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記事

第229章 228遷宮甘泉

繞著甘泉宮慢慢走動,又見前方角落也有偏僻宮群,但是在甘泉宮的外頭:

“這是哪處宮殿?”

看起來當真偏僻,再繞過兩處宮牆,彷彿就要出了咸陽宮的範圍了。

烏籽解釋道:“這是七子丹與飛青的住所,王后歷來從前方行走,並不從甘泉宮過,所以才沒察覺。”

她回稟道:“奴婢見王后頗關注這些民生事,因而此處與後宮諸位夫人的宮殿都有相通之所。”

又補充:“雖門戶通達,但中郎將在此安排了重重守衛,宮禁森嚴,王后若要召見,卻便捷許多。”

偌大宮殿,看起來安防很難做到位。

但實際上各國紛戰多年,想要刺秦,卻只有想法子面見君王,才有機會。

畢竟池塘邊的蘆葦叢,每日都有三四人隨時進入巡檢呢。

而那池塘重地,雖夏季有荷葉菱角遮蓋,但岸邊也是有重重軍士把守。縱使真有人藏身其中,十天半個月恐怕都找不到機會露出頭來,又有什麼用呢?

秦時對此很是放心。

她在甘泉宮一一行走,從王后私庫、侍從居所,到宮廚所在,值班休憩,以及火牆維護之處……

都一一記下方位。

還有她的寢宮。

如今還未到寒冷之時,宮中火牆自然也未燒起。但一應陳設擺件,皆是萬分順手順意。

還有那巴夫人所獻上的琉璃寶樹,秦時是看不上的。但琉璃工坊的匠人們卻要為王后爭一口氣,因而重新進獻了一尊枝形更優美,樹形更高大,寶石更璀璨的。

如今就被赤女安排放在寢殿一角,權做裝飾搭配了。

她看了自己的高床軟枕,這才又問道:

“你們的住處呢?還有那些黃門侍從以及侍衛們的取暖之處,都安排好了?”

赤女低聲回稟:“都安排好了。”

“王后仁善,宮中上下皆知,現今不光奴婢等人,便是新入宮的奴婢侍從休憩之所,也有連綿火炕。”

若在以前,因為柴炭供應有限的緣故,很可能溫度只是微溫。

但如今秦國上下有露天煤礦開採,還未入冬,咸陽宮已入了一車又一車。

這些宮女侍從們,今年大約能過個暖冬了。

秦時也微笑起來:“那就好。”

又見寢宮旁側還有兩三處空曠宮殿,修整的同樣精美華麗,這讓她不由好奇:

“此處預備做什麼?”

便是宴飲之處,也在前殿有了安排。而這幾處宮殿看起來維護的很是精心,並不像閒置之處。

赤女與烏籽一同笑了起來。

“王后如今久居甘泉宮,那未來的王子公主,總也要有近處安置才行。”

簡而言之,兒童房。

秦時搖了搖頭:“難為你們未雨綢繆。”

不過,做的挺好,她很滿意。

因而再度笑道:“賞。”

秦朝太短了,資料也很少,所以其實整個咸陽宮的宮殿名字都沒弄清楚,寫出來就會雜亂。

所以我把甘泉宮當做王后或者太后宮殿,方便區分。(參考宣太后居住的甘泉宮和常寧宮),具體位置在渭河南岸,也稱咸陽南宮。

【並不是銜接了甘泉山的甘泉宮(那個是漢朝的,地址有變),請大家諒解(查的頭禿!)】

在秦國,宮殿是“政、軍、祭、居”功能合一的。既是帝王生活的場所,也是國家戰略與禮儀活動的重要載體。

所以整個咸陽宮群龐大無比,歷史又短,就不能像故宮那樣,一個殿一個殿的記錄清楚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