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改寫封神

第557章 觀想法!請神法!人族祖師閣!

“什麼傳承?”

聽到姜浩風的話,燧人臉上頓時浮現出了好奇之色,能控制金仙誕生數量,且不會讓人族的中低端戰力削弱太多。

若是真有如此妙法,人族眼下的困境算是迎刃而解了。

保持洪荒天地人三界平衡,這是道祖的意思,也是有利於洪荒天地的大好事,人族生在洪荒,維繫洪荒天地也是人族的職責,這是必須要做的。

人族確實需要控制金仙之上層次仙人的數量了。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求仙問道,長生不老,擁有移山填海之能!

試問天下生靈,哪一個不向往?

哪一個不想成仙。

若是通天大道擺在眼前,自己天資不夠,福源不深,不能成仙也就罷了。但若是天資足夠,卻因為修行法門被人控制從而導致無法成仙,那就是貨真價實的阻道之仇了!

仙有多好,求仙之人便有多瘋狂!

一旦堵住了上升的空間,那麼人族上層和下層就完全割裂了,隨著下層百姓怨氣的不斷積累,人族的仙人和凡人怕是要割裂了。

凡人之力雖然不起眼,但這是整個人族氣運最重要的基石,若是沒有凡人,人族的一眾氣運至寶都會失去作用。

而且姜浩風前世作為人族的一份子,今生作為人族三千老祖之一,又怎麼可能拋卻人族無量生靈?

而且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當人族在族中求仙無門的情況下,眾人的目光自然會轉向人族之外的勢力,東勝神州的各大仙門,西牛賀州的佛門,乃至於北俱蘆洲的妖族。

到時候大批人族精銳便會湧入周圍的各方實力,成為人族的敵人,而且這麼一來,天地人三道之力也在逐步的失衡。

還不如不控制呢。

這也是為何封神過去一千年了,人族的仙人數量依舊在穩步增長的原因。

不是燧人不知道龍鳳麒麟巫妖五族的教訓,也不是坐鎮火雲洞的三皇五帝沒有示警,讓燧人嘗試控制人族仙人數量。

而是實在不好控制。

強行控制,完全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甚至有可能是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二!

眼下的人族,就如同正午的烈日,看似威風無限,但已經註定了衰落,當人族的實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人族絕對會衰落。

正如龍鳳麒麟巫妖五族一樣,盛極而衰,為量劫所破!

這一點,人族的一眾族老都知曉,但卻也沒有絲毫辦法。

還是前面那句話,不好控制也不能控制,眼下人族的金仙數量,依舊在穩步提升著。

不過好在洪荒的承載能力還是不錯的,再加上封神量劫當中,斬殺的妖魔也不在少數,眼下人道之力依舊處於安全狀態,距離道祖劃定的紅線還有不少差距。

短時間內不會出問題,給人族留下了不少的時間。

不過一直這麼下去,終有一日人族會破壞三道平衡,迎來量劫!

為了避免這事發生,一眾人族族老都在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的時候,同時,也在期待浩風出關,果然,浩風一出關,便想出瞭解決辦法。

面對的燧人的提問,姜浩風意念一動,兩道法門憑空出現在了場上一眾族老腦海當中,將功法傳承直接傳入生靈腦海當中的法門並不算困難,不過需要雙方修行差距大才可以完成。

隨著姜浩風這一次的千年閉關,姜浩風對大道的領悟有了極大的提升,眼下已經可以將法門直接傳入準聖的腦海當中了。

當然,前提是準聖不拒絕。

準聖終歸是領悟了大道,有大道之力護身,多少也是有些手段的。

若是換了大羅金仙,姜浩風能直接將法門刻在他們腦海當中,當然,能留法門傳承,也能順手泯滅其神魂!

言歸正傳,隨著姜浩風傳下法門,一眾人族族老的心思頓時落在了腦海當中的兩道法門之上。

一旁的燧人喃喃道:“觀想法?”

“請神法?”

姜浩風聞言臉色不變,靜靜的等著眾人檢視這兩道傳承。

沒錯,姜浩風這一次拿出來的傳承,便是觀想法和請神法。

這兩道傳承,在洪荒當中並不盛行,請神法還好,封神量劫之後,天庭逐漸強盛起來,各方神靈也興盛了起來,天庭神靈斬妖除魔屢見不鮮。

不少生靈供奉天庭神靈,漸漸的也發展出了粗淺的請神法。

當然,姜浩風的請神法耗費了姜浩風不少心思,在創法的過程當中,還動用了永珍天書這一件先天至寶,在裡面融合不少大道進去,遠比一般的請神法玄奧!

別的不說,姜浩風傳下的這一道請神法,姜浩風甚至在深奧處融入了因果大道。

上限極高!

同時還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當然,上限高歸高,但這畢竟只是一道請神法,法門本身就有很大的限制。

請神法的威能,主要還是在神上面,請到的神強大,縱然請神法修行不到家,只能請來一絲神力,那也能蕩平妖魔。

換言之,若是請不到神,請神法修行的再精深,那也用處不大。

這是請神法,至少還在洪荒出現過,眾人理解也不是很困難,至於第二道法門——觀想法,確實一道全新的法門,從未在洪荒當中出現過。

當然,這道法門在後世其實也算是諸多修行之法當中的一種,不是主流之法,卻也傳承不絕。

當初姜浩風穿越過來,第一次觀看巫妖大戰的時候,便想到了這道法門。

相較於老老實實的修行,感悟天地靈氣,積累自身法力,觀想法無疑要簡單很多。

觀想別人的法相,透過別人的法相具現其神通大道,從而用以對敵。

就相當於自己做題和抄答案一樣,兩者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主流修行之法之所以是主流,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步一個腳印修行速度或許較慢,但根基絕對紮實,上限也是最高的。

而觀想法觀想他人法相,觀想的物件便是修行此法之人的上限,觀想法修行的再精深,也超越不了觀想的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