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觀想法的侷限性,基本上不會出現太強大的高手,畢竟上限就擺在哪裡。
而這兩道傳承,就是姜浩風解決人族困境的辦法。
俗話說得好,堵不如疏。
天下生靈人人都想求仙問道,人族亦是如此,沒有人不願意成仙。
作為人族族老,洪荒人族最強者,姜浩風自然不會去堵人族上升的空間,身為洪荒第一大族,卻沒有修行法門傳下,那穿出去,將會是整個洪荒最大的笑話。
所以說,控制族中仙人數量,不能從控制修行法門入手,這是將人族天驕往別的勢力推。
而觀想法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原本的法門不變,將觀想法大力推廣到整個人族。
到時候天下人族都多了一個選擇,是選擇苦哈哈的打坐修行,還是說選擇更快速的觀想之法?
這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毫無疑問,會有很多人選擇觀想法。
雖然老老實實修行上限可能更高,但修行觀想法下限更高,在修行之初,是個人都會好好猶豫一下。
而且論起修行速度,觀想法絕對比正常修行速度快。
隨著修行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堅持不住,從而轉修觀想法。
這樣一來,絕大多數人都會去修行觀想法,只有少部分人會去修行正法。
而到了這個時候,觀想法的侷限性就體現出來了,上限低!
沒選好觀想之人,直接會鎖死上限,就算是選對了,上限較高,但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沒有一個人的大道是會完全契合於另外一個人的。
觀想法修行之處還好,到了後期,修行到了深處,兩人之間大道的差異越來越大,提升的難度也越來越強。
很多花個幾萬會元的時候有可能突破金仙的人,若是專修觀想法,或許一千年就能修行到玄仙層次,卻再也無法提示到下一個層次了。
這麼一來,足以篩去不少好苗子,讓人族突破金仙的數量銳減。
而在另一方面,在如此誘惑之下,還能堅持修行正法的人,心性更加的堅韌,是天才當中的天才,這等人物,若是能突破金仙,對人族而言,亦是大好事!
這便是姜浩風想出來控制人族實力增長速度的辦法,在觀想法後面還有請神法,請神法比觀想法更加簡單,而且簡單的還不是一點半點。
請神法甚至都不用太過於修行,只需要平日裡潛心供奉神靈,參悟道經當中的玄妙即可,能更快的形成戰鬥力。
這也能曬去一大部分的人族。
當然,這兩道傳承也不是沒有缺陷。
若是沒有缺陷,那這兩道傳承也不至於在後世處於不瘟不火的狀態。
請神法自不必說,需要神配合,若是沒有神配合,那請神法完全無用。
所以,想讓請神法發揮作用,需要大量的強大神靈配合才行,若是做不到,這請神法也就沒用了。
至於觀想法,看似除了上限低一些沒有缺陷,但實際上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觀想法需要觀想圖!
需要蘊含了觀想人物道韻的觀想圖,觀想圖上蘊含的道韻越強大,觀想到的道韻也就越強大。
無論是開始修行也好,還是日後精進修為也好,都需要觀想圖,沒有觀想圖,一切都是白搭!
想要大範圍的推廣觀想法,就需要大量的觀想圖,這是觀想法成不了主流正法最關鍵的原因。
不過這一切對姜浩風而言都不是問題,姜浩風腦海當中的永珍天書,裡面隨便找出一張圖來,都是一道極品觀想圖。
姜浩風只需要將其中的道韻拓印下來就可以了。
至於數量,姜浩風作為聖人級別的存在,拓印下來的觀想圖,普通仙人用一個量劫都用不完,只要姜浩風多拓印幾張,這個問題便解決了。
雖然說數量龐大了一些,但對姜浩風而言也不算太麻煩,花一些時間就足夠了。
而且這些也不會影響自己參悟大道,有過去身未來身和其餘九屍在,拓印都用不著姜浩風本尊。
而且人族高手不少,能拓印觀想圖的,可不僅僅只有姜浩風一人。
人族所有金仙層次之上的仙人都有資格留下觀想圖。
至於請神法,姜浩風也有打算,準備趁此機會,在人族當中建立一個祖師閣,供奉人族祖師,還有人族三皇五帝,以及一眾人王,還有歷史上人族當中的英雄人物。
將所有人供奉進去之後,通傳人間,所有人族之人,皆可供奉祖師閣當中的祖師。
若是被祖師選中,自可以請神法請祖師下凡,幫忙斬妖除魔!
祖閣當中,一眾人族族老看完腦海當中的傳承之後,姜浩風將自己的計劃一一道來。
一時間,場上的一眾族老頓時露出了驚喜之色。
這個計劃,實在是太完美了。
以修行更簡單的法門代替控制法門,在保留成仙機會的情況下,悄無聲息的降低了突破金仙的機率。
同時,還沒有影響人族的戰鬥力,不僅沒有影響,而且還增強了。
之前人族當中流傳的最多的法門,就是太清仙法和人族武道,都是正法。
正法之所以叫正法,就是因為修行不易。
人族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能修行陣法,真正能獲得強大力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或許看整個人族,仙人數量數不勝數,位列洪荒第一,但是論起仙凡比例,就能看出修行之人的希少了。
但這請神法和觀想法不一樣,後者門檻較低,前者門檻更低!
雖然說上限受到了限制,但能修行到上限,被上限控住的又有幾個呢?
反倒是因為下限較低而踏入修行路的人會增加數倍!
這要是流傳到人間,族中的戰鬥力非但不會減少,恐怕還會提升一大截!
不過這個倒是影響不大,只要不突破金仙,數量再多對洪荒也沒有影響,終歸有一日要入輪迴,自身的修行要回歸天地!
所有人都驚歎的看著姜浩風,還帶是浩風出馬,輕而易舉的便解決了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