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二的堅持下,朱家村的所有女子都報了名,被接納進村。
“朱家村共有七十多個女子。”裴燕裴芷提起朱家村,都是讚口不絕:“已經都進了裴家村。其餘男子,我按著你的吩咐,暫時都沒要。他們也沒怨言,還是老老實實在草棚裡住著等著。”
裴青禾笑著嗯一聲:“這個村長朱二,有幾分能耐,品性也不錯。讓他進村,觀察一段時日,沒什麼問題就讓他做頭目。”
來投奔的流民中,陸續有聰明能幹的人展露頭角。裴青禾也不吝提攜重用。能提刀打仗的是可用之才,會種田能管理流民的,同樣是人才。
春耕已經結束,裴家村外的荒田都被開墾出來,裴青禾便令流民們繼續往外開墾荒田。
整個燕郡都是她的地盤。她一聲令下,都不必官衙出具地契,流民們便勤勤懇懇地開荒種田。
對流民們來說,沒有匪徒流民,沒有軍隊驚擾,沒有苛捐雜稅,不用擔心妻女被搶走。每天都能安心耕田做事,這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甚至都不用吃飽。在種出糧食之前,每天有一個饅頭,就足以令流民們感恩戴德,奉裴青禾如神明。
四月初,廣寧軍和其餘幾支駐軍趕到渤海郡。逆軍攻城之勢被阻,不得不再次退兵縮排軍營。
喬天王見陶無敵久攻不下,頗為惱怒,派了五萬兵增援。
司徒大將軍在秦州站住腳跟,趁著京城兵力空虛,發兵攻打京城。喬天王大怒,親自領兵抵擋宿衛軍。
南方北方,一起被捲入戰火。
四月末,裴乙領著幾個人狼狽逃回了裴家村。
“……我們在關外買了五百多匹馬,回來的時候,遭了埋伏。”受了重傷的裴乙,蒼白著臉躺在床榻上,說話斷斷續續:“埋伏我們的,是遼西軍的人。他們不但搶我們的馬,還要殺了我們滅口。”
“展三爺他們,都被殺了。我捱了一刀,騎快馬逃回來。”
“將軍,一定要替我們報仇!”
裴乙說完這些,憋著的一口氣就散了,閉上眼,再沒醒來。
眾人紛紛落淚。
裴燕怒不可遏,憤然拔刀:“我要領兵去遼西,殺了李狗賊!”
裴青禾也難得情緒外露,眼眶微紅。五年前,她在流放幽州的路上,收容了兩個流民。他們兩人更名易姓,隨她來昌平縣,先是勤懇種田,然後提刀操練,一直忠心追隨她。在她心中,裴家裴乙早已成了家人。
遼西軍顯然覬覦已久,在裴乙一行人必經的路上設下埋伏,搶馬殺人。
血仇必須血償。
“裴燕,你將刀收起來。眼下還不是主動出兵的時候。”
裴青禾慢慢道:“這份血仇,我必十倍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