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羅又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下面,面板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異樣。
咄咄怪事。
是自己產生錯覺了?
米羅想了想,還是沒有繼續躺下來,打算散步走一走。
圖書館的花園是精心設計的放鬆環境。
所有的花卉植物,透過基因編輯技術處理,花期和常綠的時間段非常漫長。
也正因如此,花園中的一切植物,都被精心控制在最繁盛的時期,組合成精確完整的圖案,這種工整的感覺,讓任何一個進來的人都能夠感覺到舒緩。
這種舒緩,是因為陳設風格完全符合人類能夠感知到區間,也是因為空氣中瀰漫著柔和的白噪音和特定的氣味,共同營造出來,最為“自然”的風景。
就連陽光,都是經過了AI的篩選,精心控制的光影,保證不同的花在得到最佳的日照體驗到同時,也有最美的光影。
這也是米羅最喜歡來的地方。
轉過一個拐角,看慣了花園繁盛的景象,欣賞了奼紫嫣紅的絢爛。
米羅卻忽然注意到,在花壇的一角,出現了一個邊緣有些模糊的不規則光影鋸齒。
光影鋸齒很小,而且在快速移動,可是米羅卻清晰的注意到了它。
因為原本工整的光影圖案,因為這個光影鋸齒的流轉不再完美,可是,因為這種不完美,反而讓整個畫面有了一種生命感。
米羅忽然心中有感而發:“這幅場景有點意思,我是不是應該用畫筆把這裡記錄下來?”
“咦?我怎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米羅一瞬間產生了質疑。
這不符合自己的人設啊……
他對自己也算了解,平日裡除了正常上課的時候,其他時間都是能躺就躺,能休就休,已然斷了晉升的念頭,畢竟繪畫上面沒有直接晉升的途徑,轉去其他職業競爭又太激烈,還不如安然躺平。
可是……
莫非,這就是靈感來了?
米羅聽說過,很多創作型的職業在某一個時間段,會因為某些事情或者場景,進入到靈感勃發的時候,只是自己從未體驗過,還以為這只是一種傳言。
或許自己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真的到自己身上了?
這種突如其來,想要描繪些什麼的感覺,此前從未有過。
對了,一定就是這樣,這就是靈感爆發的狀態。
可不能浪費了。
米羅命令自己的隨身機器人將繪畫材料運送過來,本人在原地,觀察著目睹的場景,同時在心裡不斷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筆法,什麼樣的風格,什麼樣的角度來描繪眼前的場景。
在米羅的腦海中,過往的一切知識,此刻都翻湧起來,就像是一場風暴,在腦海中盤旋。
他有任何想法,在風暴中繁雜的知識——繪畫的手法,風格,光影就會自然而然的向風暴的中心匯聚,形成一個又一個可供選擇的備選。
越是思考,就越是完善,也越是沉迷。
“原來這就是創作的感覺,自己的想法被一點一點的完善,心裡不斷湧現出來的強大信心在告訴自己,這一定是一副完美的作品。”
“這種信心,並不是無緣由的,而是在看到了數種方案之後,從中選擇最符合自己心意的想法。每一個抉擇,都有被選擇的理由,也是最終作品質量的保證。”
“有些迫不及待了啊……”
米羅心潮澎湃,第一次感覺到繪畫準備時間太過漫長,有一種靈感堵在指尖,無法釋放的壓抑。
遠處的個人機器人如同一道閃電,從天空中飛掠過來,將米羅的繪畫包放下。
米羅迫不及待的開啟繪畫包,拿起畫板和顏料,不打算做更進一步的準備工作,而是拿起畫筆,就在白紙上,將靈感塗抹。
他畫的很快,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在思考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了。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心裡的想法,腦海中的畫面,填滿整張紙。
他畫的很急,顏料著紙如同狂風驟雨。
花朵、樹木、草叢,這些在米羅的筆下真實而細膩,就像是眼前的場景,精緻工整,美輪美奐。
寥寥幾筆,主體的花園就已經勾勒完成,色彩鮮豔飽滿,將花園中最為刻意的美完整的複製在了紙上。
畫面的中心,是一簇又一簇整齊排列的藍風鈴,月季,牡丹……
光線柔和,高低錯落,明亮區域的花朵嬌豔欲滴,暗部的草葉生機勃勃。
作品做完了?
不,才剛剛開始。
米羅在花朵下方的陰影區域,用極細、顫抖的、近乎透明的灰紫色和髒白色線條,勾勒出那個短暫存在的、不規則鋸齒狀陰影的“幽靈”。
它沒有明確的邊界,像一縷似有似無的煙,與上方花朵的堅實形成詭異對比。
隨後,這一抹混雜的陰影,就像是融入到水中的墨滴一樣,悄然擴散到這幅畫的周圍。
除了主體的花叢,周圍的一切場景都被表現為了一片流動的金色、銀色、灰色的光帶,在這些光帶交匯的邊緣,點染了極其微小,肉眼幾乎難以分辨的高飽和度噪點。
猩紅,深藍。
一眼看不到它們,但是卻能夠感覺到他們在畫面中存在,就像隱匿於畫布後面。
這些噪點不規則的分佈,分佈在整張畫面的各個角落。
如果單獨來看,畫面下方用了有些髒的線條,可是當放到整體,這幅畫下方反而沒有了髒的感覺,乾淨,厚重。
在花朵下方的陰影區域中,覆蓋了幾道潦草、無法辨認的雜亂線條。
可是在觀看整幅畫,當注意力放在主題的花卉時,下方的這些線條,會隱隱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是在枯萎的花,在陰影中若隱若現。
可實際上,在這片花園中,花是不會枯萎的。
“不,是會枯萎的,只是枯萎的花被替換掉了。”
米羅的眼眸發亮。
在和諧的色彩體系中,加入一絲幾乎看不見、但直覺能感知的“髒色”,這些細節,卻讓整個畫多出來了更多的細節和時間。
畫面的重點不在主體那逼真的花卉,而是在於周圍那些模糊處理的場景、線條中飽滿的情感表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