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的內景通萬界!

第171章 金粟如來

“主人,你看!”

鏡靈忽然指向一處風化嚴重的洞窟。窟內主佛左臂已殘,但右掌仍保持拈花之姿,斷裂的蓮莖處竟生出幾簇淡紫色野花,在風中輕輕搖曳。

韓雲駐足停下,嘆道:“北魏的秀骨清像,當年匠人鑿山時,可曾想過千年後佛掌會開出人間花?”

“走吧,我們的目的地不在於此!”

韓雲和鏡靈最後來到一處壁畫前,內容所繪製的乃是《維摩詰經·香積品》。

“維摩詰,金粟如來!”

韓雲天目微睜,透過這幅壁畫看到了這麥積山中所藏之境,那裡面,正是金粟如來舍利子供養之地!

維摩詰是毘舍離城中的一名富商長者,亦是一位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著名的在家菩薩,既享盡人間富貴,又擅論佛法,深得佛祖尊重,也是詩人王維心中的楷模。

他有一位貌美妻子,有一雙兒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娛。

梵文裡“維”是“沒有”之意,“摩”是“髒”,而“詰”是“勻稱”。即為無垢。

但很可笑的是,這位無垢菩薩的舍利子供奉之地,千百年後卻充滿了“汙垢”!

有些時候,就是這麼具有戲劇性。

那些石窟不知在經歷多少血汗後,才雕刻塑造完成,人們常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但,佛陀淨土,真的又需要這些人所謂的功德供奉嗎?

韓雲凝視壁畫,指尖輕觸斑駁的彩繪。

剎那間,維摩詰手中的香積缽泛起微光,石壁竟如水波盪漾開來。鏡靈驚呼未落,二人已被捲入漩渦般的金色漣漪中。

再睜眼時,眼前景象驟變。

這是一方類似於微型洞天的佛國淨土,也可以稱之為佛藏界,天穹之上,金蓮綻放,梵音陣陣;大地之上,八寶琉璃,佛塔林立。

中央處有一九品蓮臺,其上端坐一具遍佈塵埃的佛陀金身,雙目微闔,寶相莊嚴,手中緊緊護持著一件散發瑩白純淨光澤的寶珠。

卻有無數彩絲般的因果願力線糾纏,如蛛絲羅網,每根絲線都牽連著山體外一尊佛像,線上浮動著捐造者的貪念願力。

求財,求子,求福,求官……顏色各有不同。

九品蓮臺上的金身被這些絲線層層包裹,如同困在繭中的螢火,眉心處鑲嵌的白毫舍利子的光芒更是時明時暗。

韓雲拂開垂到眼前的絲線,以佛門之空,散去萬千因果,而後用手緩緩拭去金身上的絲線,露出金粟如來金身原本的模樣。

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

西遊記中,祭賽國一難,唐僧遇佛拜佛,遇塔掃塔,此塔非別塔,意寓人身內心之塔。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