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小黑豬依舊吧嗒吧嗒吃得正歡,對韓雲的靠近毫不在意。但韓雲卻忽然伸手,輕輕按在它的額頭上。
小沙彌嚇了一跳,連忙道:“施主小心!這野豬雖然溫順,但畢竟是畜生,萬一傷到您……”
韓雲搖搖頭道:“無事!”
隨後,韓雲閉上眼睛,將自身一縷心念與那小黑豬相連。
此時,那小黑豬竟然停下了進食的動作,僵硬在原地一動不動。
而在小黑豬的腦海中,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韓雲將自己的一縷心念化作意識體,在這小黑豬的腦海記憶中不斷尋找,這些記憶大多是渾渾噩噩,風餐露宿,忍飢受凍的景象。
還有大災之年,被人狂追,奮力求生,依舊淪為他人腹中口食,只不過在被人吃掉肉身後,一團性靈之光匯聚,又轉投豬胎之中。
細細數來,已經不知投胎過多少次了,而這些記憶累加起來,竟足足有數百年光景。
終於,在記憶的最深處,韓雲的意識體緩緩停下,見到了一團極其微弱的金色性靈之光。
其樣貌依舊是豬的模樣,但卻充滿了祥和之意。
“找到你了!”
“風顛和尚,或者說,是他所修的應身!”
韓雲意識體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然後上前,用手指點在那金豬模樣的性靈之光的額頭上,以空王佛傳承之妙法,獲取性靈之光中殘存心念記憶。
一切,都要從這萱帽山說起。
萱帽,顧名思義,便是萱草編織成的帽子,萱草有一別名,乃叫忘憂,而這頂帽子,自然也就叫忘憂帽,取清淨無煩惱之意。
萱帽山之名,其實和道濟和尚有關。
都說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道濟和尚不修邊幅,頭生三千煩惱絲,但這忘憂帽一戴,又何有憂愁啊!
當年,道濟和尚在此地留有一部傳承,乃佛陀三身之中,應身修煉之法。
何謂三身?
乃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理法聚而為法身,法身乃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識,也就是那個“心”字!
智法聚而為報身,也可以理解為報應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動物等,這些都是不同的報應身。
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有些人長得莊嚴俊美身強體健、有些人長得殘缺醜陋。
在佛家思想中,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業,自己承受果報而已。
功德法聚而為應身,亦稱化身,是指變化之身。佛陀常以應身入胎、出胎、示現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
也常常化現化身到其它的世界,或是化現化身與有情眾生夢中說法。
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效能,所以三身即一佛,一佛顯三身,也就是: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
故佛有千百種相,眾生無量,佛也無量;世界無量,佛土亦是無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