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女兒希比勒公主將會與安條克大公博希蒙德之子亞比該締結婚約,成為夫妻。”國王話音一落,雷蒙就猛然轉頭看向了博希蒙德,而博希蒙德露出的神情表明他這次確實對國王做出的決定一無所知。
沒錯,亞拉薩路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亞比該近似於瘋狂地愛慕著希比勒公主。而且依照現在的狀況,國王只有鮑德溫這麼一個繼承人,而鮑德溫的病情註定了他很難得到一個健康的繼承人,他所能選擇的只可能是他姐妹的兒子。
如果他依然會在三十歲之前死去,那麼就意味著,那個還未長大的孩子,會需要一個攝政王,而這個攝政王只能是他的母親或者是父親。
說到希比勒,博希蒙德只能在心裡嘿一聲,雖然她一直竭力想將自己裝扮成一個聰明人——但很可惜,她或許可以將那些年輕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卻無法撼動得了如博希蒙德這樣的老狐狸,直白點來說,就連雷蒙這麼一個耿直固執的傢伙,她都無從操控,更別說是那些各有心思,浸潤權利多年的大臣與將領。
博希蒙德很想笑一下,但阿馬里克一世隨即又宣佈了一道旨意。
他任命的黎波里伯爵雷蒙為鮑德溫的攝政大臣。
雖然鮑德溫已經成年了,也已經成為了一個騎士,但他仍然需要一個老成穩重的長輩在旁輔佐,他將這份權利交給了雷蒙——他也是鮑德溫的堂叔,至於到什麼時候——阿馬里克一世沉吟了一會兒,這時候雷蒙的心臟快要跳出胸口了。
緊接著,他聽到了一個叫他失望無比的答案。
“十六歲。”阿馬里克一世說,十六歲,鮑德溫今年就已經十四歲了,等他們回到亞拉薩路,他參與朝政,並且執掌大權的時間可能就只有一年多,一年多能夠做什麼?只能夠幫助鮑德溫平定亞拉薩路內外的不安情緒和繁雜局勢罷了,也就是說,他從國王這裡得到了一份工作,卻沒能拿到應有的報償。
不但如此,阿馬里克一世將自己的女兒希比勒公主交給了博希蒙德的兒子亞比該,根本就是要讓他們相互牽制,以避免朝廷上出現一人獨大的局面。
博希蒙德臉上的笑容似乎也證明了他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但他會說不,我不接受這樁婚事嗎?不會的。就如他曾經對自己的兒子亞比該所說的那樣,那些年輕人追逐希比勒公主,希比勒公主所擁有的美貌與才學當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是因為她擁有亞拉薩路的繼承權。
在亞拉薩路,沒有男性繼承人的情況下,國王的女兒一樣可以戴上王冠,而作為希比勒公主的丈夫,無論是亞比該還是誰,都可以站在她的身邊分享這份權力,博希蒙德當然不會輕易捨棄這麼一個機會。
就像是他,明知道阿馬里克一世對他的猜忌與防備,也必須接下這份任命。
即便阿馬里克一世說了,鮑德溫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必須交還手中的權力。
但若是那時候的鮑德溫依然無法表現出被人信服的特質呢?或許他就可以……雷蒙被自己心中的念頭嚇了一跳。
但隨即他又想,這並不是他的過錯,只能說是上帝或者是命運的安排,若不如此,鮑德溫的病症為何不曾隨著得到賜福而痊癒呢。
更不用說,之前在哈里發的宮殿裡,他為了援救阿馬里克一世受了嚴重的燒傷,雷蒙見過麻風病人,也瞭解過——他們一旦受了傷,病症就會更加迅猛地發展起來——他又是那樣的年少,那樣的孱弱,他作為長輩本該為他分擔一些沉重的責任,至少……別讓他過早的夭折。
何況這次遠征雖然不能說是一無所獲,但也並沒能達成阿馬里克一世最初的目的。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們還會再次遠征。無論鮑德溫那時是預備留在亞拉薩路,還是作為十字軍的統帥遠行,難道他就不需要一個可信的人為他打理政務,整備後勤嗎?他這樣想著,心緒又奇異地平和了下來,倒是博希蒙德瞥了他一眼,似乎已經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
當著所有見證者的面,確定了自己的長女、獨子以及次女的命運後,阿馬里克一世彷彿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巨石,露出了釋然的神情。
他堅持著重新走回自己的帳篷,倒在了軟塌上後就再也無法起身。
希拉剋略進去,重新為他做了一次禱告,並且聆聽了他的懺悔——他之前懺悔過,但希拉剋略認為他會有更多需要懺悔的地方……鑑於之前的授劍儀式與公開遺囑。
這次阿馬里克一世更加從容了些,或許因為他已經將所有的事情處理完畢,只等著聽從天主的呼召回去天國,他並不驚慌,畢竟無論是教會還是他所感望到的聖人都曾經予以過他啟示,為上帝而戰的戰士,尤其是如他這樣在遠征途中死去的人,是絕對不會落入地獄裡去的。
只等他們解脫了人世間這具沉重的舊皮囊,就能夠立即看見天國的大門向他們開啟,金光透過厚重的雲層,聖人與天使守在門前,歡迎他的到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