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誠擺了擺手,制止了他,隨後吩咐道:“你先去訂早餐,多訂一些,我有些餓了。”
說話之際,目光掃過這間用來監視目標,裝修精緻的公寓。
接著,又抬頭望向窗外。
房子的位置視野可謂極佳,幾乎能夠俯瞰整條商業街。
不遠處,諾亞集團那棟銀灰色的大廈,靜靜矗立著,玻璃幕牆在晨曦中隱約閃爍著微光。
這裡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窗外就是鱗次櫛比的寫字樓,租金想來不會便宜。
方誠心中一動,隨口問道:
“阿仁,錢還夠用嗎?”
“夠的。”
見方誠問起,瀟灑趁此機會,仔細說明情況:
“會長,您交給我的二十萬活動經費,現在還剩下十九萬五千三百塊,主要是買了一部新手機和辦理套餐。”
“我現在在遠琛集團上班,工資很高,已經不缺錢花,而且這房子的租金,還是赤虎幫那邊出的,算是他們為任務提供的支援。”
他一口氣說完,生怕會長覺得自己中飽私囊,亂花經費。
方誠微微頷首,語氣溫和道:
“經費是讓你辦事的,不是讓你省的,以後該花就花,別在這種小事上束手束腳。”
“是,會長。”
瀟灑用力點頭,心裡卻暖烘烘的。
他鄭重地應了一聲,立刻轉身跑回臥室,拿起手機開始打給附近的早餐店。
一口氣點了足夠五六個壯漢吃的份量,生怕不夠會長塞牙縫。
等他回到客廳時,發現方誠又開始了新的鍛鍊。
這一次,沒有了之前那種極限力量帶來的視覺衝擊。
而是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動作慢悠悠的,似乎在打著一套從未見過的掌法。
一招一式舒展有力,透著一股圓融自如的韻味。
瀟灑不敢打擾,悄悄地去洗漱完畢,然後在客廳找了個角落,盤腿坐下。
他閉上雙眼,按照方誠教導的步驟,調整呼吸,放空心神。
慢慢地,意識便沉入一片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在這片黑暗世界的中心,他逐漸觀想出一團明亮的光球。
那光球好像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起初還很遙遠。
隨著他的意念集中,光球彷彿受到召喚般,便越來越近,越來越亮。
更奇妙的是,那光芒雖然熾烈,但當瀟灑注視著它的時候,卻並沒有感到絲毫刺眼。
反而有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近親感,滋養著他的精神,溫潤著他的肉體。
他感覺自己的眼睛彷彿被這光芒清洗過一般,變得更加明亮。
連帶著整個身軀都暖融融的,彷彿有無數細微的熱流,正在四肢百骸中緩緩流淌。
這便是《大日焚身訣》的入門景象。
瀟灑沉浸在這種奇妙的感覺中,有些渾然忘我。
方誠瞥了一眼順利進入冥想狀態的瀟灑,心中頗為滿意。
隨後,便將全部心神專注於自身的練習之中。
他現在不是簡單地練習剛剛解鎖的“掌法”技能。
而是準備在掌法的基礎上,深入摸索如何“運勁”,希望能借此讓自己的實戰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在傳統武術的語境中,“勁”是一個玄奧而核心的概念。
它並非單純的肌肉蠻力,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和意念導引,由身體整體協調發出的、富含穿透性與爆發力的能量流。
不同的武術流派,特別是內家拳,對“勁”的理解和運用都有著殊途同歸的闡述。
總結來說,往往與傳說中的“氣”緊密聯絡在一起。
馬建國所傳授的太極拳中,便有三種極具代表性的運勁法門:纏絲勁,螺旋勁,彈抖勁。
方誠首先練習的是纏絲勁。
雙臂緩緩划動,整個人彷彿沉入了水缸中,動作連綿不絕,意念到處,一股無形的氣流便隨著掌勢緩緩纏繞。
空氣彷彿變得粘稠,被他的手掌拉扯、攪動,形成無數根看不見的柔韌絲線。
在方誠的感知中,體內的真氣不再是簡單地附著於掌心,而是像一張不斷延伸的蛛網,從丹田而出,順著經脈彌散開來。
再隨著手腕的翻轉、手指的捻動,絲絲縷縷地透過面板向外滲透。
方誠有種直觀的感覺,若此刻有物體觸碰到他的手指,這股纏絲勁便會立刻附著上去,層層纏繞。
配合擒拿手法或爪功,足以在接觸的瞬間便鎖死對手關節,甚至能像最鋒利的鋼絲一樣,悄無聲息地割裂其筋膜。
忽然,方誠動作陡然一變,五指併攏繃直。
那種粘稠纏繞的感覺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致的凌厲與穿透。
隨著真氣灌注,他的指尖變得堅硬無比,如同鋒利的鋼錐,直直地向前戳擊。
與此同時,整條手臂肌肉都帶著一種細微高速的旋轉。
掌未到,一股鑽頭般的勁風已然破開空氣,發出“嗤嗤”的輕響!
這正是螺旋勁的運用。
真氣被高度壓縮,在他的手指頂端形成一個高速旋轉的氣旋,隨著掌勢向前猛烈鑽出。
這種勁力,專破各類橫練硬功與堅固防禦,其穿透性遠勝於單純的掌擊。
出招方式,與空手道中的貫手很像。
在董雲川教授的八卦掌中,也有類似的運勁法門,兩者可以相互印證,觸類旁通。
緊接著,方誠身形再次變化,整個人如同一張拉滿的強弓。
全身肌肉在一瞬間完成收縮,又在下一刻猛然爆發。
他的手臂彷彿化作了一條甩動的長鞭,每一次出掌,都在空氣中抽出一聲清脆的“啪”。
聲音不大,卻極具爆發力,充滿了驚人的穿透性。
這便是彈抖勁。
它已經不是單純的手臂力量,而是方誠全身的筋骨、肌肉乃至內臟,都在一瞬間完成蓄力與釋放的協同動作,將所有力量凝聚於一點,猛然彈出。
這種力量,正如白鶴拳中的振翅彈抖,又酷似貓科動物蜷身弓腰後的致命撲殺,能在方寸之間爆發出最恐怖的殺傷力。
不僅可以用於近身攻擊,在防禦時也能瞬間發力,化解敵人的突然衝擊。
甚至在起跳的時候,能讓身體獲得更強的爆發力。
方誠想起吳德旺練習白鶴拳時,發出鶴鳴之聲,用於助力發勁。
隱隱覺得,自己若將這種獨特的勁力與“虎豹雷音”相結合,也許能爆發出更加驚人的效果。
隨著對這三種勁力的反覆演練與融合,方誠能清晰地感覺到,體內真氣的損耗程度比之前單純使用真氣時,明顯減少了許多。
馬建國教授的法門果然沒有錯,董雲川與吳德旺在指導時所打的比喻也極為形象,都準確說明了氣勁融會貫通的重點。
只是,目前真氣離體的極限依舊在五厘米左右,還不足以支撐他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遠端攻擊。
但方誠並不氣餒。
自己的進展已經堪稱神速。
只要堅持下去,隨著技能熟練度的提升,這種種限制,終將被一一打破。
時間在專注的練習中悄然流逝,身體氣息與掌法協同執行的技巧也在印證中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