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這個數字,裴青禾鬆了口氣:“辛苦時總管。”
時硯整日籌措錢糧,勞心費力,卻從不表功,聞言笑道:“我不會領兵打仗,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裴青禾衝時硯燦然一笑;“裴家軍裡不缺會打仗的,缺的就是你這樣能幹的。你一個人,抵得上千軍萬馬。”
時硯目中盛滿笑意:“將軍這般哄我,我得為將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裴青禾傳令下去:“從今日起,裴家村每日最多接納十個流民。如果是舉家來投,家中有女子的優先。”
這樣的世道,女子想安然活下去,殊為不易。
一旦這個訊息傳開,想來投奔裴家村的,就不會輕易賣妻賣女。女子多了,裴家村才會越來越安穩。
不過,凡事都會有意外。來投奔的流民,聽聞這樣的規定,竟有人半路拐了女子來,自稱是家中妻女,意圖矇混進裴家村。
負責招納流民的,都是裴家村裡的老人,盤問得十分仔細。看著不對勁,立刻將這一戶人家分開問詢,問明情形後立刻去稟報裴青禾。
裴青禾冷笑一聲:“自作聰明!將女子留下,這個聰明人也別放走,吊去村北樹下,以儆效尤。”
這一日,又冒出一樁奇事。
竟有整個村子兩百多口人,翻過幾個山頭,來到裴家村外求收容。
裴青禾親自去了村外,就見兩百多口跪倒一片。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個個拼力磕頭哭訴。
領頭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身量不高,面色黝黑,雙手粗糙,一看就是老實本分的農夫模樣。
農夫不知磕了多少個頭,額上鮮血淋漓:“將軍,我們是朱家村的人,我是村長,在家中行二。村子裡的糧食都被軍爺們搶走了。大家沒了活路,求將軍收容。”
裴青禾淡淡道:“裴家村每日只收容十人。你們一共兩百多口,裴家村不能壞了規矩。如果想進村,就在村外等著。”
每天十人,兩百多人,可以分二十多天慢慢進村。如今是春季,沒有糧食,有野菜野果充飢,也能熬過去。
村長朱二立刻道:“我們願意等。今日請將軍先收下我們村中的年輕姑娘。”
朱二來之前特意打聽過,知道裴家村收流民的規矩。男子未必肯要,女子卻是來一個收容一個。
裴青禾看了朱二一眼,問了姓名,讓人記在冊子上。
十個女子很快被收容進村。
朱家村的其他人,在村外的草棚裡住下。然後驚喜地發現,村子裡每日都有人送饅頭出來,不多,每天每人都能分一個。就算尋不到野菜野草,也不會被餓死。
然而,前來投奔裴家村的人實在太多了。草棚建得再多,也不夠住。而且,也不可能都緊著朱家村的人。
朱二也是個有決斷的,將村中所有女子都召集起來,先讓她們報名。
有女子哭哭啼啼的捨不得丈夫兒子,也有人擔心妻女進了村就拋下家人,還有人小聲嘀咕,裴將軍收了女子不肯收他們這些男人。
朱二道:“這世道,能活一個活一個。先讓她們謀個活路。就算將軍最後不要我們,也沒什麼可埋怨的。我們都是男人,有手有腳,進深山求活路就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