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校的三好學生

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

沙河,北方第一大河,全長萬里。在這蜿蜒河道拐至最北部的地方,昊天一族現在分別在三個點上修建了祭壇。

國泰的君主,一個十歲大小男孩,在一眾群臣的引導下開始了祭祀。國泰少主顯然是心不在焉,似乎對這樣的儀式束縛非常不爽,但是隨著國師浦娥的目光瞪視後,則是低頭順應著禮儀官擺弄。

祭天的“好習慣”是龍裔們從羲人界中帶出去的。到了昊天界建立所謂“天朝”,就是因為龍帝和月後與那一方天地達成了“天地人”相互協調的契約。

而返回羲人界後,他們沒有再度自稱天朝,是因為不敢妄自尊大。

此方天地可沒有答應和他們“休慼與共”。但是最為古老的龍裔,都是知曉自己一族祖制。

隨著嚴格三牲祭祀,以及將數位大爻州府高官。河流在咆哮,這些大爻的官員也在甲士兵們推搡中扭頭咆哮痛斥,能聽到大概是“偽朝”“淫祀”的詞彙。

這些俘虜後沒有投降的將帥投入了滾滾黃沙中,國泰的祭祀們完成了祝禮。

隨著一道道爻算之力從作為祭臺的江邊巨石輸入後,數十里的河道中翻滾的河水宛如變得水銀一樣厚重,流動平緩起,而這個渾濁河流底部,一個碩大“礁石”動了,在疑似頭部的地方,其剛剛甦醒的瞳孔中閃爍著舒適的目光,彷彿是身上寄生很久的藤壺被取出了。

此巨獸名為霸下,在沙河存在時,此族群就已經此處作為“河伯”了。

昊天龍族在八千年前尚在羲人界活動,故,能按照古法對其進行召喚。

這是大河中的鎮獸,但是在前朝,他們是靈獸,在河流中繁衍生息。

…道不同,不相謀…

在雍雞關中,武飛正在進一步閱讀道術。在大爻所講述的道中,無論是“天之道”還是“人之道”,各家講述都是維持一個平衡。

然而,“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道是均衡的穩定;“損不足以奉有餘”是維持不均衡的穩定。

打一個詳細的比方,一個蹺蹺板,當蹺蹺板兩邊沒有重量,那麼就是均衡的穩定。

但是在蹺蹺板左邊放置一百公斤,為了保持平衡,右邊也要放置一百公斤維繫平衡。隨著時間發展,左邊不斷“損不足以奉有餘”加到一千公斤,而右邊也加到一千公斤,這就是不均衡的穩定。

當人之道從茹毛飲血發展到注重衣冠飲食,從漁獵叢林到阡陌縱橫,從泥磚草房到城牆聳立。天道的蹺蹺板上,人之道在自己這一段上是加的越來越重,越來越強。

直到承朝末年出現了量劫!人之道發展到一定程度,已經嚴重影響山河平衡,不僅僅導致一些山川上成精的存在越來越喜好血食,而一些邊遠村落也詭怪頻發。

這樣的情況目前大爻也可以看到類似現象。不少州府隨著湖澤被開拓,但不少戶口卻因為少地逃入更加偏遠山林中與那兒生靈相爭,不少野獸與人相爭後,學會吸食人魂,覺醒成了精怪。

這個逃入戶口是無組織,武家軍現在是先修路,從堪輿上來說,打通了山內山外的“氣息交流”,讓人間道進來,然後把山林中可能覺醒成精怪的的各種豺狼虎豹都殺了,把人替進去後,強行組成新的平衡,山林也就認了。

於是乎,當時承朝末年有兩個路線,一派為截,一派為闡。截派認為,既然人之道發展過於龐大難以維繫平衡,那就截去一部分就行了,他們主張進行大祭!也就是把多餘人口消耗解決掉。

武飛在看到截派主張後,愣了一小會,當即聯絡起來前世某些理論,這不就是前世某些西方國家“人類清除”的路數嗎?某些自認上帝選民的傢伙:當自然被破壞了怎麼辦?那就清理掉垃圾人口,僅僅維持五億。極少數人依舊可以奢靡的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別墅二十四小時水龍頭不關,因為他們自認為是選民,而其他非選民,得不斷承受“贖罪券”轟炸,哪怕用一點資源都是罪。

當然,上述只是武飛一家片面的觀點,因為武飛是人類,故好惡都是人類觀點。

儘管上古時期“兵家”九成都是站在截派這一邊的。上古大承朝廷內,不僅僅是有狐族化形的妖妃,還有其他各個神獸血脈後裔化形的人族。但兵家從來都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武飛:人妖不兩立,現存的兵家都是人族體系關於上古的這場道爭!結果是闡派勝利,大承覆滅,大爻建立,人道進一步發展到今天。

闡派解決方法就是對天下人闡明天機。當人道過於龐大,使得天道偏轉,人道就得打造一些鎮守山河的器物,進而在天道這個蹺蹺板上維繫新的平衡。按照闡教這一排來說,如果未來工業發展中真的要開山裂劈路,觸犯山靈,也是可以以人道之力在山上完巨大鐵鎮獸進行加固,重行再平衡。

武飛:哦,這個就好理解了,類似於前世春秋時期華北地區森林覆蓋率有百分之七十。隨著人類活動發展將此地都變成平原後,黃河開始氾濫,而人類得不斷地興修水利,主動參與到天道再平衡中。在這個文明發展過程中,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是不斷被闡明自己和天地息息相關的關係,至於不明白道理的王朝,那麼就會遭遇黃河老母肘擊。

故前世,工業發展全球環境被破壞,其他地區的人都被西方帶到“人類有罪”論中,唯獨東方走的是“人類活動再平衡論”(可持續發展)。

…回到羲人界這裡…

大爻調節山河的工程,圍繞爻算體系而打造。隨著治理者調動人道治理後,山河自動起伏進行調節,而穩定住變動後山河的關鍵,就是“鎮獸”。

“鎮獸”的打造,就相當於地球上興修水利,打造防護林這樣的工程。

然而隨著大爻鎮獸文化興起,上古中曾經那些靈獸們也漸漸銷聲匿跡了。

在現在天下最為肥沃膏腴的河洛郡,當下是阡陌縱橫,到處都是糧田,而在大承時,這裡可是能看到大象以及九色鹿等瑞獸的。這些瑞獸修成人形後甚至能在大承入朝為官。

嗯,就和小青現在能在武飛手下當對外情報收集員一樣。從這裡可見,武家軍被大爻的衛道士們稱呼為蠻化,是有道理的。武家軍招募小青、收納異族僕從軍的行為在承朝是很常見的。

靈獸到底去哪了?此時此刻已經有了答案。

古人云: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si)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視角回到北方國泰這場祭祀中…

沙河中,“霸下”正在緩緩甦醒。在大爻治下,此鎮獸身體會出現石化現象,不得不靜息在河底,只有每年春秋河水清濁變換的時候,在該地官員主持山河祭的時候,鎮獸們會獲得鬆動,為此會在河底拱動,讓川流有活力。而每一次祭祀後,“霸下”都會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笨重。

在這三個祭壇所在山巒上的上古壁畫中,記錄了很久很久以前霸下的情況,那時霸下體型一兩丈長,殼子沒那麼厚,雖然爪牙鋒利,但是體型很小。

尤其是上古時代,龍族統治極盛,各種純血龍族滿天飛的情況下,“霸下”這種混種,面對當時其他龍族,其並未得到香火強化的外殼經常被強大的存在擊碎,進而被捕食。

現在,隨著祭祀擂鼓愈發激烈,河水中憑空冒出來的“島嶼”愈發有力,最終在霸下徹底抬身靠岸後,河水漫過堤岸邊,大片黃浪淹沒兩岸祭祀們的靴子。以至於天空中昊天獅子都不由自主俯衝試圖護駕。

浦娥卻從這挪動島嶼的氣息中確定了這就是自己要喚醒的東西。

當霸下從河流中走出後,浦娥等龍裔們不由後退。他們沒有想到,沙河中的這個血脈並非頂級的“龍子”竟然變得如此之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