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來回折騰一整日,甚至都手把手教這些黎庶親手做煤餅了。
貧苦百姓的適應力是極強的。
沒有模具,買不起陶爐,那煤餅和上黃泥加水直接做成塊狀條狀,也照樣能燒。
這麼用起來,是要一些秦半兩,可但凡有辦法,大夥也不想花錢的。
只因如今田園林地都屬大王私產,他們岷縣周邊地廣人稀,稍遠一些的山林雖哪怕植被豐茂,卻也不是普通百姓輕易能接觸的。
不僅進山要重稅,還有野獸盤踞。
林地外圍雖管理不那麼嚴格,可也只能撿些又枯又細的小枝,火一攏便燒光了,每日埋鍋造飯都難,更別提整日整夜取暖。
當地也有賣柴炭的,但那燒起來也同樣是快。平民之家略有些餘錢,去買些柴來,煙氣也照樣沖天,還沒有這煤餅經燒。
思來想去,倒還真是合適。
唯獨二樓些許富庶人家的侍從們,面色不甚好看。
只因當地柴炭也是一項大生意。
不拘是買柴還是買炭,看似小利,卻著實能賺下大錢。
如今王后突然要推這煤餅什麼的,豈不是在他們碗裡搶食?
巴夫人在人群中觀望一眼,此刻不禁又微笑起來。
商人事,自然還得商人做。
他們秦國王后之所以聰慧,就是將這些事交給了她這樣的人。否則令驛亭強推——
小小驛亭,又怎抵得過當地豪強呢?
但與她就不一樣了。
既然自己能分得大秦一半的煤炭生意,那每到一處,便將其再授權給當地驛亭,與這些人家合作售賣。
他們巴氏族人光是推廣都已經應接不暇了,又哪來這樣大的人口,在全國各地都開展生意呢?
如此,方為雙贏。
更何況這煤餅聽著粗陋,看著也不分什麼規格檔次,真正的貴族人家,用上好木頭燒成炭來,燃之無煙,還有馨香,豈不比這個有身份的多?
因而雖動搖大家的生意,卻並沒動搖到根本。
如此潛移默化,大家有利可圖,這事便也罷了。
若真要不行……
巴夫人冷笑一聲:若當真他們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只好將這煤炭再送往邊軍去宣揚一通了。
那位燕將軍能駐守邊地多年,深得大王信重,自然知道此事是該向著誰的。
手握兵權,難不成還怕當地這些宵小嗎?
她心中彎彎繞繞,思慮周全。而樓下廳堂中,機巧靈便的巴氏族人已經開始向大家提問了。
眾人有些忐忑,怕這貴人提些刁鑽問題,他們斗大的字不識一個,若回答不來,可就白費了這功夫。
誰曾想,對方果然如他所言那般守諾。
第一個問題只問:“燒蜂窩煤時需得注意什麼?”
如此簡單!
當先便有一半大少女小聲道:“不得緊閉門窗,封守太過嚴密,無法通風,易中火毒。”
“好!”
那宣講的年輕男人大聲喝彩,而後便毫不猶豫的伸手招那少女上前:
“你帶布袋了嗎?”
女孩子怔愣片刻,而後瞬間漲紅了臉——家中阿父並不信有這好事,雖叫她前來,卻並未叫她提著籃子,拿著布袋。
於是伸手將自己的粗布裙兜了起來。
上頭零碎還有補丁,但盛著粟米卻是無礙的。
年輕男人笑了笑,而後伸手拿著大海碗,往那堆得高高的粟米堆中那麼深深一舀,堆得冒尖還在不斷向下滑落的黃澄澄的粟米粒,便直接倒入對方的裙兜中。
“呀!”
這樣滿滿一大碗,別說是一碗,就是裝兩碗也是能裝的!王后真好,眼前這位大人也好!
女孩子壓抑著驚呼一聲,而後漲紅了臉,連連道謝,迫不及待便往家中趕去了。
有她做開篇,眾人意識到題目當真簡單,又意識到這粟米並不是濫竽充數,混了許多石子沙礫的!
沒見剛才那人向中心向下用力舀了,出來的都是黃澄澄的上好粟米嗎?
眾人七嘴八舌踴躍上前,只在瞬間,就將面前的粟米堆團團圍住。
巴夫人微笑起來。
此次宣講對他們這生意人來說雖簡單,可大家也是一一演練過的。
各地送的東西也不一樣,甚至也有可能有族人濫竽充數,將劣等米混入其中。
但不管如何,對於黎庶來說,這都是糧食。
若各地宣講都有此水平,那王后之令,定會格外優秀的完成的!
她高傲冷哼一聲:
那烏商就算能行走西域,為王后帶來珍奇物種又怎樣?那都是明年的事了。
今年,拔得頭籌的必定是她巴氏。
……
而在邊軍之中。
率輕騎兵操練結束回返營地的燕琅,卻得到下屬來報:
“將軍,有一巴氏商人請見,手持王后手書,已等候兩日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