輒數千斤的笨重鐵傢伙,需要龐大的車隊和健壯的挽馬馱騾……
維護保養更是繁瑣,稍有不慎就可能炸膛,需要對於防潮防鏽等化學科技樹的攀爬……
這是一個吞金巨獸!
但也是可以拉動華夏科技整體提升的巨大把手!
如果斐潛做得好,那麼一切就進入華夏帝國的正迴圈!
科技確保戰爭的勝利,軍隊穩固佔領的區域,獲取更多資源,再次提升科技,增長人口,資源開始短缺,再次擴張……
華夏地大物博?
都是屁話!
華夏什麼都缺!
確實,華夏擁有東亞最廣闊的農耕平原,以及豐富的水系和多樣化的物產等,這確實是『地大物博』的物質基礎。
但是!
真正束縛民眾的從來不是土地本身,而是資源分配不公與流動機會的缺失!
但凡是以『地大物博』來掩蓋底層民眾百姓生產生活資料短缺事實的,都是非蠢即壞!
就像是米帝用平均收入掩蓋貧富差距一樣。
這種抑制民眾需求,將經濟資源控制權收歸中央,切斷民間透過貿易獲取資源的渠道,強化土地依賴的手段,是儒家從『安土重遷』思想當中,從『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之中一步步的被改造為民眾百姓身上的枷鎖!
早期孔子希望『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但是很顯然,不管是國君,還是大夫,亦或是士,都希望死的不是自己……
所以到了後來,社稷完蛋了,國君依舊可以樂不思蜀。大夫改換門庭,也就是換一個地方撅屁股的事情。至於士族,更是以經書傳家為重任,家族才是第一位的……
華夏的封建王朝賦稅,重度依賴小農經濟,但過度壓榨,無疑會導致農民起義。因此需要平衡,既宣揚『資源充足』以穩定民心,又透過戶籍裡甲制度將民眾百姓固定在土地上。再加上資訊的控制,選擇性的宣傳,知識上的壟斷……
比如大辮子朝就在律例中規定,私藏輿圖者斬!
而且這會導致華夏民眾在千年的官方表面『地大物博』,實際生活『貧窮困頓』的矛盾之下,產生出許多荒謬的行為。
比如一方面不分辨『客人』的好壞,一味的強調招待『客人』要慷慨大氣,傾家蕩產打腫臉也要充胖子;另一方面又是強化對內的飢餓集體記憶,催生出了節儉倫理道德綁架,對於底層浪費指指點點,對於高層奢靡視而不見……
同時,對於資源的焦慮,華夏百姓民眾也在這種理論之下,更多的是選擇內卷路線,不斷擠壓同類的生活生存環境,而不是對外擴張!
因為華夏是『天朝上國』,華夏是『地大物博』,而四周都是『蠻夷』,都是『貧瘠』!
所以能怎麼辦?
只能內捲了啊!
內卷,養蠱,土地兼併導致流民增加,推動鎮壓成本上升,王朝不能對外獲取資源,只能對內再加賦,然後導致新一輪兼併……
王朝更替週期的本質,其實就是貧富差距極度不均衡,資源分配系統徹底的崩潰!
而如今,火炮轟碎的不僅是城牆上的磚石,斐潛也想要用其來轟碎在華夏民眾百姓上纏繞了千年的枷鎖!
如何用,怎麼用,如何將這跨時代的武器,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而不是一窩蜂捧上去,然後發現了什麼問題,又是一杆子打死……
這才是斐潛下一步進攻鞏縣的關鍵所在。
斐潛看了看對於火炮運用還有些不甚通透的帳內眾將,尤其是張遼,最終便是沉聲說道:『明日卯時點兵,進攻鞏縣!諸位軍校列陣參詳,各自總結火炮之用!戰後研論,以成文章!』
張遼許褚等人相互看看,齊齊拱手而應,『謹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