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泉水人家

第106章 千古第一才女,演繹了八分像

林熙雨盤好髮簪,換好漢服,在趵突泉公園裡尋了個人少景美的地方,背誦臺詞的同時在腦海裡描繪著千古第一才女的音容笑貌,力求將其生平講解的惟妙惟肖,讓收看宣傳片的電視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於此同時,顧彬也在杜導的極力慫恿下,再一次參與客串,裝扮成南宋抗金英雄辛棄疾。

——

“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濟南,故居就在趵突泉內,她的詞清麗感傷,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後世稱之為千古第一才女。”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17歲時所作,也是在這一年,她和丈夫趙明誠在汴京相識併成親。”

“趙明誠比李清照大3歲,成親後夫妻二人興趣相投,感情甚騖。”

“成親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103年,因宋徽宗重用支援王安石變法的新黨,其父李格非和公公政見不和,她的身份非常尷尬,於是和丈夫暫別,從汴京回到濟南,寫下了著名的詞句。”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一句的解釋,不僅是形容飛鳥,而是以鷗鷺暗喻兩派之爭,驚到了局外人,而這個局外人,正是李清照自己。”

“1106年,天下大赦,李清照從濟南迴到汴京,與丈夫團聚,後又因公公與蔡京爭奪相位失敗,吐血而亡,影響到了其子趙明誠。”

“夫妻二人回到趙明誠的老家,過上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1121年,隱居14年後,趙明誠突然接到調令,被派去萊州當知州,李清照不知何故沒有同行。”

“因多年無子,趙明誠在萊州納了兩房小妾,雖然小妾也沒有誕下子嗣,兩人的感情仍然出現了裂痕。”

“李清照得知此事後,以詞喻人,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哀思。”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趙構登基後趙明誠改任江寧知府。”

“南宋朝廷面對金兵的南侵一味退避,苟且偷生,趙明誠鎮守江寧,棄城而逃,李清照對其懦弱的行為深感失望,在項羽自刎處,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同年,趙明誠因病去世,李清照的詩詞,從年少時的活潑俏皮,變成了歷經滄桑後的清麗感傷。”

“南宋時局不穩,李清照顛沛流離,三年後在流亡的路上遇人不淑,嫁給張汝舟遭受家暴。”

“在當時的南宋,夫妻允許離婚,妻告夫會判兩年牢獄。”

“李清照性情剛烈,寧願入獄也要與之離婚,幸而僅入獄九天,就有人施以援手,免其牢獄之災。”

“1143年,李清照在趙明誠去世後的第六年,完成了他的心願,將其編寫的《金石錄》整理刊發,並且撰寫了後序。”

“《金石錄》對於研究金石學的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按時代順序著錄了從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的鐘鼎銘文和石刻文字約2000種,遠超歐陽修《集古錄》中的500種。”

“李清照親手編撰的《金石錄後序》,以真摯的筆觸回憶成書歷程,被譽為千古奇文。

“《金石錄》不僅是金石學的里程碑,更是承載了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二人的學術理想與人生悲歡,其文獻價值與人文情感交織,成為宋代歷史文化的獨特見證。”

——

林熙雨熟記臺詞,聲情並茂的講述完千古第一才女的生平,又按照杜導的要求,手裡握著一卷書冊,站在漱玉泉輕鬆背誦著她的詩詞——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沙廚,半夜涼出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她的五官精緻小巧,身材苗條,纖纖細腰不盈一握,手裡的書卷又讓她增添了一股濃濃的書卷氣。

千古第一才女,在導演的指導下,讓她演繹了八分像。

“好。”

杜導對自己的創意很滿意,拍著手大聲叫好。

“接下來該咱們的抗金英雄上場了。”

李豔看了一眼顧彬的扮相,笑著打趣:“辛棄疾真要有這麼帥,我能天天舔屏。”

顧彬185的身高,高大挺拔,換上武將的官服,立體的眉骨透著讓人移不開眼的帥氣。

“面板有點白,給他塗黑一點。”

杜導聽到李豔的話,回過頭來眉頭一皺。

“噗嗤。”

林熙雨沒忍住,捂著嘴笑出了聲。

“我沒背臺詞。”

顧彬偏過頭來,似笑非笑的睨著她。

“呃。”

林熙雨心肝兒一顫,果然,下一秒就聽到他戲謔的聲音:“讓她說吧,我就當個背景板,在鏡頭裡露個臉。”

“有你這樣偷懶的嗎?”

李豔氣笑了:“辛棄疾是抗金英雄,氣勢不一樣,女孩子講不合適。”

“不想背臺詞。”

顧彬耍賴:“死記硬背不是我的特長。”

林熙雨:“.”

感覺被內涵了。

這人真的是,無時不刻不在挑戰她的底線。

“小彬,你仔細看過沒有,辛棄疾的臺詞,真的不適合女孩子講。”

李豔耐著性子和他講道理:“熙雨是甜美少女風,講述粗獷的武將沒有那種感覺,咱山東的大老爺們,骨子裡帶出來的那股拽勁,只有像你這樣桀驁不馴的少年,才能真正的展現出來。

“嗯嗯,沒錯。”

林熙雨趁機給他上眼藥:“他平時就是一副酷拽吊炸天的樣子,比狼崽子還難馴服。”

“又調皮了啊”

顧彬氣笑了,給了她一個暴慄。

“小彬,這段臺詞的風格比較詼諧,不用太正式,像平時說笑話那樣,隨意的說出來……”

李豔趁著兩人說笑,又試探著勸:“你不想背,我給你寫在紙上,你看著念。”

“我不適合詼諧風。”

顧彬仍然不鬆口:“你們想要搞笑的,我給你找個人來,保你滿意。”

說罷,他不待李豔開口,直接用公用電話把王帆call了過來。

王帆聽說有在電視上露臉的機會,來的飛快,騎著他那酷拽的摩托車,不到十分鐘就到了。

“不是吧,還要背臺詞?”

看到滿滿一大張紙的臺詞,他瞬間苦了臉:“這也太難為我了,你們看我像是會背臺詞的人嗎?”

“要不,我還是給你寫大點,用手舉著吧。”

李豔無奈苦笑,認命的嘆了口氣。

——

“他文比蘇軾,武比岳飛,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但是他的人生,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不是被調任就是在調任的路上。”

“雖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他就是詞中之龍,豪放派的代表辛棄疾。”

“讀書時以為辛棄疾是一個文藝青年,眾人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長大後才知道,辛棄疾是有史以來最能打的文藝青年。”

“21歲就當上了帶頭大哥,帶著兩千多號小弟,在金人的地盤上起義抗金,詩詞只是他的業餘愛好,打架才是他的主業。”

“有個叫義端的和尚背叛,偷走了軍印獻給金人,辛棄疾連追三天三夜把他抓了回來。”

“另一個叛徒張安國,謀害起義軍首領耿京,被譽為叛徒收割機的辛棄疾,只帶了50人,衝進敵軍5萬人的軍營,將張安國五花大綁,提到臨安當眾斬首,舉國震驚。”

“這不是武俠片,這是魔幻片,如此壯舉,即便名揚天下的抗金英雄岳飛,也要甘拜下風。”

——

不得不說,顧彬的眼光很毒,看人賊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