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鷹蘇勒坦汗

第1295章 渡金沙奪取東川

金沙江,大江(長江)之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又名繩水、淹水、瀘水,穿行於青海、西藏、四川、雲南之間,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晉王爾嘎朗跨坐於一匹黃驃馬上,舉著千里鏡默默地觀察著這條大江和江對岸的吳軍軍營。很明顯,敵人的營帳又多了些。吳三桂返回雲南後,往金沙江南岸增了兵,除了原有的張國柱、吳之茂兩部兵馬外,又命總兵王會、劉之復、方學潛領三萬兵馬增援,令江南岸的吳軍數量達到八萬之眾。王會是吳三桂的愛將,方學潛是方光琛之子,劉之復是劉茂遐之子,皆為信得過的人。時局板蕩之際,領軍的將領必須是自己人材行。

“殿下可是在擔心吳軍增了兵,難以完成大汗命您在金沙江沿岸發動大規模攻勢惑亂吳軍軍心的任務?”徵西副將軍、一等蜀國公脫裡猜出他的心思,笑呵呵地問。

“正是,望著這滔滔大江,孤總覺有力無處使,只恨前些日子麗江木氏、東川祿氏騷擾我軍兩翼,未能趁敵虛弱之機渡江!如今敵人來了援軍,為時晚矣!”爾嘎朗憤憤地說。前些日子,麗江土知府木懿、東川土知府䘵永升分別派軍威脅衛軍兩翼,導致他不得不分兵守衛,未能趁吳軍新敗之機打過金沙江,心中一直引以為憾。不過,當吳三桂放棄湖廣退守雲南的訊息傳來後,木懿明顯改變了態度,將長子木靖的大軍從鹽井衛撤出,還修書給爾嘎朗表達善意,甚至送了批糧食給衛軍作為犒軍之用,弄得晉王殿下又好氣又好笑。

“殿下勿憂,大汗讓咱們在金沙江沿岸發動攻勢,可沒說是在南岸還是東岸。攻打昆明沒必要從姚安、武定一線走,還可以經尋甸、曲靖入昆明”,脫裡笑呵呵地提了個建議。

“經尋甸、曲靖入昆明?”爾嘎朗一愣,旋即明白過來,“您是說咱們攻打金沙江東岸,佔領東川、烏撒之地,然後作出南下尋甸,兵逼昆明之勢?”

金沙江在雲南武定府拐了個彎,由東西流向轉為南北流向,往北流經東川府、烏蒙府。東川土知府祿永升的土官之位是靠吳軍得到的,對吳三桂忠心耿耿,又仗著有貴州都指揮使尚建國率領的衛所兵和貴州土兵的聯軍增援,時不時便派兵渡江襲擾西岸的衛軍。拔掉這顆釘子,既可以讓大軍南下雲南再無後顧之憂,又可以經東川府南下尋甸府,再經尋甸府直取昆明。端的是招好棋!

望著氣定神閒的衛拉特之鷹,爾嘎朗心中欽佩,不愧是開國的老將,看問題就是透徹。父汗要的是威脅雲南,管它從金沙江哪個方向攻擊呢?不過,他仍有一些猶豫,“東川、烏蒙、烏撒之地,地勢高峻,若出動大軍,軍糧恐轉運不便。可若只出動偏師,又太過兇險了些!”

“兵在精不在多,請殿下撥給我兩萬精兵,我願率軍攻打東川”,脫裡自信滿滿地請戰。

原本爾嘎朗還擔心他年邁,可看著神采飛揚的衛拉特之鷹,哪有一點老人家的樣子?終於緩緩點頭。

脫裡挑選出一萬六千精銳衛軍,又從歸順大衛國的鎮雄隴氏、永寧奢氏、烏蒙祿氏三土司中挑了四千熟悉本地地形、精於山地作戰的土兵。為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這位老將壓根不想強渡金沙江,而是從東川府北邊的烏蒙府繞過去。下令全軍拋棄笨重物資,輕裝前進。

烏蒙士知府祿承爵是個懦弱的人,先降清,再降衛,後降吳,哪邊勢力大便依附哪邊。前陣子,衛軍勢大,斬殺親近吳三桂的威龍州長官使張兆遠,他見勢不妙,果斷重投大衛國懷抱。此次衛拉特之鷹經他的領地攻入東川,他不僅提供了大量犒軍物資,還和兩個兒子祿天德、祿天倫主動充當嚮導。

“國公爺,此江名喚牛欄江,是金沙江支流,水流可比金沙江平緩得多。過了這條江便是東川地界。據我派出的兒郎回報,江對岸只有䘵永升五弟祿永高率領的兩千人馬駐守”,祿承爵指著面前的一道小江,諂媚地說。

“嗯,渡江!”脫裡令鑣藺宣撫使奢保壽、鎮雄宣撫使隴鴻勳、烏蒙土知府祿承爵帶四千土兵先渡,自己則率一萬六千主力後渡。

為在真蒙古大將面前立功,土兵們衝殺得格外賣力。永寧奢氏曾因奢安之亂被大明朝改土歸流,後因奢保壽投奔大衛國獲封鑣藺宣撫使,方才東山再起。諸土司中屬他最為親衛,帶著兩個兒子奢文、奢武和千餘土兵率先登陸衝殺。見妹夫如此拼命,鎮雄宣撫使隴鴻勳也率千餘隴氏土兵划著小船緊隨。最後面則是祿承爵的千餘部下。

吳軍守將祿永高麾下只有兩千不甚精銳的土兵,猝不及防下被迅速殺敗,本人的頭顱也做了奢保壽的軍功。

東川府是烏蒙山主峰所在,地形險峻,山外有山,可這難不倒有備而來的衛軍。他們在土軍的幫助下翻山躍嶺而來,很快便直抵東川府城之下。此時城內有東川土知府䘵永升三弟祿永邦部兩千東川土兵,還有新添安撫使宋鴻基、龍里安撫使宋之尹率領的三千貴州土兵。

為動搖敵人軍心,脫裡命部下多打旗幟,愣是將兩萬人馬扮作十萬大軍的樣子。此招很有效,宋鴻基、宋之尹率領的貴州土兵本就不願來四川打仗,如今見敵人勢大,居然奪門而逃。衛軍趁勢從開啟的城門殺入,祿永邦稀裡糊塗便丟了性命。

輕取東川城令衛打特之鷹心中狂喜,可表面上仍是雲淡風輕,命部下稍事休息後出城列陣,又命都千戶長格爾捋圖、陀察各領兩千騎兵伏於大陣前方。

果然,從敗軍手中得到衛軍繞道烏蒙府南下、奪取府城的訊息後,吳軍主將、貴州都指揮使尚建國忙和東川土知府䘵永升帶著兩萬人馬由金沙江東岸返回,欲奪回東川城。

甫一交戰,老將脫裡便率軍直奔吳軍帥旗,都千戶長格爾捋圖、陀察也各率騎兵由戰陣前兩翼殺出。見衛軍有埋伏,想儲存實力的養鵝寨長官使王試儒、豐寧長官使楊懋功、寧谷寨長使官顧維城等貴州土司忙各領麾下土兵逃命。可憐衝殺在前的尚建國、䘵永升二將來不及逃竄,被衛軍包圍、慘死於亂軍之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