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妙抬頭一看,嗖嗖嗖,迎面奔來好幾個壯漢。
雖不知對方目的,但光天化日的,後頭又有兵衛跟著,她倒也不怕,索性把攤子推到路邊一處寬闊地方站定了,等人過來。
沒一會,七八個壯漢次第跑到跟前。
站在最前頭那個問道:“你是昨日那朱雀門巡鋪裡糯米飯、燒麥的貨主?”
宋妙點頭應是,又問對方來歷。
她剛一點頭,對面一堆人都鬆了口氣樣子。
有人立刻答道:“我們是巡兵,昨兒在那朱雀門巡鋪裡吃了你的糯米飯、燒麥,今日調去旁的地方當值,惦記你這一口,問了人,特地來找的!”
又有人道:“你當真昨日那貨主的?別搞錯了,且先給我們看一眼。”
出錢的都是大爺。
宋妙從善如流,立時將那裝燒麥的蒸籠開啟給眾人看。
蒸籠蓋一開,香蔥肉燒麥的味道就直往外湧。
一堆子巡兵不住咽口水。
“是這個味道了!”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
有人激動得聲音都發顫了。
“怎麼比昨天的聞著還香!”
“廢話,昨天拿到手上都涼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
“買多少回去?”
眾人又問數量。
宋妙逐樣點了點,糯米飯還剩半鍋,燒麥一籠多一半,兩樣飲子加起來也只有四十餘份了。
對面一個領頭模樣的人聽得著急,忙道:“都要!都要了!”
說著衝左右一揮手,叫道:“愣著幹嘛,快啊!”
一時後頭圍著的人左右讓開,竟是過來一輛小小推車,車上迭放幾個竹簍、竹筐。
居然有人買早飯把推車、竹簍子也帶上的!
而邊上又有幾個人聚到宋妙前頭,催道:“小娘子快算賬,我們著急走!”
宋妙便先數了燒麥、飲子。
她才一數完,就有人拿了荷葉去裝燒麥、飲子,又有人學著一起盛糯米飯。
五六個人一齊動手,果然很快就把一推車早飯給清了個乾淨。
一時全數打點妥當,宋妙就報了個總數,想著昨日那巡鋪裡頭打的白條,便問道:“諸位官爺是打個條給我,還是?”
對面那領頭的巡兵道:“打什麼條,現在就給你!”
說著,他果然把身後背的褡褳取了下來,一貫一貫地點數,如數付了賬,付完,又追問宋妙這“宋記”有沒有鋪子,鋪子在哪一處,每日在哪裡擺攤。
得知是宋妙住在酸棗巷,這幾日去巡鋪擺攤,後續就是去太學門口擺,個個巡兵都萬分失望的樣子。
“忒遠了!”
“趕不及。”
有人勸她道:“學生生意有什麼好做的,摳摳搜搜,吃又吃不多幾樣——你這攤主不如搬到曹門去住,我們平日裡都在曹門當差,你每日若是隻做這些,根本都不用出去賣,咱們來兩隊兄弟就給清空了!”
宋妙笑著先道謝,復又特地提醒他們那燒麥要趁熱吃,回去路上也要小心些,儘量別把裡頭肉汁灑出來,要是壞了形狀,既不好看,也傷口感。
等那些個巡兵推車離開,宋妙收好了錢,看著那空空如也的蒸鍋、蒸籠,又抬頭看了看前頭的路,好一會兒都還有些恍惚。
——這就賣完了?
本來說好是要去巡鋪擺攤的,這都賣完了,攤子還怎麼擺?她想了想,到底答應過的事不能沒個交代,左右看了看,見前方有個鮮果鋪子,邊上有塊空地,便推了車過去買了些時鮮果子,同那鋪主商量把推車暫放個把時辰,方才提著果子繼續往前而去。
而此時的朱雀門巡鋪,裡頭一眾早早便點卯當差的巡捕們,一面忙著,一面卻又心不在焉。
時不時就有人提問。
“來了嗎?”
“怎麼還沒來?”
然後又有人不厭其煩地回答。
“有人盯著呢,來了自然就知道了!”
“肯定叫你吃上,放心吧!”
“你們一個兩個昨日都吃飽了,當然放心,只給我留一個肉的,其餘都是素,老子連味道都沒怎麼嚐出來,等著今天吃個夠,這許久都不來,怎麼放心?”
“酸棗巷離這裡有點遠,怕是過來要點功夫。”
但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便是再穩坐的巡捕也有些不踏實了。
有人提議道:“也不至於這麼久吧?要不再叫個人去瞧瞧?”
也有人道:“是不是那攤主又去那太學擺攤了?”
有個巡捕立刻道:“那宋小娘子原是答應了這兩日不去太學門口,應當不會食言。”
正是昨日當頭那一個。
他索性站起來,道:“我去看看!”
但還沒走出去幾步,門外便有幾人腳步匆匆,拎著食盒,提著包袱進來了。
“來了?!”
“總算來了!”
眾人忙圍了上去。
“我是羊肉燒麥!”
“我是豬肉燒麥跟糯米飯一份,另還有陳皮綠豆飲子!”
眾人各自急著要拿自己定的東西,還有等不及分配,自己就先上去動手的。
但是等那食盒、包袱逐一開啟,一屋子人都發出失望的噓聲。
“我要的是燒麥,怎麼變成油炸餅子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