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駕到

第137章 六道顯形,無上神通

周衍走入了這洞府之中,確實是一個好去處,玉闕千尋,煙綃迭岫。攬滄溟,雲砌天階。松濤沸鼎,石髓凝脂。

有澗龍吟,巖虎嘯,夜猿啼。

恍恍惚,真的是仙家景緻,非凡無比。

周衍在這夢裡往前走去,兩側蘭芝玉樹,香草奇花,氤氳出的雲霞都似乎帶著濃郁元氣,裡面丹爐,陣法,應有盡有,一側放著一兵器架,上面擺放著十八般兵器,各個流轉寶光。

周衍看到最深處一個石頭座位,周圍各自有一個個的石臺懸浮,石臺上或者有火焰,或者是青竹,以前似乎是有人站在這裡。

不過現在都空了。

所以本來的肅穆巍峨,就變成了一種落寞感。

周衍看到有一條白玉臺階出現在自己腳下,層層蔓延到了那最中間的位置上,他性子灑脫,就在夢裡,索性一步步走上臺階,臺階次第生滅,到了那最中間的座位前面。

這位置前面還垂下帷幕。

周衍打量著這個座位,可以說威儀無比。

五嶽精華塑根基,星河為經霞為緯,扶桑木化蟠龍臂,滄海珠鑲朱雀帷,石座下刻祥雲萬丈,左手扶手下刻一輪月,右手扶手下燒錄一輪大日,背後則是群星永珍,意象非凡。

周衍覺得自己很沒有文化,看著這個座位。

腦子裡面沒什麼詩句出現。

只有一句話,臥槽,這座位,牛逼!

怎麼說呢,周衍手掌摩挲下巴,覺得這麼個位置放在這裡,簡直就像是手頭裡有一個紅色的按鈕一樣,就和很多人沒法拒絕按下一個按鈕一樣,也很少有人能拒絕一屁股坐在這位置上。

少年道人左右環顧一番。

很好,沒有人。

那這個位置,今天我周某人的屁股高低得坐坐了。

周衍轉身坐在這位置上,明明是石頭做的,但是卻一點都不硬,不烙得慌,反倒像是坐在了雲團上,舒舒服服,周衍伸了個懶腰,盤膝坐在座位上,側身,手肘支著扶手。

這到底是哪兒?

“現在我似乎是在夢裡?還是神魂?”

周衍看著自己的手掌,握了握拳,有感應,理論上,六品玄官以下的層次,只是具備有法力的凡人,有一定層次的法力,和不同法脈特有的神通。

這個時候,魂魄還是魂魄,肉身還是肉身。

魂魄沒有凝聚。

道門玄壇都得要在六品高功級別,才能魂魄出體,夜遊山川。

可週衍卻發現,自己明明只是八品,還是兵家法脈這種本來就不該專攻魂魄的法脈,神魂竟然也能離開真身遊走,還不會消散。

他握了握拳,大概猜測得到原因。

是因為以泰山府君的身份,跨越萬里,直接給了青冥坊主一個旱魃大逼斗的原因嗎?

以極高境界,運用極高層次的神通。

就算是沒有了那種位格和無量法力,但是經驗值也提升了,駕馭泰山府君之力的時間雖然短暫,仍舊給周衍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周衍若有所思:“這裡,是泰山嗎?”

嗡嗡嗡——

周衍心神一動,神魂上出現了一絲漣漪,然後化作了玉冊,漂浮在周衍身前,玉冊上泛起無量流光,周衍都有些期待了起來。

臥佛寺這麼大的災劫,總得要給點好處吧?

神念動處,玉冊迅速翻卷,很快就到了最前面,玉冊翻動的速度變得緩慢下來,平平落下的一面上,先是亮起了一層金色的流光,最終才穩定下來。

仍舊是水墨風格的模樣,月色之下,一座寺廟。

上面燈火通明,下面卻是巨大空洞,空洞當中,妖魔叢生,一側空白,墨色的文字流轉,最終根據周衍的神意,緩緩定下來了。

【臥佛劫】

一個個玉色的文字出現。

‘昔年,有僧人在山下修建了一個小小的草廬,每天辛苦勤奮地參悟佛法,自己打柴下去交換些吃的,也給人看病診治,自食其力,自得其樂’

‘有一日,他診治了一位美麗無比的女子,女子說感念佛法,於是出資,幫助已是中年的僧人在這裡修了一座寺廟,那位女子竟是頗有財力,寺廟佔地百畝,僧人仍舊吃齋唸佛,有行腳僧知道這裡,匯聚過來’

‘那僧人心中欣喜不已,一一收留,每日吃齋唸佛,砍柴耕種,只是漸漸的,伴隨著寺廟中僧人越來越多,需要的錢糧也越來越多,這僧人不得不想辦法籌錢,籌糧,處理僧人矛盾’

‘他的心越來越忙碌,裝著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漸漸的,佛法行善,在他心底的位置越來越少’

‘他參悟佛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百姓們都說,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主持下山來為百姓看病了,主持笑著說,等到他忙完了這些,就還能下來,為百姓看病,後來主持和尚漸漸忙碌,心中對佛法的愧疚越來越多’

‘這是那最初僧人的渴求,這一天他決定翻看佛經,已是有許多念頭不能通達,心中遺憾,踱步在這北寺裡面,看著佛堂僧殿,清淨華麗,處處都有禪意,心中不由高興’

‘只是在一個佛殿後面,卻發現在這裡竟然有一整幅的壁畫,繪製的是文殊菩薩講經圖,他看得如痴如醉,沒有想到,壁畫上的菩薩開口說話,說他讚許僧人的勤懇,願意來點化他’

‘僧人大喜,於是日日來此,勤懇修習落下的佛法’

‘他自己覺得自己佛法已成,如痴如醉,外人卻看到,本來精神很好的主持和尚漸漸枯瘦下去了,又有一天,他在佛殿前問,他修佛法,建寺廟,立下這樣多的功德,可以成佛嗎?’

文殊菩薩笑著離開了蓮臺,邀請他坐上去。

如果說是最初的那個僧人,是斷然不會坐上去的。

主持和尚精力充沛,還記得百姓,也不會坐上去,可他現在既不是獨自參悟佛法的苦行僧,也不再是念叨著佛法和百姓的主持,慾望得到滿足,追求就此空洞,上了蓮花臺’

‘多妙啊,多妙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