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記事

第226章 225天文曆法

秋意寒涼,梧桐落葉。

蘭池宮上下忙忙碌碌,都在準備著搬遷事宜。

秦時處理公務之餘,看到赤女跟烏籽正團團轉處理著侍從們回稟而來的種種瑣碎事項,心頭不禁生出一抹歡喜來。

做王后真好啊。

遷宮只需抬抬腿。

既不需要跟裝修設計師工人們扯皮吵架,也不需要整理行李到半夜,搬過去後還要一一整理。

她停下筆來:“烏籽,臨近過年時搬家,宮中上下必然忙碌不休——跟侍從們說一聲,歲除日,蘭池宮上下皆有賞。”

歲除便是除夕,只如今秦國並不如此稱呼。而烏籽聽罷這話,又看了眼宮中其餘服侍的眾人,不由笑了起來:

“謝王后!”

雖大家面上不顯,但等下了值,還不知個個要如何歡喜呢!

烏籽心道:王后,當真好受歡迎啊!

臨近中午,秦時終於處理完今日呈上來的宮務,此刻便吩咐道:

“去道宮看看吧。”

看看如今方士們煉丹,用的是什麼丹鼎技藝。

誰知馬車方才備好,宮外便有黃門傳訊:

“王后,太史令求見。”

秦時頓時好奇:“太史令?”

……

太史令袁忻也是心中發苦。

自打今年大王西巡迴宮,他整個人便如一隻陀螺,轉啊轉的沒停過。

先是夜觀星象不好,熒惑守心,大凶之兆。但大王還在西巡途中,無人可說,因而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好不容易大王西巡迴宮,大凶之兆已破。然而再一抬頭,又有東郡墜星……

老實說,那時太史令自己也想搖搖欲墜了。

他年紀大啦!真真折騰不起了。

未曾想大王西巡途中帶回來的貴人,竟有如此膽魄,三言兩語,便讓大王由怒轉喜,格外開懷。

他喘了口氣。

而後燕將軍薨逝,大王又命他堪輿封墓,測算時辰,一路奔波……苦也!

回到咸陽宮才剛喘口氣,第二日就聽說大王要冊王后了……

此時秦國上下尤重天時星象曆法,他這太史令,此前不過每逢大事卜一卜。

到如今,卻是一卜再卜,壓根沒停過。

又得知王后這樣神奇的身份,如今宮人們都傳她乃是崑崙仙使。

太史令斟酌來去——2000多年後的秦國人,這又怎麼不算仙使呢?

更何況有此王后,天幕中紫微垣中一片大吉,他因此終於享受了些許閒暇時光。

雖也眼饞王后所說的那些金丹秘法,但這老邁身軀可不能顯得太閒了,因而還是年後再使人抄錄去吧。

誰知人在觀星臺,一大早擁被才醒,卻又被大王傳召!

太史令深覺命苦!

於是洗漱整理,又匆匆前去。

彼時大王才從演武場出來,略梳洗後,便遣人將他召至殿前,而後問道:

“王后何時可為我秦國誕下太子?”

太史令:???!

大王,你才成婚兩個月呀!

大約是他眼中的震驚太明顯,姬衡眉頭一蹙,便又問道:“太史令夜觀星象,竟未能得算嗎?”

袁忻痛苦搖頭:“人主煌煌氣運,老臣只能看既定之事,卻不能輕易卜算將來。”

“倘若人人得看此事……”

那此前大臣們還糾結什麼?

只需暗自請託他算一算,宮中兩位王子有沒有繼承之資便好了。

若他真有這本事,當初大王西巡出發前,他便該喜滋滋催促大王快去,路上有咱們秦國的王后吶!

姬衡眉頭緊蹙。

他並非不明白。

只是,就像醫明暗地裡的擔憂一般,待過了新年,他便三十有七。

這偌大一個秦國,國君在這個年歲卻還未有太子,國祚恐將不穩。

西巡途中,他命懸一線之事雖嚴密封鎖,但難保時日久後不會被人翻出來,六國遺民若配合作亂……

太子……太子!

“寡人知道了。”

他揮手,太史令便迅速退下了。

但退下並不代表這件事完結。太史令思來想去,還是打算來蘭池宮觀一觀王后的面相——

萬一有所得呢?

如今黃門引他進得殿內,秦時不知道這老臣心中的為難,只是好奇道:

“太史令今日怎麼有閒暇到蘭池宮來?”

袁忻有話卻不好直言,此刻看著王后腕間露出的那支兩千年後的腕錶,便含笑道:

“臣聽說王后有圭表一支,如銅晷刻漏,分毫不差……”

“這個麼,時日久了也有誤差,倒算不上分毫不差。”秦時褪下腕錶。

這支造價高昂的腕錶姬衡只略賞了一番,便又徑自將此物還她,日常也並不顯得好奇。

秦時還當如今秦國人對這等【奇淫技巧】的東西半點不感興趣呢。

如今太史令有眼光,她也頗覺歡喜,侍女在旁捧著托盤,將其轉呈到太史令手邊。

太史令恭敬道謝,半點看不出這是他臨時想出的藉口,而將此物捧在掌中,他卻發現這果然是枚寶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