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敢?末將願為先鋒!”阿林保羞紅了臉,大聲請戰。
“好!這才是我大衛的勇士!”
麥拉斯命提督阿林保為前鋒、都千戶長安巴海為左翼、總兵希爾根為右翼,揮師直撲曹滴洞。聞聽衛軍來襲,楊有祿、李匡面露怯意,竟命劉童麾下土兵打前鋒。歐陽長官使陽鼎不知厲害,率本部博土兵直面衛軍兵鋒,須臾便被騎兵衝散,本人也被阿林保斬於馬下。土兵大潰,黎平知府劉童、西山陽洞蠻夷長官使韋耀、洪州長官使李存仁皆歿於陣中;楊有祿見勢不妙,撥馬欲逃,架不住敵人馬快,被衛總兵希爾根一槍刺倒;李匡僥倖逃得一命,領著殘部逃往裡古州向吳三桂報信。
此時的吳三桂剛至裡古州一日,在這裡他得到了兩支援軍:偏橋副將王可就、都勻參將龍畧各領約四千兵馬運糧在此等待,得到這兩支生力軍,又有了大量糧草,老於軍事的吳三桂想待在裡古州觀望一下形勢,同時派人收攏古泥關之戰後散落在各處山間的敗軍。不想,剛歇息一日,便遇到從黎平府敗退而來的李匡。
“黎平府這麼快便失守了?”得知的訊息的吳三桂微一錯愕,立時明白過來,遭此大敗,軍心士氣低落得厲害。若照這個撤退法,恐怕未至貴陽,部下就會逃散大半。看來,須打一兩個小勝仗再撤退。老皇帝用手指向裡古州的著名大山牛皮箐曰:“此山迤邐數百餘里,復嶂縈紆,深林蒙密,及是天賜的好戰場。朕決定在此伏擊衛軍!”
-----------------
望著跪伏於地的三郎長官使楊世勳、赤溪湳洞長官使楊鳴鸞、亮寨長官司使文炳、洪州長官使李煦等土司,看著他們送來的各類禮品,齊王麥拉斯倨傲地說道:“爾等不識天命,助吳賊抗拒王師,本該盡誅,看在爾等誠心悔過的份上,暫不追究,仍領原職”。
“謝殿下~”土官們聞言如蒙大赦,沉甸甸的心終於放下。
“不過,爾等須出兵助大衛伐周以表忠心”,麥拉斯話鋒一轉,說出了目的。貴州多山,他麾下的騎兵遇到山路,行進艱難,本地土兵有時候反能發揮較大的作用,因而起了招攬土兵之心。
土司們面面相覷。楊世勳當機立斷,率先喊了聲:“下官領命”,眾人方才醒悟,紛紛大表忠心。
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當地土兵充當炮灰,麥拉斯暗自欣喜,忽有親衛入帳稟告:“殿下,大汗有旨意至”。拆開父汗寫給自己的信細細觀看,不由面沉似鐵,上面赫然寫著:“朕已由廣西疾進襲取普安州、斷敵後路。你部追至古裡州後許敗不許勝,便於此地與敵相持,不可冒進!”聰慧如他,自然知曉父汗的心思:想示敵以弱將吳軍主力留在貴州一舉殲滅。計是好計,奈何如此一來,自己想斬殺周國皇帝立不世軍功的想法便難以實現矣!
“聖諭上寫了些什麼?殿下何故煩惱?”隨徵的謀士李霨問道。
麥拉斯將老父親的旨意拿於他看,李霨見罷說道:“既然大汗命您詐敗,可以少數兵馬督促土兵為先鋒,以吳三桂之能,區區土兵斷不是其對手”。
麥拉斯點頭,命副將根特帶著兩千衛軍騎兵,驅使兩千餘新投靠的土兵為先鋒,繼續朝裡古州前進。初時很順利,州城並無守軍,不費一兵一卒便輕易拿下。衛軍繼續前進,行至牛皮箐雷公山時,忽然伏兵大作,金吾前將軍吳國貴、金吾左將軍胡國柱各領萬人由山腳兩翼殺出。根特見勢不妙,帶著衛軍騎兵撥馬便逃,只可憐楊世勳、楊鳴鸞、文炳、李煦等部土兵,兩千餘人盡數被殲。吳親軍驍騎前將軍馬寶率騎兵追擊根特,斬首百餘級而歸。
牛皮箐之戰的小勝誤導了吳三桂,這位梟雄錯誤地認為自己有可能守住貴州,命次子、金吾後將軍吳應麒領軍四萬返回昆明,金吾前將軍吳國貴領兵四萬駐守牛皮箐和都勻府,自己趕往貴陽,與王屏藩、趙廷臣、李本深、羅繪錦等合兵一處,以謀再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