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記事

第76章 75百鍊鋼法

鐵官猶豫一瞬。烏籽立刻說道:“我們可是攜帶大王帛書前來,又不問工藝秘法,有甚不可說的?”

鐵官因而躬身:“再往前走乃至深處,有大王從燕國和楚國帶來的工匠,他們身負冶煉秘法,一直在為咸陽禁軍打造兵器。”

燕國和楚國可是戰國時期戰力最強橫的國家!秦時想了想,有些驚喜:“莫非是【百鍊鋼】法?”

鐵官頓時臉色慘淡:“小人嚴守此處,從未令人傳出一星半點訊息,為何貴人卻……”

秦時安撫道:“別怕,這種工藝我也略知一二的,不是你的錯。”

百鍊鋼法並不是此時才發明的,甚至已經沿用了數百年,從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歐冶子在用了。

大王從楚國得到的威道之劍——太阿,便使用的此法。乃是楚國吞併吳國之前,名匠歐冶子與干將打造。

而燕國和楚國的強大戰力,拋開其餘因素,也跟他們的兵器更好脫不開關係。

相比之下,秦國的鍛造工藝就稍微差了一些。

鐵官聽聞她這麼說,內心倒是放鬆許多。又因秦時提及百鍊鋼秘法,反而對她多了兩分親近,不再像之前那樣客氣恭謹。

此刻甚至主動問道:“不知貴人是想鍛造什麼?”

秦時因而笑起來:“我想鍛造的,你們的工藝都鍛造不出來。”

鐵官一口否認:“絕不會!便是此處普通冶工做不到,那些會使百鍊鋼秘法的名匠也能做到。”

可是,像歐冶子、干將這樣的名匠,會幫她打造農具嗎?

又或者,這樣打造的出來的農具,能被推廣使用嗎?歸根結底,民用想要用上更好的,還得是軍用已經能夠淘汰掉的才行。

這樣慢慢走過一遍,巨大且繁多的橐龠不斷鼓風,揚起的熊熊爐火都跳躍著有了聲音。

再加上工匠的呼喝,還有不斷鍛打錘擊的聲音,使得此處一片嘈雜。

秦時也終於看明白自己想要了解的。

百鍊鋼秘法自然是不方便自己去參觀的,但她大約也同樣能推測出來。

雖說此等技藝難求,但同樣對於爐火溫度要求不高,一千至一千三百度就可。這跟如今琉璃等鍛造溫度相差無幾,她之前的設想,基本都可做。

秦時看著鐵官:“那些楚國燕國的工匠們,都還願意盡心盡力為大王做事嗎?”

後世人看如今大一統的程序,只覺得是理所當然。

而這座大山壓在每一個國破家亡的人身上,都如同沉沉的枷鎖。

普通求存的底層百姓只為一口飯吃,因而只要平安,牴觸就沒那麼強烈。

但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被枷鎖壓制。

這些名匠雖在史書中聲名不顯,但在各自的領域卻都是如今的佼佼者。

即為佼佼者,又怎麼會輕易屈服呢?

而鐵官猶豫一瞬,隨後笑道:“大王乃天命所歸,他們自是能臣服的。”

橐龠:tuo2yue4,前面講過,古代版本風箱,吹火筒。

太阿:tai4e1,也叫(泰阿)

歐冶子與干將,大家常聽的莫邪不在鍛造匠人之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