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鷹蘇勒坦汗

第1297章 古泥關二帝對決(下)

“衛軍久戰疲憊,我軍經過休整後銳氣方盛,朕本想施疲敵之計,堅守數月磨光衛軍銳氣後再一舉攻之,不料雲南局勢有變,等不及也!”廣西柳州古泥關吳軍大營內,吳三桂命人將留守雲南路總管、定遠大將軍張國柱寫給他的信拿給諸心腹看,感嘆連連。

“陛下,西路衛軍已經攻下東川,正準備南下奪取尋甸,過了尋甸便是昆明,雲南危矣!雲南乃我軍根本,一旦有失,軍心必亂!為今之計,只有兩條:一則立即與衛軍決戰,若能擊敗偽汗,西路衛軍不足為懼;二則撤軍回雲南,雖然能暫時保住昆明,可不戰放棄廣西,軍心亦會動搖。且若偽汗率軍由廣西西進,與西路衛軍兩路夾擊雲南,雲南還是保不住。依臣之見,只有集中兵力與偽汗決戰這一條路可走!”首席謀士方光琛建議。

“臣等願追隨陛下與衛軍決戰~”金吾前將軍吳國貴、金吾左將軍胡國柱、金吾右將軍夏國相、親軍右掖將軍衛樸等吳三桂心腹將領紛紛請戰。他們的家眷皆在雲南,聽聞西路衛軍逼近昆明、己軍進退兩難,頓生拼命之心。

見軍心可用,吳三桂微微點頭,但並未立即作出決定,而是拿眼瞅著另一位謀士劉茂遐,此人足智多謀,堅守不戰疲弊衛軍的計謀就是他出的。

“臣以為雲南地形險峻且我軍已扼守險要,張國柱又有將才,西路衛軍未必能立即攻入雲南。此戰乃是決定大周國運之戰,若無絕對把握,不可冒然出擊。我軍已和衛軍在古泥關相持兩月,若再對峙兩三個月,衛軍久戰無功,必然生怨,到時再決戰不遲”,劉茂遐依然堅持原先的觀點。只是這一次,支援他的人寥寥無幾。

吳三桂見狀,深深嘆了口氣,“玄初(字)所言有理,朕自然明白。可將士家眷多在雲南,再拖幾個月,一旦衛軍入滇的訊息傳開,恐怕衛軍尚未生亂,我軍的軍心倒會先亂了。朕意已決,明日凌晨列堂堂之陣與衛軍決戰”。

“決戰”二字一出,這位戎馬一生的皇帝身上立時散發出凌厲的氣勢,緩緩開口激勵麾下的將軍們,“大周國運,在此一戰,諸公勉之!”

“願為陛下盡忠~為大周效死~”大帳內響起此起彼伏的效忠聲。

-----------------

乾元二十八年(1671年)七月一日凌晨,吳軍出營列陣,緩緩逼向衛營。

“吳三桂這老烏龜終於出來嘍!朕等他等得好辛苦!全軍出營列陣,準備決戰!”聽聞吳軍主力出營,蓮花大可汗大笑著下達軍令,為激勵士氣,他朝部下怒吼道:“朕昨夜夢到了長生天父親,他對朕說,‘英勇作戰吧,我的孩子,你是得天眷顧的勇士,統率著人世間最勇敢的軍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的馬蹄’”此言本是為激勵士氣的虛言,可大衛國的將軍們,尤其是那些蒙古族的將軍特別吃這套,他們堅信大可汗是蓮花生大士下凡,是“長生天”的使者,得到“長生天”垂青、眷顧、庇佑,所以才能無往而不勝。

“浩瑞~浩瑞~浩瑞~”不知是誰帶頭高呼,大帳內不由自主地響起一片又一片的歡呼聲。

-----------------

衛、吳雙方出動的軍隊皆在三十萬以上,旌旗蔽日、無邊無際,如兩條欲擇人而噬的巨蟒,緩緩靠近。

“殺!”親軍建武將軍楊奉先怒吼一聲率五千輕騎馳向衛軍。此人是吳三桂遼東舊部出身,屢立戰功,是吳軍中出了名的猛將。

“殺!”布哈拉萬戶長索諾木策凌也率五千輕騎迎向衝上來的敵人,此人亦是衛軍中著名勇將,手中虎叉據說能叉死虎豹。

兩支騎兵絞殺在一起,雖然打得激烈,卻只是試探性的前哨戰。衛軍的騎兵更加訓練有素,騎術也更好些,佔了上風,楊奉先一時不備,被索諾木策凌手中虎叉刺中咽喉,滾下馬來。

“浩瑞~浩瑞~浩瑞~”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在戰場上響起

吳三桂臉色鐵青,心中明白蒙古人的騎兵優勢是自己這邊無論如何也比不了的。

“陛下何不使用戰象?”吳三桂的女婿、金吾右將軍夏國相建言。雲南產戰象,吳三桂的軍中編有一營象兵,共有戰象五百頭,每象配戰兵七人:一名馭手、一名射手、一名長槍兵或長矛兵、另有四名刀盾兵分守象的四蹄,由親軍鐵騎右將軍範齊韓統率,乃是吳軍的殺手鐧,為保密,此前一直未露面。

吳三桂點點頭,下令道:“象營出戰!馬寶部緊隨,胡國柱部次之”,想利用大象衝亂衛軍大陣,再以騎兵後繼,步兵隨後掩殺。

衛軍前番攻入廣西、雲南時曾與象兵作過戰,有對付象兵的經驗。看著一頭頭龐然大物奔自己而來,蘇勒坦不由冷笑,“開炮!給朕用火銃狠狠地射!”

“轟~轟~轟~”“呯~呯~呯~”

炮彈和銃彈不要錢般地射來,射倒一頭又一頭戰象。好在這些戰象都受過特殊訓練,不怕火,耳朵也被刺聾,倒沒受太大影響,繼續往前衝。終於有百餘頭戰象衝入衛軍前陣,象鼻狂甩、象蹄猛踏,背上的射手也不斷挽弓向衛軍射箭。

“讓開路,放大象走,只射殺象兵”,負責指揮前軍的一等吐魯番公西日莫冷笑著下令。這位衛拉特之狼有對付象兵的經驗,指揮部下將象兵一一射殺,讓開道放無人指揮的大象出陣。

好不容易指揮象兵攻入敵人前陣,卻沒取得太大戰果,親軍鐵騎右將軍範齊韓心裡焦急,馭使坐象朝一杆衛軍將旗處殺去。將旗是池州參將徐世華的,徐參將沒有與象兵作戰的經驗,見此龐然大怒,不由驚恐,身不由己地撥轉馬頭欲逃,被範齊韓一箭射倒。範齊韓正開心著,“呯”的一聲銃響,衛軍火銃手擊中了他,迸裂開的彈丸將其射成篩子。

放走倖存的吳軍戰象後,衛軍前陣又迅速恢復了陣形。望著陣前那一杆杆如林的長槍,吳親軍驍騎前將軍馬寶知道無法立即破陣,率本部騎兵掠陣而過。其後的胡國柱部步兵也無法在陣形齊整的大陣前討到便宜,攻了一會兒,不得不退回本陣。

“倮倮兵甚是勇猛,陛下不妨用之;同時可令炮營將炮前移,發炮轟擊敵陣,”見象兵失利,謀士劉茂遐獻策。他雖然不贊成與衛軍決戰,但既然主上要打,也只能竭盡謀臣之職。吳軍中有五六萬新招募的倮倮兵,他們從小在大山中長大、與各種野獸搏鬥,雖然裝備簡陋,打起仗來卻兇悍無比。

吳三桂點頭稱善,立即命炮營前移,向衛軍開炮;同時命金吾前將軍吳國貴、親軍驃騎後將軍劉漢章指揮倮倮兵衝陣。

“轟~轟~轟~”炮彈落入衛軍前陣,雖然衛軍訓練有素,無令不敢離開本位,可卻造成巨大的傷亡。

藉著大炮掩護,倮倮兵們口呼“倮(虎)~倮(虎)~倮(虎)~”殺向衛軍。有人被衛軍長槍刺穿肚子,腸子露出,塞回去繼續作戰;有人被砍斷了胳膊,換另一隻胳膊執刀再戰;有人用牙齒當武器,死死咬住敵人的咽喉。激戰中,衛軍都千戶長札木燦被一名倮倮兵咬斷咽喉而亡。饒是衛軍身經百戰,也未經歷過如此場面,不由得出現慌亂,甚至有人緩緩後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