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煉丹之術還較淺顯,秦時都能摘錄諸如《周易參同契》上的文章來模擬金丹秘法,那方士們所用的丹鼎,自然也就平平無奇。
秦時率人到道宮來一看,只見這丹鼎有銅有陶,模樣還偏質樸,旁邊再備些鼎釜等工具,瞧著也算是齊全。
青陽子介紹起來也頗質樸:“用銅、陶二器,火候穩重,成丹不易壞,日常練些草藥亦能穩住藥效。”
導熱雖不快,但保溫效果卻好,跟鐵鍋燉肉和瓦罐燉湯是一個道理。
而如今方士們之所以被人追捧,一是因為他們善講些玄之又玄的話來契合當今追求。
另一方面,能做這一行的,其實學歷頗深。
比如秦時想找的術數之才,方士們人人都有基礎。些微藥草效能,就更適配他們這個職業了,不足為奇。
而茅生之所以能趕在師兄們之前就聲名鵲起,也確有其獨到之處。
比如此刻,他自己的那隻丹爐就格外華麗。
雖不至於鑲金嵌寶,卻也雕鏤了各種山水造型,如今見到秦時來,心頭更是發誓要在王后面前討得好處,再不能過這樣悽惶的日子,因而越發賣力!
“回稟王后,師兄師姐們都已返璞歸真,只有小道才學了微末本事,離不開這外物。”
“像這丹鼎,其實最合適是找一處山水靈脈、龍脈彙集之地,在此處打下地穴,以作天地之甕。”
“而後煉丹,觀其灰候,接引天地清濁二氣,苦守三年,方能得道。”
他侃侃而談,在王后奇異的神色中終於找回了些微自信。
然而秦時盯著他,卻心想:好你個詐騙犯!
那些神經病一樣的九轉還丹騙人之法,該不會就是你傳下去的吧?
還有這練習外丹之術——找一處地穴,挖坑煉丹,觀看燒出來的灰燼,推測火候,這確實是有記載的煉丹之術。
她揚起眉頭:“真的嗎?我不信。”
這簡簡單單一句話,茅生便又激昂起來:
“王后切莫不信!”
“我之所以比師兄姐們更早煉出金丹來,正是因為我之煉丹術,契合了天地變化。”
“丹爐分上下,乃對應天地兩儀。”
“三隻腿腳,則對應天、地、人三才。”
“腳長四寸,則是春夏秋冬四時!”
“爐深8寸,則是春分冬至,四時八節!”
“鼎開八門……”
他激情昂揚,越發自信,正自滔滔不絕時,卻聽王后突然又問:
“你那枚金丹呢?吃下去,我看看能不能成仙。”
“若不能,我這就命人幫你尸解,入崑崙。”
茅生:……
他閉上了小嘴巴。
再無助地看看師兄姐們,卻見他們各自認真的看著手頭的藥材與礦物,對這邊的交談充耳不聞。
再看王后。
茅生眼圈微紅,青白的臉上掛不住二兩肉,只委屈道:“我缺了那大氣運,服丹,怕是承受不住……”
秦時便哼笑一聲:“既沒有道行,就別說這些廢話——”
她真要講修仙故事,她不必拉網頁就能說出千百個。
不過……
秦時又神色古怪的打量著他:“你很擅長這一套啊……”
遊說自己是不信的,但假如出使西域時帶上他,再編一二部修仙傳奇……
秦時微笑起來:“來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